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以前总觉得中风离自己很远,直到今天听了专家讲解才知道预防这么重要!”10月29日,第20个世界卒中日当天,南通滨江国际邮轮中心举办的系列公益活动现场,刚听完公益讲座的市民李大爷深有感触地说。当天,南通市卒中学会联合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等单位,以“尽早识别,立刻
“以前总觉得中风离自己很远,直到今天听了专家讲解才知道预防这么重要!”10月29日,第20个世界卒中日当天,南通滨江国际邮轮中心举办的系列公益活动现场,刚听完公益讲座的市民李大爷深有感触地说。当天,南通市卒中学会联合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等单位,以“尽早识别,立刻就医”为主题,推出公益讲座、多学科义诊、红手环授旗、健康跑等多元活动,以沉浸式体验让卒中防治知识走进大众生活,为深秋里的市民送上“脑健康守护礼包”。
下午3点,第二批南通市红手环志愿者服务团单位授旗仪式准时启幕。14家入选单位的志愿者代表身着红手环马甲,精神抖擞地列队台前,双手接过象征责任与使命的红手环旗帜。现场掌声雷动,庄重而热烈的氛围,既彰显着志愿单位对卒中防治公益事业的担当,也让“互助守护脑健康”的理念更深入人心。
授旗仪式刚落幕,清脆的发令声便划破江风。健康跑队伍身着统一服装,沿着风景如画的滨江之链绿道有序出发。参与者中既有朝气蓬勃的年轻人,也有精神矍铄的中老年市民,大家迎着江风大步向前,用脚步践行“适度运动防卒中”的健康理念。沿途的“早识别、早就医”“健康生活远离卒中”等加油标语与欢声笑语交织,成为滨江畔一道充满活力的健康风景线。
“医生,我血压一直偏高,会不会容易得中风?”“我家老人去年得过脑梗,现在康复训练该注意啥?”邮轮中心广场的义诊区早已排起长队。市民们揣着病历本、体检报告和常用药盒,有序等候咨询。面对市民的疑问,来自神经内科、神经外科、中医科、康复科、影像科等多学科的专家团队耐心接诊,逐一细致查体、分析病情,不仅提供个性化的病情评估、用药指导和康复训练建议,还针对性解答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的常见困惑。
与此同时,滨江国际邮轮中心笃合书局内的公益讲座座无虚席。南通市卒中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主任朱向阳以临床真实案例切入,用“言语不清、肢体麻木、视物模糊”等通俗表述,拆解卒中早期识别口诀,结合老年人常见用药误区,详解规范用药的关键要点。现场设置的互动问答环节更是气氛热烈,市民们踊跃提问,专家一一细致回应,让专业的防治知识变得易懂好记。
“卒中发生后,每分钟约有190万个脑细胞死亡,早一秒识别、早一步就医,就能多一分康复希望。”南通市卒中学会副理事长佘晓春的话,让现场市民深切感受到卒中防治的紧迫性。他介绍,当前天气转冷,血管收缩易诱发卒中,进入疾病高发期,但不少市民对卒中早期症状认识不足,常因“忍一忍、等一等”延误最佳救治时机。
活动现场,专家团队通过模拟卒中急救场景、手把手教学“中风120口诀”等实操演示,结合案例讲解、互动体验等方式,让抽象的识别方法变得直观易学。“1张脸是看到1张不对称的脸;2只臂是举起2只手臂,确认是否单侧无力;0聆听是聆(零)听说话是否含糊。出现任一症状,立刻拨打120!”佘晓春解释道。“原来嘴角歪、胳膊抬不起来都是卒中信号,以后遇到这种情况,得赶紧打120!”市民王阿姨听完讲解后恍然大悟,当场用手机记下急救要点。
当天上午,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卒中中心开放了“卒中绿道参访”,邀请社区居民、慢病高危人群、基层医务人员、志愿者、社区网格员等代表参访卒中绿色通道。卒中中心专家袁瑞凡介绍“时间窗”、溶栓取栓设备,实地了解“绿道”流程,直观感受卒中救治团队的多学科协作模式及其效率。
据悉,本次系列活动以“实用、易懂、可操作”为核心,通过多形式、多场景的互动传播,让卒中防治知识从“专业领域”走向“市民身边”,有效提升了公众对卒中的认知度和自救互救能力。下一步,主办方还将持续开展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等科普活动,让脑健康守护常态化、全覆盖。
南通电视台昨天也以《第二十个世界卒中日:尽早识别立刻就医 助力构建全民健康防线》为题报道了本次活动(第二十个世界卒中日:尽早识别立刻就医 助力构建全民健康防线)。
江海晚报今天则以《听讲座 享义诊 健康跑 沉浸式体验让卒中防治走进大众生活》为题,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报道。
来源:江海医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