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其中就有一个名叫“瓦西里·马尔佐耶夫”的俄罗斯武装部队中尉,他在俄罗斯执行任务时阵亡,而他的父亲则是俄罗斯第18集团军司令,这件事一经发布,立即引发了舆论的热议。
文/编辑:麒阁史观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在长达3年的俄乌冲突中,有多名重要将领接二连三遭遇打击,甚至有很多将领的后代也在战场上牺牲。
其中就有一个名叫“瓦西里·马尔佐耶夫”的俄罗斯武装部队中尉,他在俄罗斯执行任务时阵亡,而他的父亲则是俄罗斯第18集团军司令,这件事一经发布,立即引发了舆论的热议。
马尔佐耶夫曾是5名被乌克兰安全局,缺席起诉的俄罗斯高级军官之一,乌克兰刺杀马尔耶夫也是提前做好了准备。
图片来源网络
乌克兰的打击名单,可不是随便写的,他们选择的目标,都是精心算计后得出的结果。
表面上看,马尔耶夫只是一个23岁的排长,隶属于精锐的第7空降师,但在10月15日那天,当乌军的制导航空炸弹砸向他在扎波罗热州普拉夫尼村的阵地时,被摧毁的远不止一个年轻的生命。
瓦西里的真正“价值”,在于他的姓氏——马尔佐夫,他的父亲,是第18集团军司令阿尔卡季·马尔佐夫中将,一个被乌克兰安全局以战争罪提起缺席诉讼的强硬派人物。
图片来源网络
更深一层,马尔佐夫家族还有一位“俄罗斯英雄”——阿尔卡季的弟弟斯坦尼斯拉夫,2002年在车臣阵亡后被追授此项荣誉,现在,瓦西里死后也被普京追授了同样的称号。
消灭瓦西里,就是向所有俄军高层传递一个信息,那就是战争没有后方,你们的家人也并非高枕无忧。
乌军的第二类目标,是惩戒那些越过红线的“战争罪犯”,俄军武装力量辐射、化学与生物防护部队司令伊戈尔·基里洛夫的案例,就完美诠释了这一点。
这位将军被SBU指控大规模对乌军使用化学武器,严重违反国际公约,戏剧性的是,就在SBU发布缺席指控的第二天,他就被消灭了,这已经不是单纯的军事行动,而更像是一场跨国“执法”。
这种“零容忍”的追杀,展现的是一种强大的战略威慑,它告诉所有可能触碰战争伦理底线的俄军指挥官:无论你身在何处,只要犯下罪行,就可能成为下一个目标,这比任何外交谴责都来得直接、有力。
第三类目标,则是从根源上斩断俄军的“能力源头”,阿列克谢·科洛梅伊采夫上校的死,就属于这种“断供”式打击。
这位上校并不是前线指挥官,他的工作地点在远离战场的莫斯科州,他是一个培训中心的负责人,专门为俄军培训“见证者”系列自杀式无人机的操作员。
图片来源网络
在2024年秋季,由乌克兰国防部情报总局(GUR)协调的一次行动,精准地找到了他并将其清除,这种打击的战略价值,远超过在战场上击落几十架无人机,它直接攻击了俄军生成未来战斗力的核心环节,让对手的无人机战术面临“后继无人”的窘境。
战争的残酷性也因此被推到了一个新的维度,它不再仅仅是国家之间的对抗,而是残酷地渗透进了无数家庭。
无论是马尔佐夫家族父子两代人的悲剧,还是那位在美国CIA任职的官员之子迈克尔·格洛斯同样在战场上牺牲,都让战争的代价变得无比个人化。
图片来源网络
甚至,它还撕裂了家庭内部的阵营。乌军总司令瑟尔斯基的继子,竟然公开申请加入俄罗斯国籍,这种充满戏剧性的对立,让这场冲突的复杂性和残酷性,以一种更具传播力的方式展现在世人面前。
说到底,乌克兰这套“定点清除”的玩法,就是21世纪战争形态的一个缩影,它冷酷地证明了,在现代冲突中,情报优势和决策效率,完全可以抵消掉传统的规模优势战争。
未来的俄乌战场,真正的较量将越来越多地发生在无形的电磁空间和情报网络中。俄罗斯必然会拼命加固自己的信息防护网,而乌克兰则会想尽办法,寻找更隐蔽、更智能的渗透和打击手段。
普拉夫尼村那声惊天动地的爆炸早已散去,但它所揭示的战争新算法,其实才刚刚开始全速运行,在这场由数据、代码和情报驱动的残酷游戏中,谁能更快地“看见、决策、行动”,谁就将真正掌握未来战场的主动权。
来源:麒阁史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