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他经历了1941年冬季日军5万多人对沂蒙山区进行的大“扫荡”,虽两次与部队打散,面对数倍于己的敌人,他不怕困难,不怕牺牲,出生入死历经磨难找回部队,这是一段最让他刻骨铭心的抗战经历。大青山突围战中他为掩护5连突围和部队失散了,他一个人反复思索怎么去找部队?面对
父亲刘乃晏,山东沂南县人,他是从战争硝烟中拼杀出来的军人,因此获得一些奖章等红色物件,这是他参与血与火的战争回报。
父亲先后参加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他的红色物件,见证了他不惧生死浴血奋战的经历。
父亲是坚决抗战到底的英雄战士
1940年8月父亲16岁参军在山东纵队蒙山支队2营5连,在鲁中地区参加抗战五年,他的抗战故事有许多,既惊险又传奇。
他经历了1941年冬季日军5万多人对沂蒙山区进行的大“扫荡”,虽两次与部队打散,面对数倍于己的敌人,他不怕困难,不怕牺牲,出生入死历经磨难找回部队,这是一段最让他刻骨铭心的抗战经历。大青山突围战中他为掩护5连突围和部队失散了,他一个人反复思索怎么去找部队?面对敌重兵“清剿〞,他盼天黑,可天真的黑下来倒有些畏惧了,他从来没有这样害怕过,17岁的小八路流泪了。他的失散地离他家只有十几里路,回家不难,可回家不成逃兵了吗?父亲想不能这么做,得去找部队,一定要找部队,就是死了,也是抗日死的,值得,父亲就是这么想的,肩负着使命和信仰,沿途遇到的6名战友(途中3名牺牲,1名负伤),他带领战友历经十几天磨难终于找回部队,可谓历经苦难铸忠魂。
他晚年有时吃饭时,时常勾起大青山和部队失散找回部队的回忆,讲几句和部队失散吃不上饭摆脱日伪军“清剿〞的故事,当时,他每天面临生死的考验,从黑暗走向光明,坚持到最后看到胜利,这一段生死磨难让他终生难忘。
誓死坚守阵地的英雄战士
解放战争时期,父亲跟随鲁中军区9师、华野8纵、26军参加了解放战争的全过程,转战山东、河南、安徽、江苏、上海5省市,行程数万里,参加了淄博保卫战、章丘文祖战斗、攻克安丘战斗、孟良崮战役、菏泽土山集、沙土集战役、许昌战役、洛阳战役、开封战役、济南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上海战役等。为打倒国民党反动派,建立新中国作出了贡献。
解放战争中父亲经历过多次生死险情,滴水泉东山战斗是其中一次。1946年1月,为了掩护鲁中党政军机关转移,时任鲁中军区9师26团2营5连指导员的父亲刘乃晏,带领一个连死守在淄博滴水泉东山阵地,与敌军进行了一场殊死的战斗,敌人多次进攻虽然都被打退,但连队也伤亡惨重,一百多人只剩下不到二十个人了。父亲带领这支二十人的小部队,面对凶敌,越战越勇,勇敢顽强地在滴水泉东山阵地上坚持战斗,这场恶战打到中午12点时,敌人火力越来越猛烈,打得父亲和战友在阵地上滚动身体,根本不能抬头,只能找机会抬头举枪消灭敌人。战至最后,阵地上只剩下父亲和三名战士,弹药也寥寥无几,最后一次打退敌人冲锋,完成了掩护鲁中军区党政军机关撤退的任务,父亲他们撤下阵地。假如再不撤,一个连就全军覆没,就会全部牺牲在滴水泉东山阵地上。
父亲用生命驰骋疆场浴血奋战,甘洒热血打江山。
面对强敌敢于“亮剑〞的英雄战士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父亲奉命入朝作战,任志愿军26军77师230团政治处副主任、主任,先后参加了二次战役、四次战役、三十八天阻击战、平津淮阻击战役。
朝鲜战场上,留给父亲印象最深的是,天寒地冻,饥饿交迫,炮火连天,飞机滥炸。一次,他和警卫员小伊在路上捡到了装有一百多斤咸盐胶轮车,
他要带回去给同志们吃,朝鲜战场后勤保障十分困难,志愿军将士有时好多天吃不上盐,盐成了救命的“宝贝”。他们边走边防敌机,突然在父亲脚下路面打来一颗子弹,冰碴四溅,他抬头望去,一架敌机冲他们俯冲而来并不断扫射,他们冒着危险绝不弃盐,多次躲开敌机扫射,最后钻进树林,与敌机打了20多分钟的“游击战〞,化险为夷,推着盐车回到住地。
在著名的鸡雄山阻击战中,父亲三赴鸡雄山,亲自动员组织部署230团1营2连坚守鸡雄山,2连打出国威和军威。《人民日报》记者陆朝其等2位记者,赴朝鲜前线采访了父亲,他冒着炮火三赴鸡雄山,掌握了2连不少战斗故事和英雄事迹。《人民日报》以《红石山》为题,报道了鸡雄山战斗的惨烈场面和2连的英雄事迹。战后,2连被志愿军司令部、政治部命名为“鸡雄山阻击战斗英雄连”。
身残志不残的英雄战士
父亲给我留下的印记,时光带不走的,是他的一本日记本。战争年代,他边打仗边做笔记,用残疾的右手写了一本日记。每当看到这本日记,我心中一阵阵酸楚,从字里行间可以看出,这不是正常的手写出来的。父亲说因为右手残疾手指伸不开,只能把笔握在手心里靠小胳膊带动写字。这本记载着战火磨难和父亲心血的日记本,承载着父亲用鲜血和生命实践了人生信仰。
父亲晚年吃饭右手时常夾不上菜,我和母亲帮他夾上菜。他因战伤被评为二等甲级(现为五级)残疾军人,这是为国家独立人民解放致残的,几十年过来从来没有从父亲口中听到埋怨什么?他心里装着的不是他自己而是国家和人民,落下残疾却无怨无悔,我从心底敬佩父亲的崇高伟大。
父亲战争年代先后五次负伤,每次负伤,痊愈后继续投入战斗,体内留有九个弹片和一颗子弹。
第一次是1945年8月,在临沂攻打王洪九战役中,时任鲁中军区警备2旅5团2营5连指导员的父亲,带领部队阻击敌人时被手榴弹炸伤。
第二次是1946年11月,在安丘战役中他带领突击队攻打安丘西关守敌,被敌人暗堡射出的4发子弹分别打在右手、胳膊和右胸上,右手致残。
第三次是1948年4月,时任8纵23师68团政治处组织股副股长的父亲,在豫东战役攻打开封时被炮弹炸伤多处。
第四次是1948年4月豫东战役中再次负伤,左胳膊被炮弹炸伤。
第五次是1948年10月,时任华野8纵23师68团1营教导员的父亲,在淮海战役中被敌机炸弹炸伤。
多次立功受奖的英雄战士
父亲一生五次立功,三次受到通令嘉奖:
1945年山东警备2旅通令嘉奖一次。
1946年鲁中军区9师通令嘉奖一次。
1947年土山集战役荣立三等功,年终再立三等功。
1948年淮海战役荣立二等功。
1949年上海战役荣立三等功。
1950年朝鲜长津湖战役荣立三等功。
1984年济南军区通令嘉奖一次。
人民军队从胜利走向胜利,彰显了理想信念的伟大力量。作为人民军队的一员,父亲怀着这种理想信念,坚持战斗,战斗不止,一直战斗到新中国成立。
从红色物件中可以看出:父亲荣誉的背后是血染的风采,在血与火的战场上,他出生入死,浴血奋战,是一名坚强的英雄战士。
WP老马
2025.10.30
来源:wp老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