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对马岛位于朝鲜海峡地区,包括北岛和南岛,面积约629平方公里,如果包含周边小岛,面积达到了709平方公里。对马岛的战略地位重要,是扼守朝鲜海峡的战略要地。朝鲜海峡位于朝鲜半岛和日本九州岛之间,是沟通日本海和黄海,东海的航运要道。
对马岛位于朝鲜海峡地区,包括北岛和南岛,面积约629平方公里,如果包含周边小岛,面积达到了709平方公里。对马岛的战略地位重要,是扼守朝鲜海峡的战略要地。朝鲜海峡位于朝鲜半岛和日本九州岛之间,是沟通日本海和黄海,东海的航运要道。
对马岛距离韩国釜山市很近,只有约49.5公里,日本在对马岛北部建有一个韩国展望所,在这里可以望见釜山市区。对马岛隶属日本长崎县管辖,距离日本壹岐岛约60公里,距离九州岛福冈市约132公里。韩国建立后,曾经和日本争夺对马岛,要求日本归还,但最终韩国承认了对马岛属于日本。那么这是怎么回事呢?
第一,日本统治对马岛时间更早。对马岛处在朝鲜半岛和日本列岛的中间地带,历史上就是两地交往的跳板,通过在对马岛的考古发掘,出土了很多日本和朝鲜半岛的文物。日本人在对马岛居住时间比较早,早在3世纪时期,对马岛就已经有一千人口。随着人口的增多,对马岛建立了对马国,属于日本古代令制国之一。
历史上日本将对马岛视为入侵朝鲜半岛的跳板,日本历史上的历次对外扩张,对马岛是不可缺少的战略要地。唐朝时期,朝鲜半岛的百济和日本交好,试图借助日本力量对抗投靠唐朝的新罗。公元660年,唐朝和新罗联军,灭亡了百济,日本举全国之力,出兵朝鲜半岛,试图和唐朝对抗。
公元663年,白江口之战爆发,日军约4万人,战船1000余艘,唐军约1.3万人,战舰170余艘,结果日本惨败。日本失败后,为了防止唐朝进攻日本,在对马岛部署了信号塔和守军。白江口的惨败,让日本认识了唐朝实力,此后日本开始全面向唐朝学习,派遣很多遣唐使来到唐朝。
日本引进了很多唐朝文化和制度,效仿唐朝进行了大化改新,日本国力不断提升。13世纪时期,对马岛的守护兼地头宗氏在对马岛建立了稳固的统治,并宣布效忠镰仓幕府。1271年,元朝通过高丽国王,多次给日本去信,要求日本臣服,遭到日本拒绝。
日本拒绝臣服,让忽必烈感觉很没面子,决定攻打日本。但日本是一个岛国,隔着茫茫大海,忽必烈决定先拿下对马岛,然后以对马岛为跳板攻打日本。1274年,忽必烈下令驻高丽元军拿下对马岛。驻高丽元军出兵1.5万,再加上高丽军5600人,大小战船900艘,一举攻占了对马岛,对马岛日军守将允宗助国战死。
元朝攻占对马岛之后,再次要求日本臣服,并且派遣使者前往日本。结果日本还是不给面子,直接杀了元朝使者,忽必烈大怒。1281年,元朝全面进攻日本,出兵10万,外加高丽军4万,大小战船四千多艘,试图一举荡平日本。结果遭遇台风,元军损失大半,部分撤回了朝鲜半岛,剩余元军被杀或被俘,对马岛被日本重新控制。此后元朝放弃了进攻日本,日本将倾覆元军的台风称为“神风”。
第二,朝鲜进攻对马岛。1392年,高丽大将李成桂推翻高丽,建立了朝鲜王朝。当时倭寇猖獗,不断袭扰朝鲜半岛沿海地区。1419年,对马岛首领宗贞盛出兵朝鲜半岛,劫掠了朝鲜的忠清道与黄海道。朝鲜太宗李芳远决定出兵,派遣大将李从茂率领1.7万军队,227艘战船进攻对马岛。朝鲜军队捣毁了对马岛的倭寇巢穴,对马首领宗贞盛向朝鲜投降,接受了朝鲜王朝的官职。
1443年,朝鲜王朝和对马岛首领签订了《癸亥条约》,允许对马岛作为朝鲜和日本贸易的中转站,此后对马岛的宗氏家族掌握了朝鲜和日本的贸易。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废藩置县,对马岛归属日本长崎县。
1895年甲午战争之后,日本逐渐控制了朝鲜半岛。1910年,《日本合并条约》签订,日本完全控制了朝鲜半岛。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朝鲜半岛分别被美国和苏联占领。1948年,在美国支持下,朝鲜半岛南部建立了韩国,李承晚成为韩国第一任总统。
李承晚根据朝鲜王朝曾经授予对马岛首领官职的历史,认为对马岛属于韩国,要求日本归还对马岛。但实际历史上,朝鲜王朝并没有实际管辖对马岛,对马岛的居民是日本人,统治对马岛的宗氏也是日本人,并且一直效忠日本幕府。因此韩国主张对马岛属于韩国的历史根据并不充分。
此外美国也拒绝了韩国,当时李承晚遭到日本拒绝之后,又要求美国将对马岛交给韩国管辖。当时日本处在美国的占领之下,韩国对美国表示,对马岛历史上属于韩国,后来被日本侵占。但美国也拒绝了韩国的这一要求。就这样到了1951年,韩国根据日韩和平条约谈判的要求,正式放弃了对马岛的领土主张,承认对马岛属于日本。
来源:史学新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