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软科正式发布了“2025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排名榜单,包括98个一级学科和5个专业学位类别。上海共有24所高校363个学科上榜,其中前3%或前2名学科数51个、前7%或前3名学科数93个、前12%或前4名学科数145个。
软科正式发布了“2025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排名榜单,包括98个一级学科和5个专业学位类别。上海共有24所高校363个学科上榜,其中前3%或前2名学科数51个、前7%或前3名学科数93个、前12%或前4名学科数145个。
上海高校上榜最好学科榜最多的是上海交通大学55个、其次是复旦大学43个、同济大学41个学科上榜列第3,上海大学38个学科上榜列第4、华东师范大学37个学科上榜列第5,上海师范大学和华东理工大学各有21个学科上榜,东华大学有17个学科上榜,上海理工大学有16个学科上榜、上海财经大学11个学科上榜。
上海交通大学上榜学科数55个,其中前3%或前2名学科15个、前7%或前3名学科25个、前12%或前4名学科35个。
上海交通大学前3%或前2名的学科 (15个): 生物医学工程(第1名)、临床医学(第1名)、船舶与海洋工程(第2名)、基础医学(第2名)、口腔医学(第2名)、材料科学与工程(第3名)、管理科学与工程(第3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第4名)、工商管理学(第4名)、物理学(第5名)、生物学(第5名)、外国语言文学(第6名)、机械工程(第6名)、数学(第8名)、马克思主义理论(第11名)。
复旦大学上榜学科数43个,其中前3%或前2名学科15个、前7%或前3名学科23个、前12%或前4名学科32个。
复旦大学前3%或前2名的学科 (15个):哲学(第1名)、政治学(第1名)、基础医学(第1名)、中国语言文学(第2名)、中国史(第2名)、数学(第2名)、生物学(第2名)、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第2名)、理论经济学(第3名)、马克思主义理论(第3名)、新闻传播学(第3名)、物理学(第3名)、临床医学(第3名)、化学(第4名)、公共管理学(第6名)。
同济大学上榜学科数41个,其中前3%或前2名学科4个、前7%或前3名学科9个、前12%或前4名学科19个。
同济大学前3%或前2名的学科 (4个):土木工程(第1名)、城乡规划学(第1名)、设计学(第3名)、环境科学与工程(第4名)。
华东师范大学上榜学科数37个,其中前3%或前2名学科4个、前7%或前3名学科11个、前12%或前4名学科18个。
华东师范大学前3%或前2名的学科 (4个):统计学(第1名)、软件工程(第1名)、教育学(第2名)、体育学(第3名)。
华东理工大学上榜学科数21个,其中前3%或前2名学科(2个):生物工程(第1名)、化学工程与技术(第2名)。
上海戏剧学院上榜学科数5个,其中前3%或前2名学科(2个):戏剧与影视(第1名)、戏曲与曲艺(第2名)。
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榜学科数4个,其中前3%或前2名学科(2个):中医学(第2名)、中西医结合(第2名)。
东华大学上榜学科数17个,其中前3%或前2名学科(1个):纺织科学与工程(第1名)。
上海财经大学上榜学科数11个,其中前3%或前2名学科(1个):应用经济学(第4名)。
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榜学科数6个,其中前3%或前2名学科(1个):外国语言文学(第2名)。
华东政法大学上榜学科数5个,其中前3%或前2名学科(1个):法学(第5名)。
上海海洋大学上榜学科数4个,其中前3%或前2名学科(1个):水产(第2名)。
上海音乐学院上榜学科数3个,其中前3%或前2名学科(1个):音乐(第2名)。
上海体育大学上榜学科数2个,其中前3%或前2名学科(1个):体育学(第1名)。
数据来自软科,本文仅供参考,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来源:歆妈聊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