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第一次进攻,他篮下强起得分,开拓者球迷还没记住他的脸,教练已经挥手让他下场。3分47秒,1次投篮,2分,2次犯规——这就是杨瀚森本场全部贡献。当里斯在第二节连中三分率队逆转时,杨瀚森只能坐在板凳最末端,眼睁睁看着机会从指尖滑走。”
北京时间10月30日,NBA常规赛一场焦点战,开拓者136-134险胜爵士,杨瀚森1投1中得到2分,仅在首节出场3分47秒,后三节枯坐穿板凳。
“第一次进攻,他篮下强起得分,开拓者球迷还没记住他的脸,教练已经挥手让他下场。3分47秒,1次投篮,2分,2次犯规——这就是杨瀚森本场全部贡献。当里斯在第二节连中三分率队逆转时,杨瀚森只能坐在板凳最末端,眼睁睁看着机会从指尖滑走。”
比赛首节,杨瀚森刚替补登场,爵士立刻嗅到“突破口”。对方后卫专挑他防挡拆,一挡就冲篮下,而杨瀚森始终缩在三秒区,目送对手轻松得分。更扎心的是篮板争抢——一次卡位中,他直接被撞开,裁判哨响,犯规送上!
从季前赛到常规赛,老问题循环播放:防挡拆犹豫、对抗软、移动慢。球迷调侃:“别人上场是打球,他上场是当‘教学道具’。” 唯一亮点是那次篮下得分,但防守端的漏洞,让教练不敢多留他一秒。
开拓者随队记者Casey Holdahl透露,球队想帮杨瀚森“慢慢成长”,避免他被NBA强度压垮。这话听着暖心,实则残酷——NBA是胜负场,不是新手保护营。
当杨瀚森坐在场下,替补中锋里斯用行动说话:三分、防守、激情庆祝,正负值全场最高!对比太鲜明:一个能拉开空间、换防灵活;一个只能蹲坑、拖慢节奏。教练斯普利特再想培养新人,也不敢拿赢球机会冒险。
原本杨瀚森只需和克林根竞争,但里斯的爆发让剧情急转直下。此战里斯轰下9分2助,发挥亮眼。NBA的生存法则很现实:你能赢分,就有时间;你是漏洞,就坐冷板凳。
更严峻的是,杨瀚森的技术特点略显“过时”——传统高大中锋,没三分、换防吃力。而现代NBA需要的是“全能内线”,正如一位球迷吐槽:“防不出去的中锋,就像带不动的队友,谁敢用?”有美国网友更是开喷:“滚出NBA!”
杨瀚森的困境,是中国球员闯NBA的典型困局:天赋不够“硬解”,短板却被无限放大。球队的“保护”看似温柔,实则是倒计时——若不快速进化,冷板凳将是常态。
各位球迷,你认为杨瀚森该继续留队熬经验,还是先回CBA练级?欢迎在评论区说出你的看法!
来源:小枫知晓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