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事儿真不是单方面挑事,肯尼迪一上来就没给医协留面子,直接骂人家是“制药公司的走狗”“进步主义空想家”,换谁听了这话都得炸毛,本来还想保持中立的医协,直接就往民主党那边靠了。
小罗伯特・肯尼迪当美国卫生部长那阵子,共和党和美国医学会、美国儿科学会这些大医疗团体,关系差到快崩了。
这事儿真不是单方面挑事,肯尼迪一上来就没给医协留面子,直接骂人家是“制药公司的走狗”“进步主义空想家”,换谁听了这话都得炸毛,本来还想保持中立的医协,直接就往民主党那边靠了。
光说狠话还不够,肯尼迪还动真格的,他琢磨着要限制美国医学会在医保支付标准里的权力。
要知道,医协靠一个叫“诊疗术语编码”的东西,一年能有5亿美元收入,肯尼迪这招等于是要断人财路,医协能不跟他急吗?
医协这边也没怂,普通医生成员都喊着要坚决抵制肯尼迪的改革计划,领导层却有点两难一边要应付态度强硬的政府,一边还得安抚内部的医生。
不过真到了关键时候,医协也没手软,今年以来已经好几次公开批评肯尼迪,说他改组疫苗专家小组、淡化新冠疫苗重要性,还把CDC主任给炒了,这些操作都没按科学来。
美国儿科学会比医学会更刚,到了7月直接把肯尼迪告了,说他非法修改新冠疫苗接种指南。
本来新冠疫苗还被证明有效呢,结果政府突然说谁也不用接种了,儿科学会的首席执行官马克・德尔蒙特直接表态。
联邦卫生官员这是在给家庭制造混乱,还强调他们的指导是看证据的,不是看政治脸色。
美国家庭医生学会也没闲着,虽然说自己走“两党合作”路线,但也公开抗议肯尼迪的疫苗指导,还有不少公共卫生专家、免疫学家的团体,直接呼吁肯尼迪辞职。
能让这么多医疗专业团体联合反对,肯尼迪在卫生部长任上也是挺“特别”的存在了。
不过有意思的是,美国医学会的领导层和普通医生想法不一样,在Stat新闻网站办的峰会上,医学会主席穆卡马拉还说,有些政策上他和政府“完全一致”。
本来想不通为啥领导层这么软,后来才发现,医学会要跟政府打交道,真把关系闹僵了,后续医生的医保、政策支持都可能受影响,他们也是在权衡利弊。
这边医协和政府闹得不可开交,那边共和党内部也乱了套,议员们的说法根本不统一。
德克萨斯州的科宁参议员先说医疗机构面临“信任危机”,结果后来又跟《政治报》说,私人医生才是最好的医疗咨询人选,这前后反差,我都看懵了。
路易斯安那州的卡西迪更有意思,他本身是肝病医生,还当参议院卫生委员会主席,以前一直帮医协说话。
结果后来突然转口,骂美国医学会“反科学”“反患者”,还让人家公开编码系统的收入,暗示要推翻支撑医协收入的医疗账单标准。
他接受采访时说“人们知道被审查时,行事会不一样”,这话听着像在施压,其实说白了,就是想拿捏医协的钱袋子。
堪萨斯州的马歇尔参议员更直接,他本身是妇产科医生,跟多个医协关系都不好,还说“管理医协的人根本不算真正的医生”,但转头又说自己特别信任一线私人医生。
你看,共和党议员们一边吐槽医疗团体,一边又认私人医生,这逻辑也是没谁了。
反倒是佛蒙特州的独立议员伯尼・桑德斯,在9月的听证会上直接跟肯尼迪对峙,骂他攻击医生团体、煽动患者反抗医生。
结果肯尼迪不但没服软,还反过来吐槽“美国心脏协会被食品行业收买”,心脏协会当场就驳斥了这说法,场面一度很尴尬。
其实最有意思的是民众的态度,医疗游说者乔尔・怀特说的话特实在,就像大家讨厌国会却喜欢自己选区的议员一样,现在美国人是“讨厌医疗行业,但爱我的医生”。
《华盛顿邮报》和KFF做的民调也能证明这点,大部分父母都信孩子的儿科医生在疫苗上的建议。
肯尼迪其实也摸准了这个心理,他以前就是反疫苗的,还暗示过疫苗会导致自闭症,结果当了卫生部长后,没阻止大家接种疫苗,反而建议民众接种前咨询私人医生。
这招挺聪明的,既没违背自己以前的立场,又顺着民众对私人医生的信任,没把事儿闹得更僵。
就连德克萨斯州的总检察长帕克斯顿,都跟当地医学协会对着干。
州医学协会建议医生参考CDC以外的疫苗指导,帕克斯顿直接骂这是“厚颜无耻的错误转向”,可见州级层面的医疗和政治冲突也没停过。
肯尼迪还在一份儿童慢性病报告里批评过美国医学会,说医协建议执照委员会惩罚传播医疗错误信息的医生,会阻碍医生讨论偏离官方指南的诊疗方案。
其实这事儿在疫情期间就吵过,当时有人想惩罚给新冠患者开伊维菌素、羟氯喹的医生,肯尼迪现在提这事儿,等于又把以前的矛盾翻了出来。
总的来说,肯尼迪任内这事儿,把美国医疗界搅得鸡犬不宁,共和党和医协从吵嘴到对簿公堂,党内议员各说各的,民众只认自家私人医生,整个医疗体系都透着一股分裂劲儿。
医疗本该看科学、看证据,结果被政治掺了这么多水,最后受影响的还是普通老百姓政策朝令夕改,大家连该信谁的医疗建议都得犯迷糊。
这种政治和医疗绑在一起的情况,怕是短时间内也解不开。
来源:有风浮世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