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63.5%”这个数字蹦出来那一刻,我脑子里先闪过的不是民族自豪,而是去年陪朋友去宝马4S店被销售翻白眼的画面——“国产电车?
“63.5%”这个数字蹦出来那一刻,我脑子里先闪过的不是民族自豪,而是去年陪朋友去宝马4S店被销售翻白眼的画面——“国产电车?
再等等吧。
”一年不到,比亚迪把特斯拉踹下王座,蔚来把充电枪插进奔驰的豪华老巢,连宁德时代那块500Wh/kg的固态电池都像一记闷棍敲在传统油箱上。
你我都清楚,这不是什么“弯道超车”的鸡汤,是人家把直道也铺好了,我们一脚电门踩到底,尾气糊了西方一脸。
先说车。1200万辆新能源车下线,听着像统计局口径,落到地面就是我家楼下原本卖油条的小铺改卖充电桩,油条哥现在月入三万,天天在群里晒“今日枪数”。
比亚迪宋L把Model Y逼到墙角,靠的不是补贴,是实打实把磷酸铁锂干到零下三十度不掉电,冬天去北京延庆拍冰灯,车里开暖风不心疼,这点特斯拉做不到。
蔚来ET9更野,900V高压架构,5分钟300公里,等于你进服务区买杯瑞幸还没出餐,车已经“回血”完成。
别急着喊贵,ET9把空气悬架+后轮转向打包进50万区间,德系豪华得再掏一台小米SU7的钱才配齐。
最狠的是供应链,宁德时代把固态电池样品甩给全球车企,2026年量产,价格目标每度电低于600元,这意味着100度电池包成本六万块,油车最后的护城河——“电池贵”——被填平。
你说西方急不急?
再把镜头切到AI。
很多人以为咱们只会卷大模型参数,结果DeepSeek-R1在数学推理上把GPT-5按在地上摩擦,92.3%的准确率,比美国佬高6.5个百分点,等于高考数学最后一道大题它比你多拿12分。
更离谱的是华为昇腾百万卡集群,英伟达A100禁运?
没事,咱自己搭积木,一块昇腾910B算力不够,那就一百万块并联,电费烧到贵州水电站笑出声。
落地场景更接地气,北京三甲医院用这套集群做胰腺癌影像筛查,早诊率提升40%,一个号源原来挂黄牛要两千,现在AI初筛免费,黄牛直接失业。
科技部砸2000亿建50个先导区,说白了就是把实验室的PPT变成你家门口的无人配送车、AI老师、甚至夜里给你炸串的机械臂,技术不落地,再炫也是自嗨。
天上那摊事更离谱。
神舟十八号在轨192天,航天员回来第一句话是“外卖晚了”,因为空间站已经常态化收快递,天舟飞船一年三趟,带货能力堪比顺丰空运。
C919拿到1358架订单,别只盯着数字,我给你翻译:这是全球航空业第一次把“波音/空客”双选题做成三选题,而且C919-ER航程5500公里,意味着东京到新加坡中途不用加油,票价直接砍两成,廉航老板嘴都笑裂。
C929宽体机2027年首飞,座位数320,对标波音787,但复合材料用量提至60%,机身减重14%,油耗降一成,航空公司算过账:飞欧洲航线一年省下的油费够买一台劳斯莱斯 Trent 7000当备件。
西方怎么办?
空客连夜把A350降价10%,波音更惨,737 MAX还在爬出泥坑,787又被中国大飞机堵门口,股价跳水那天,我美股账户一天亏掉半个月工资,心疼得直抽抽。
他们当然会反击。
欧盟给中国电车加28%反补贴税,听着吓人,我帮你拆一下:一辆比亚迪海豹欧洲卖4.2万欧元,加税变成5.4万,依旧比宝马i4便宜8000欧,续航还长120公里,欧洲人买电车看钱包不看国旗,税再高也挡不住真香。
美国更直接,量子计算、半导体拉实体清单,12家企业上榜,可名单里有一家做低温控制仪的小公司,去年营收才3000万人民币,美国禁令一下,订单反而爆了——国产替代概念炒起来,A股三天两个涨停,老板笑得合不拢腿:谢谢华盛顿免费打广告。
德国砸600亿欧元搞“未来科技2030”,钱不少,可第一笔款2025年Q2才到账,中国这边2000亿AI先导区已经开工,挖机日夜轰鸣,等他们预算批完,我们园区都招商完毕,奶茶店第二家分店都开了。
日本5万亿日元听起来唬人,一算只占中国一年研发经费的12%,而且30%要拿来买美国专利,兜兜回美国口袋,像极了我把工资转给老婆,老婆转头下单SK-II,闭环消费。
产业链重构这事,说穿了就是“你去餐厅发现菜单全中文”。
光伏、锂电、新能源车“新三样”出口涨41.6%,老外一边喊“产能过剩”,一边疯狂下单,身体比嘴巴诚实。2025年全球75%锂电池中国造,意味着你买的iPhone 17、特斯拉Model 2、甚至美军后勤储能柜,都可能印着“Made in BYD”。
更狠的是外资还在加仓,高技术制造业外资涨24.3%,德国化工巨头巴斯夫把欧洲最后一条正极材料产线搬到湛江,员工发朋友圈:天天吃生蚝,德语都快忘了。
技术—产能—市场全在中国闭环,西方想脱钩,先得找到能吞下这么大体量的下家,越南电费涨、印度征地难、墨西哥配套零,绕一圈发现还是中国真香,于是“去风险”喊得震天响,身体连夜打包行李飞浦东。
写到这儿,我抬头看窗外,小区地库那排绿牌车一眼望不到头,保安大叔说“油车?
现在白送都没人要。
”三年前他可是劝我“电车不靠谱”的那批人。
变化来得太快,什么宏大叙事都不如楼下充电桩从四个扩建到四十个来得真实。
西方反思也好,围堵也罢,他们得先回答一个最简单的问题:同样花三十万,你能买到续航700公里、充电5分钟、智能座舱还能K歌的国产电车,为什么还要去选标轴、低配、零补贴的进口货?
消费者用脚投票,历史用订单写剧本,我们不过是坐在车里,一脚电门踩进下一幕。
来源:微笑叶子C4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