家乡的自然伙伴|影像系列课程——五大生境观察拍摄课之五:“山野溪流”主题活动回顾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0-30 16:08 1

摘要:为响应中国儿童中心、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关于“家乡的自然伙伴”少年儿童生态实践活动的号召,鼓励少年儿童亲近身边的自然,传播生态文明教育理念,青岛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联合相关部门,面向全市少年儿童,共同举办“家乡的自然伙伴”青岛市少年儿童生态主题系列实践活动。

为响应中国儿童中心、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关于“家乡的自然伙伴”少年儿童生态实践活动的号召,鼓励少年儿童亲近身边的自然,传播生态文明教育理念,青岛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联合相关部门,面向全市少年儿童,共同举办“家乡的自然伙伴”青岛市少年儿童生态主题系列实践活动。

10月12日下午,秋日的崂山九水风景区,潺潺的溪流在山野间跳跃流淌,“家乡的自然伙伴”影像课程的第五堂本土特色生境——“山野溪流”自然观察拍摄课在此展开。6组亲子家庭在专业摄影导师陈歌、李斐导演的带领下,沿着溪流缓缓前行,专注细致地捕捉山野溪流的灵动瞬间,探寻其中的生态奥秘。

清澈见底的溪水流过青苔覆盖的岩石,形成如柔美绸带般的波纹......陈歌老师首先为大家讲解了九水溪流的独特之处——崂山花岗岩地貌造就了其独特的阶梯式河床,充沛的水源来自降雨和地下水,形成了这条秀美的山涧。

在讲述拍摄方法的时候,陈歌老师告诉孩子们溪流中日渐圆润的石头和因高度差形成的天然叠瀑作为微景观都可以成为讲述自然故事的素材,并鼓励大家用宏观、近距离、微观的不同角度去发现记录山野溪流。

随后,山野溪流顿时变成了孩子们的自然摄影课堂。从高处俯视水面,去记录清澈的溪水和水底的景物;探下身体将拍摄工具置于溪流之中,去留下水下的另一个世界。哗哗流淌的溪水、像珍珠跳跃的浪花、水面漂浮的枫杨种子、岸边腐朽的枯木都成为大家通过镜头去发现的自然。

沿着溪流溯源而上,孩子们的观察越发细致。“快看,这是蜉蝣!”随着一声惊呼,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力。生命如烟花般短暂、个体比果蝇还微小的蜉蝣竟然出现在眼前。孩子们和老师们轻轻靠近布满青苔的石头,大家头挨着头,屏住呼吸、调整焦距、按下快门。

因气温较低而行动迟缓的斑衣蜡蝉,竟然允许这些小小摄影师如此近距离拍摄,被怼脸拍也仅仅做出微小退步。

体型硕大、色彩艳丽的棒络新妇静静的在网上等待猎物落网......老师告诉孩子们这些生物作为溪流健康标志物,它们的存在告诉我们,九水的溪流水质优良,生态系统完整的同时,也引导孩子们思考山野溪流与人类生活的联系。夕阳西下,孩子们满载而归。相机存储卡里,不仅有如丝如雾的流水、生机勃勃的溪流生物,还有崂山秋日的斑斓色彩。

从潮间带到海湾入海口、从城市绿地、河流到山野溪流,“家乡的自然伙伴”系列影像课程旨在带领孩子们认识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培养他们观察自然、记录自然的能力。希望更多少年儿童走进身边的自然,观察发现自然伙伴,用影像呈现家乡自然的美!

来源:青岛市妇儿活动中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