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药材从150元暴跌至40元!药农亩亏6000元的背后是谁在抄底?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0-30 12:57 2

摘要:作为在中药材行业摸爬滚打近二十多年的老兵,见证过不少品种的“大起大落”,但延胡索这两年的行情,还是让我忍不住感慨——这波动幅度、反转节奏,简直把行业的周期性和复杂性体现得淋漓尽致。

作为在中药材行业摸爬滚打近二十多年的老兵,见证过不少品种的“大起大落”,但延胡索这两年的行情,还是让我忍不住感慨——这波动幅度、反转节奏,简直把行业的周期性和复杂性体现得淋漓尽致。

一、当前行情:降雨催热短期情绪,货源走畅但难改基本面

延胡索这波短期反弹,表面看是产区阴雨推迟种植引发的预期炒作,实则是低价背景下的“库存补仓”行情。前段时间陕西汉中、河南辉县等主产区持续降雨,导致种植进度比往年推迟了近半个月,本以为会引发货源紧张的担忧,没想到直接点燃了商家的关注热情。近期产区订单明显增多,货源走动从之前的“慢走”转成“快销”,市场商家顺势抬价,现在汉中货报价稳定在50元/公斤左右,河南货因为品相和收购端压价,维持在43元上下,亳州市场的个子货报价也跟着冲到45-50元/公斤区间。

但这里要提醒一句:这波反弹不是基本面反转。据陕西汉中洋县、河南卫辉的产区反馈,当前农户手里的陈货库存还有不少,商家之所以愿意拿货,核心是前期价格跌到40元上下时,多数人手里没多少存货,趁种植推迟的预期补点货,并非真的看好长期大涨,属于“短期情绪驱动”而非“供需实质性改善”。

二、历史波动:150元到40元的落差,藏着行业最朴素的规律

我们把时间线拉回两年前,延胡索的价格走势堪称“过山车”式表演,但背后全是中药材行业“价高扩种、价低弃种”的老规律。2024年统货价格飙到150元/公斤的历史高位,很多人觉得是“炒作”,其实不然——2022、2023年受低价影响,延胡索种植面积连续两年缩减,主产区河南的种植面积甚至砍了一半,而2024年恰逢中成药企业备货需求集中,加上流感季相关制剂用量增加,供需错配之下,价格自然一路飙升。

可高价就像“兴奋剂”,2024年下半年到2025年初,河南、陕西不少农户跟风扩种,连周边原本不种延胡索的地区都跟着凑热闹,种植面积一下比2023年翻了近一倍。2025年新货集中上市后,市场根本消化不了这么大的供应量,库存瞬间积压,价格从150元断崖式下跌,如今河南产区统货成交价仅40-43元/公斤,跌幅超70%。这种“大涨之后必大跌”的循环,在中药材行业反复上演,延胡索只是又一个典型案例。

三、药农困境:亩亏数千的背后,是刚性成本与市场博弈的无奈

价格暴跌后,最受伤的还是底层药农。我们团队成员在河南卫辉调研时,当地一位种了十年延胡索的农户说:“今年种了8亩地,算下来要亏4万多,明年说啥也不种了。” 这不是个例,据我了解,河南产区种植延胡索的每亩总成本已经涨到9000-12000元,其中土地租金1500-2000元、人工4000-5000元(播种、采收都要雇人,现在农村人工一天150元都难找)、农资3500-5000元(化肥、农药、种源价格年年涨)。

而当前延胡索亩产普遍在150-200公斤,按40-43元/公斤的收购价算,亩收入才6000-8600元,每亩亏损3000-6000元成了常态。更让人无奈的是收购端的压价——河南货和汉中货品质差距不大,但价格差了7元/公斤,就是因为河南农户种植面积大、急于出手,商家趁机压价。这种情况下,2025年种植面积缩减已是板上钉钉,我从产区合作社了解到,不少农户已经改种玉米、小麦等粮食作物,“至少不亏本金”成了他们最朴素的诉求。即便近期陕西产区价格小幅上调到50元/公斤,也只是短期情绪带动,根本改变不了农户弃种的大趋势。

四、短期预判:2025下半年低位震荡,40-45元区间是常态

站在当前节点看,2025年下半年延胡索价格大概率还是“低位震荡”,维持在40-45元/公斤区间波动,想快速反弹基本不现实。核心原因有两个:

一是库存压力太大。根据行业内的估算,目前市场上延胡索的总库存大概有3000-4000吨,而全国每年的正常需求也就2000多吨,光消化这些库存就得1年多时间,短期内供需关系根本改善不了;二是市场信心严重不足。经历了2024年的暴涨和2025年的暴跌,不管是商家还是药企,都变得异常谨慎,现在都是“按需拿货”,没人敢大量囤货,没有资金和需求的推动,价格自然涨不起来。

还有一个容易被忽略的点:今年新货的品质整体一般。受上半年产区降雨影响,部分新货存在霉变、虫蛀的风险,商家收购时挑拣严格,无形中也抑制了价格上涨——毕竟中药材行业“货好价高”是铁律,品质不佳的货源再怎么炒,也难有大的涨幅。

五、支撑因素:成本托底+政策红利,长期需求不用愁

但也不用对延胡索的长期行情过于悲观,目前已经有两个明显的支撑因素在起作用。

首先是成本托底效应。现在40元/公斤的价格,已经逼近甚至低于部分农户的种植成本,再跌下去,只会有更多农户弃种,供给会进一步收缩,价格自然会触底企稳。而且土地租金、人工、农资这些刚性成本短期内降不下来,这就给延胡索的价格设置了“底线”,再跌的空间已经非常有限。

其次是政策和需求的长期红利。国家对中医药的支持不是喊口号,《“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落地后,不少药企都在扩大中成药产能,而延胡索作为“活血止痛”的常用药材,在复方丹参片、元胡止痛片等经典中成药中的用量很大,随着药企采购量的稳步增加,长期需求曲线是向上走的。另外,现在人们健康意识提升,延胡索在保健品、养生茶等领域的应用也在拓展,这部分需求虽然短期内不算大,但未来会成为重要的增长点。

六、中期展望:2026年产新季或迎转机

展望中期,我认为延胡索的行情转折点会出现在2026年产新季。按照中药材“种植-产新”的周期规律,2025年种植面积缩减30%-40%的效果,会在2026年集中显现,届时新货上市量有望降到1500吨左右,加上市场库存经过一年多的消化,供需关系会明显改善,价格大概率会逐步回升。

但这里要强调一点:想回到2024年150元的历史高位,几乎是不可能的。一方面,2024年的高价是供需严重错配的特殊情况,不具备复制性;另一方面,经过这轮暴跌,市场会变得更理性,农户不会再盲目扩种,商家也不会再疯狂炒作。未来价格更可能回归80-100元/公斤的合理区间——这个价格既能让药农每亩有1000-2000元的合理利润,愿意继续种植,也能让药企接受,不会因为原料价格过高压缩生产,形成“农户赚钱、企业受益、市场稳定”的良性循环。

七、长期趋势:优质优价成主流,规范化是必由之路

从长期来看,延胡索的市场竞争会越来越集中在“品质”上,行业规范化、优质优价是必然趋势。现在不少大型药企都在推进GAP种植基地建设,对延胡索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符合药典标准,还要能提供全程溯源信息。我了解到,目前亳州市场上,GAP基地产出的延胡索,已经能比普通统货高10-15元/公斤,而且药企更愿意采购这类货源,因为质量稳定,不用担心里程碑检测不合格。

以前延胡索市场“以次充好、掺假增重”的情况很常见,现在随着溯源体系完善和监管加强,劣质货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未来,那些能坚持规范化种植、保证产品质量稳定的农户和合作社,会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而那些只追求产量、忽视品质的种植户,可能会被淘汰。这对整个行业来说是好事,只有品质上去了,延胡索的市场需求才能长期稳定,行业才能摆脱“暴涨暴跌”的恶性循环。

说到底,中药材的行情永远离不开“供需”二字,延胡索这轮波动,只是行业周期的一个缩影。对种植户来说,现在最该做的是理性看待价格,不要盲目弃种,而是趁机提升种植技术、优化种源,跟着市场走“优质化”路线;对商家和药企来说,当前的低位期,正是甄选优质货源、布局长期的好时机。行业的发展,终究是在周期波动中不断走向成熟,延胡索如此,其他品种亦是如此。

参考:中药材天地网、药通网及部分网络看法等,由高久恒说药材综合整理。本文只做行业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价格单位若无特别注明,均为公斤价。我是高久恒说药材,关注我,用我的体制内经验和中药材行业实战,帮你避开坑,找准路。

来源:高鹏说药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