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睡觉时间来了,建议中老年人这个点睡觉,或可减少心梗风险!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0-30 13:36 1

摘要: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本文2013字 阅读5分钟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张大爷今年62岁,前段时间因为胸口闷去医院做了检查,医生告诉他,问题虽不严重,但必须调整作息,尤其是睡觉时间。“医生居然让我晚上十点前就上床睡觉,说这能减少心梗风险!”张大爷半信半疑。

可事实是,这并不是危言耸听。越来越多研究发现:中老年人的睡眠时间,不只是影响精神状态,更直接关系到心血管健康,甚至生死攸关。那么,中老年人到底几点睡觉才最健康?为什么说晚睡可能增加心梗风险?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很多中老年人晚上不愿睡,白天又早醒,渐渐形成“晚睡早起”的习惯。可这样做,对心脏非常不友好。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有超50万人死于急性心肌梗死,而发作高峰常常出现在凌晨0点到清晨6点之间

这段时间,心率变慢、血压波动大,若此时还在熬夜,心脏承受的压力会更大。医学研究也证实:长期晚睡会干扰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的平衡,使心血管系统处于过度紧张状态,增加心律失常和心梗的风险。

2021年,英国《欧洲心脏杂志-数字健康》发表一项对8.8万人跟踪6年的研究:

每晚 10点至11点入睡的人群,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最低;
而晚上12点后入睡的人,患病风险增加25%以上。

这项研究强调了一个关键点:睡眠节律影响心脏健康。我们的身体有一个叫昼夜节律的生物钟,它控制着血压、心率、激素分泌等。如果长期晚睡,会扰乱这个节律,导致心血管系统“超负荷运转”。也就是说,中老年人最理想的入睡时间,是晚上10点左右,太早太晚都不利于身体修复。

中医讲“子时(晚上11点—凌晨1点)胆经旺,宜入睡”,其实与现代医学并不矛盾。

现代医学发现,晚上10点到凌晨2点,是身体多个重要系统的“修复窗口期”:

肝脏在这段时间开始进行解毒代谢;

心脏的负荷逐渐减轻,进入“保养”模式;

免疫系统活跃,开始“巡逻”清除异常细胞;

大脑清理代谢废物,预防认知障碍。

如果这段时间你还在刷手机、看电视,身体的修复工作就会被打断,心脏的疲劳得不到缓解,长年累月,隐患就会积累成病。

很多人养生只盯着吃什么、补什么,却忽略了睡眠的重要性。

2022年《中华心血管病杂志》指出:

“睡眠时间、规律性与心血管健康密切相关,优质睡眠可显著降低高血压、冠心病、中风等风险。”

换句话说,你吃得再健康,睡不好也白搭。比起昂贵的保健品,早睡才是对心脏最好的滋补。

不是所有人都能随意调整作息,尤其是以下三类人,更应该把“10点入睡”当作日常习惯:

有高血压病史者:晚睡会使血压控制更难,夜间血压波动大,容易诱发心脑血管事件。患有糖尿病或代谢综合征者:睡眠紊乱会影响胰岛素敏感性,增加心血管病风险。长期焦虑、抑郁者:情绪问题会干扰睡眠质量,反过来又加重心脏负担,形成恶性循环。

这些人群的身体本就“脆弱”,更需要通过规律作息来减轻心脏负担。

有人说:“我试着十点上床,可是怎么也睡不着。”这说明,睡前习惯也要改一改

1. 睡前别看刺激内容
不看新闻、不刷短视频,尤其是避免负面情绪内容,这些信息会刺激大脑皮层,让人越看越清醒。

2. 睡前别吃太多
晚餐过饱或吃宵夜,会增加胃肠负担,干扰入睡,还可能引发胃食管反流。

3. 睡前别剧烈运动
很多人喜欢饭后快走、跳舞,但应在睡前2小时完成,否则身体处于兴奋状态,难以平静入眠。

想要睡得快、睡得好,不妨在睡前做些舒缓活动,比如泡脚、听轻音乐、拉伸放松,帮助身体进入“准备睡觉”的状态。

很多中老年人误认为“睡不够8小时就是失眠”,其实这是误区。

国家卫健委发布的《老年人健康睡眠指南》建议:

60岁以上人群,每晚睡眠时间保持6~7小时即可;重点是睡得“深”,而不是睡得“多”。

如果你晚上10点上床,6点自然醒,不失眠、不做梦、不困倦,那就是优质睡眠,不需要强求8小时。反而是长期熬夜、昼夜颠倒、睡眠时间不规律,才是对心脏最大的伤害。

很多中老年人把“养生”当成吃药补品、食疗偏方,却忽略了最基础、最简单、最便宜的健康方式——规律作息、早睡早起晚上10点睡觉,看似普通,却可能帮你守住一颗健康的心脏。别等到住进医院,才后悔当初没有早点睡觉。

参考文献:

[1] 《老年人健康睡眠指南》. 国家卫健委. 2021年
[2] European Heart Journal – Digital Health. 2021. “Accelerometer-derived sleep onset timing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cidence.”
[3]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22年第50卷第1期:“睡眠与心血管健康的研究进展”
[4] 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数据发布. 2023年

感谢每一位关注我们的你!有你在,我们会更好!

来源:精灵天使健康科普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