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主要产区:南疆的和田、喀什、阿克苏、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其中阿拉尔市种植面积46万余亩,年产量32.6万吨;
一、新疆
1. 产量:320万吨(干枣为主,占全国总产量72.3%);
2. 主要产区:南疆的和田、喀什、阿克苏、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其中阿拉尔市种植面积46万余亩,年产量32.6万吨;
3. 主要品种:灰枣、骏枣、冬枣,若羌灰枣因品质优异入选农业农村部2024年品牌精品培育计划。
二、河北
1. 产量:156万吨(含鲜食枣与干枣);
2. 主要产区:沧州、保定,其中沧州金丝小枣划定保护范围48万亩,年产优质小枣12.6万吨;
3. 主要品种:金丝小枣,以“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直供京津冀市场 。
三、山西
1. 产量:98万吨;
2. 主要产区:吕梁、运城,形成晋陕黄河峡谷产业带核心区;
3. 主要品种:稷山板枣、交城骏枣、黄河滩枣,其中稷山板枣以“皮薄核小”著称 。
四、山东
1. 产量:95万吨;
2. 主要产区:滨州沾化、聊城、德州,沾化冬枣种植面积达50万亩 ;
3. 主要品种:金丝小枣、圆铃枣、冬枣,矮化密植技术已向外推广。
五、陕西
1. 产量:55万吨;
2. 主要产区:榆林、延安、清涧,属黄河滩枣核心产区 ;
3. 主要品种:狗头枣、木枣、黄河滩枣,与山西共同形成跨省产业带 。
六、河南
1. 产量:26.8万吨;
2. 主要产区:新郑、内黄、灵宝,内黄红枣种植面积达60万亩 ;
3. 主要品种:灰枣、鸡心枣(新郑大枣)、灵宝大枣,加工转化率超45% 。
七、辽宁
1. 产量:7.19万吨;
2. 主要产区:朝阳、葫芦岛,以枣粮间作模式为主;
3. 主要品种:耐寒型红枣品种,适应北方干旱气候。
八、甘肃
1. 产量:6.67万吨;
2. 主要产区:白银、兰州、民勤,依托黄河沿岸灌溉优势;
3. 主要品种:耐旱红枣品种,亩均节水达40%。
九、宁夏
1. 产量:4.28万吨;
2. 主要产区:灵武、中卫,灵武市种植面积6.83万亩 ;
3. 主要品种:灵武长枣,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有机认证面积持续扩大 。
十、天津
1. 产量:3.82万吨;
2. 主要产区:静海,属传统金丝小枣种植区;
3. 主要品种:金丝小枣,近年通过品种改良提升品质。
十一、内蒙古
1. 产量:3.2万吨;
2. 主要产区:鄂尔多斯沙地,以新品种试种为主;
3. 主要品种:“蒙枣1号”,亩产可突破2000斤。
十二、湖南
1. 产量:2.16万吨;
2. 主要产区:永州、怀化,种植较为分散;
3. 主要品种:本地适应性鲜食枣品种。
十三、安徽
1. 产量:2.02万吨;
2. 主要产区:亳州、阜阳,与中药材种植形成协同;
3. 主要品种:药用枣、鲜食枣,药用级需求稳定增长。
十四、湖北
1. 产量:2.02万吨;
2. 主要产区:随州、襄阳,以本地消费为主;
3. 主要品种:鲜食枣品种,种植规模较小。
十五、北京
1. 产量:1.01万吨;
2. 主要产区:密云、房山,集中在浅山区;
3. 主要品种:鲜食枣,主打观光采摘模式。
数据说明
1. 统计范围:以干枣产量为主,山东、河北等省份包含部分鲜食枣(如冬枣)数据;
2. 数据来源:综合第三方行业报告(博研咨询、中国报告大厅)、地方统计年鉴及农业农村部品牌公示信息,不同来源因统计口径存在差异 ;
3. 核心特征:新疆以规模化、高占比主导市场,传统产区(冀、晋、鲁、陕)以特色品种和深加工提升附加值。
注:以上数据为2024年产量
来源:红色槐树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