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国汽车产业竞争已进入至关重要的下半场,智能化正逐渐成为影响未来产业格局的核心增量动力。中国汽车质量委员会秘书长马振山强调,对于辅助驾驶而言,安全始终是不可逾越的重要前提,企业要在创新突破与安全保障之间寻求最佳平衡。面对这样的产业态势,上汽大众以“油电同进 油
中国汽车产业竞争已进入至关重要的下半场,智能化正逐渐成为影响未来产业格局的核心增量动力。中国汽车质量委员会秘书长马振山强调,对于辅助驾驶而言,安全始终是不可逾越的重要前提,企业要在创新突破与安全保障之间寻求最佳平衡。面对这样的产业态势,上汽大众以“油电同进 油电同智”为战略方向,持续推进智能化转型工作。在制造端,其与国际顶尖技术伙伴深度合作,为智能化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在产品端,着力实现燃油车型与电动车型的智能平权,让不同动力类型的车型用户都能享受到同等优质的智能体验,彰显出合资车企在合资2.0新时代的进取精神与担当。
智能制造再进一步,科技朋友圈持续扩容
10月16日,上汽大众与德国机器人公司Neura Robotics签署战略合作谅解备忘录,双方将共同探索认知机器人在汽车制造中的应用,进一步提升智能工厂的自动化水平与生产效率。这一合作是上汽大众在智能制造领域的重要布局,也是其“科技朋友圈”不断拓展的缩影。
从2015年启动安亭基地智能化升级,到2025年上汽奥迪AUDI智造基地正式投产,上汽大众始终走在行业前列,以德国精工基因融合中国智能制造,打造覆盖研发、生产、服务的全链路智能化体系。
“油电同智”成果不断落地,智能产品矩阵成型
在“科技朋友圈”的加持下,上汽大众近期密集推出多款智能化新品,覆盖燃油与纯电两大赛道。
9月底,Pro家族2026款正式上市,搭载与卓驭联合开发的IQ. Pilot增强驾驶辅助2.0,在燃油车上实现端到端高快NOA功能,具备自动变道、智能避障、自主上下匝道等能力,推动燃油车智能化体验迈入2.0阶段。
9月中旬,奥迪 E5 Sportback上市,作为AUDI新品牌首款战略车型,其搭载与Momenta共同开发的“德系Driving DNA+端到端飞轮大模型”方案,全面覆盖城市、高速与泊车场景。同时,车辆配备火山引擎大语言模型“豆包”赋能的奥迪助手,支持声音克隆与多轮对话,打造更懂中国用户的智能座舱。
8月初,全新上汽奥迪A5L Sportback正式上市,成为全球首款搭载华为乾崑技术的燃油车。基于奥迪PPC豪华燃油车平台与E³ 1.2电子架构,车辆突破燃油车搭载高阶辅助驾驶的技术壁垒,实现智能辅助与操控性能的无缝协同。
安全为基,人机共驾诠释智能本质
在智能化浪潮中,上汽大众始终将安全视为底线。陶海龙强调:“在产品定义的过程中,上汽大众的经营理念是安全至上,充分理解辅助驾驶的特征。我们把安全放在第一位,企业一定要在安全的前提条件下,提升驾乘体验感。”
为此,上汽大众不提“全程无接管”,而是倡导“人机共驾”,强调系统与驾驶者之间的默契配合。在Pro家族2026款的开发中,企业与合作伙伴针对燃油车动力特性专门设计非线性优化控制算法,历经超十万公里参数精调,确保辅助动作平顺自然。同时,通过创新散热方案与通讯协议适配,保障系统在极端环境下的稳定运行。
始终将安全与品质放在核心位置,这正是上汽大众智能化发展道路上最为鲜明的特点。行业专家曾明确表示,一款“聪明”的智能汽车,前提必然是一款安全的汽车。只有当智能系统具备精准预判风险的能力,当每一项技术都能在各种复杂环境中稳定发挥作用,智能汽车才能真正摆脱传统交通工具的定位,升级为能够为用户提供保障的移动安全空间。
在智能化布局上,上汽大众的行动全面而深入:从不断精进的智能制造体系,到“油电同智”战略的扎实推进;从燃油车型智能化水平的持续提升,到新能源车型智能功能的创新研发,每一步都旨在回应市场变化与用户需求。明年,随着ID. ERA等全势能产品序列的全面入市,这家合资车企引领者的智能化战略蓝图将进一步铺展,发展步伐也将更加稳健。
40多年来,上汽大众在发展过程中,始终坚守安全底线、秉持开放合作理念、专注提升用户体验,为中国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了宝贵经验,提供了可借鉴的发展路径。未来,汽车行业的竞争将更加激烈,而那些真正理解用户需求、筑牢安全根基、稳步推进智能化转型的企业,才能在行业下半场的角逐中占据主动、赢得未来,相信上汽大众会继续在这条道路上稳步前行,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推动者。
来源:胎胎说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