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从亏损走向稳定盈利的12条日内交易铁律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0-30 12:30 1

摘要:我在2005年开始进行日内交易。以下这些经验教训让我最终实现了盈利,并从此靠交易谋生。其中有些是我在一家自营日内交易公司工作的六年间学到的,也有一些是我通过不断试错、自我摸索得出的。

我在2005年开始进行日内交易。以下这些经验教训让我最终实现了盈利,并从此靠交易谋生。其中有些是我在一家自营日内交易公司工作的六年间学到的,也有一些是我通过不断试错、自我摸索得出的。

希望这些日内交易经验能帮助你走向盈利之路……或者在你已经取得成功的基础上,继续保持稳定盈利。

日内交易成功的关键

以下是12条能帮助你提升日内交易成功率的经验。

1. 控制每日亏损

无论策略多么优秀,我们都有可能遇到“冲动之日”,或者那天的市场走势根本不适合我们的策略。

我个人的规则是:如果一天亏损达到账户的3%,我就立刻停止交易。这相当于连续3笔交易各亏1%的风险。永远不要让自己一天亏超过3%。

你也可以用固定金额来设定每日最大亏损限额,一般建议不超过账户的3%。,一个参考标准是,你的最大日亏应大致等于你的平均日盈利。这样,一天的平均盈利就能抵消一天的亏损。如果你目前盈利的日子很少……那你的每日亏损上限就必须设得非常低。

随着时间推移,当你的表现越来越好,你对每日风险的容忍度也可以相应提高。举个例子:如果上个月你平均盈利日为500美元,而本月提高到600美元,那你的日最大亏损限额也可从500美元上调到600美元。

我称之为“每日最大亏损额”。初学者不要每笔交易就冒1%的风险。先从每笔0.1%开始,并设定每日最大亏损为0.3%。因为在起步阶段,亏损往往更频繁,你必须保护本金不要掉得太快。当你开始持续盈利后,再逐步提高仓位,同时增加每日亏损限额。

以上是我在自营公司交易时采用的风险模型,我很喜欢这种方式。当然,你可以根据自己的舒适区调整比例。理想情况下,你的系统应该能够在这个框架内运行。

例如:如果你的测试显示,在出现一次盈利之前可能会连续亏损5笔,那你需要考虑这一点。你可以将每笔交易风险设为0.5%,这样即使遇到较长的连亏,也不会触发每日止损。如果你采用高胜率策略,比如每天只做一笔高概率交易,那么可以把当天的全部风险限额放在那一笔上。

有些人选择不设每日风险控制,让系统自由发挥。这在某种情况下是可以接受的,前提是你真正了解你的系统,并且严格执行。但如果你容易冲动交易,请务必设置每日止损限额。

2. 根据市场状况和当天的自己来交易

当我准备入场时,我不仅考虑市场状况,还会评估自己的心理状态

有些日子我会比平时更焦虑、更激进或更急躁。我需要对这些心理状态作出调整。我可能会因此修改目标位、采用追踪止损,或者在我状态不佳时选择避开一些略微困难的行情,这些行情在我状态良好时,我是会去交易的,因为那时依然有可操作的机会。

每天我们的“临界点”(也就是最容易出错的那一刻)都略有不同。如果我们能足够自觉地察觉到情绪对我们的影响,就能及时干预,避免触发错误。

这个理念涉及两个核心概念。其一就是自我觉察是交易的超级能力。我们不仅要与市场保持同步,还要与自己保持同步。否则,那些你试图压抑和忽视的内在情绪,仍然会像过去那样继续破坏你的交易。

下一个概念是认识到交易必须具备适应性。市场会变,我们的心理状态也会变。因此我们应针对不同的条件设定不同的规则。这样,当市场从剧烈震荡转为缓慢上升趋势时,或者当我们感到焦虑、过度自信时,我们都清楚应该如何应对。

3. 我在每一笔交易中都使用止损

在我下单之前,我总是先设置好止损位,并且让止损单与进场单同时挂出

如果止损被触发,就去寻找下一笔交易机会。

这笔交易没成功——就这样,故事结束

永远不要因为没设止损而让亏损超过预期。大亏不仅摧毁账户,也摧毁你的信心与心态。

如果你的平台许你在进场时同时设置止损,那就换一个经纪商。

如果你不愿意用止损来控制风险,因为“担心市场操纵”,那你已经被“操纵”了——被自己的恐惧操纵,从而放弃了你手中最有效的风险控制手段。

4. 只在回报风险比(R:R)为 1.5:1或更高的情况下交易

我几乎所有的日内交易都落在1.5:1到3:1的回报风险比之间。如果根据正常的价格波动,我达不到这样的比例(下面会解释),那我就不交易。目前,我也在研究在某些条件下加入更高R:R的交易。

虽然我在交易前已经规划好了盈亏比,但市场才不在乎我的计划。我可能认为这笔交易合理地能赚到1.5R,但价格可能在中途停滞,并根据我的出场规则发出提前离场的信号。

结果,我可能实际只赚到0.5R,甚至亏损-0.75R,而不是原本预期的1.5R或-1R。

由于我的系统允许提前出场(我设有多种出场规则,而不是那种“只能触及止损或止盈才能离场”的固定方式),这意味着经过多笔交易后,我的部分亏损会比预期小,部分盈利也可能较小(当然,有时若用更大的目标或移动止损,也可能更大)。

真正重要的是,在多笔实盘交易的总体结果中,回报风险比依然保持在1.5以上。交易开始时的R:R只是计划,实际情况会随市场条件变化。

你可以选择自己的风格:你可以规则简单、出场点少;也可以灵活应对,有多个出场理由。无论哪种方式,我们都希望平均下来,盈利额大于亏损额(无论是计划的还是实际的)。如果你总是提前平掉盈利单,那你最好也提前止损,否则你的实际R:R会远低于计划。

如果你遵循上面的经验,你已经知道止损点在哪里了。接下来就是设定目标价。

补充说明:这也取决于你的策略类型。如果你是高胜率策略(胜率70%以上),那么接近1:1的R:R是可以接受的。但前提是,你的高胜率必须是真实可验证的。同样地,如果你追求高R:R,那就要确保在长期的实盘中确实拿到了那些高回报,而不是“理论上想拿、实际上总提前跑”。

5. 目标价必须在“正常波动范围内”

价格的波动幅度是有限的。我的目标价必须落在这个正常波动范围之内

如果价格在出现大幅回调前通常只单边走0.5美元,那么我的目标价就必须低于这个幅度……比如0.25到0.40美元之间……除非我愿意持仓撑过那波回调。

如果目标价根本不可能被打到,那么再漂亮的R:R都毫无意义。比如,你的止损(入场价与止损价的差)是0.20美元,要实现2:1的R:R,价格必须朝盈利方向走0.40美元

观察最近的价格波动:基于你的入场点,价格真的能轻松走到那个目标吗?

再看看历史上价格走这么远需要多久?在走向目标的过程中,走势是震荡、快速、平稳还是磨蹭?你是否愿意持仓那么久,并经历类似的波动?

6. 我更偏好“小止损”,而非“大止损”

很多交易者喜欢“给行情留空间”。这往往是个错误,因为这样做会牺牲回报风险比。

举个例子:如果一只股票一小时内通常只波动0.5美元,那止损设得越大,留给利润的空间就越小。

如果我用0.05美元的止损,我可能在同一时间段内多次进出,每次捕捉约0.10美元的利润。假设我每笔交易冒账户1%的风险,那么每笔盈利交易账户就增长2%。我每小时能这样操作1–4次。即便胜率只有50%,你自己算算看,日内交易的收益潜力有多惊人

相反,如果我“给它空间”,用0.20美元的止损,那么价格就必须走0.40美元(几乎是一小时的全部波动幅度)我才能获得一次2:1的交易。更糟的是,许多交易者的止损大到几乎让价格几个小时都达不到他们的目标价,更别提2:1或3:1的R:R了。

补充说明:这只是我的主要风格。当然,这是个人选择。如果你希望减少交易次数、能忍受波动,那可以使用更大的止损与更大的目标;如果你偏好频繁出入、快进快出,那就选择更小的止损

7. 一厢情愿的想法会要命

只交易正在发生的事,不交易你希望发生的事。

如果价格在趋势中,不要假设它会马上反转——除非有确凿迹象。如果价格震荡,也不要假设它会马上突破——除非它真的突破。

这与上面谈的R:R(回报与风险)有关。你的目标价必须符合市场当前的实际结构。

你必须同时看到“森林”与“树木”:比如,一只股票可能表现为大幅冲高后进入小区间震荡整理。我们当然可以尝试交易那个小区间,但别忘了更大的结构暗示着当价格再次突破时,可能会有更大的波动机会

我会把这两种情境都考虑进去。我不知道震荡会持续多久,但如果它通常之后会爆发趋势,那我必须纳入评估。我可能会在区间内交易,如果不突破就快速离场;但如果突破,我就持有,顺势而为。或者,我也可能等到突破确认后,观察回调是否守住区间外,再介入行情的一部分。

在这里,我们不能忽视大局,也不能忽视细节。两者都重要。

换个方式说:我内心总有一个“理想行情的蓝图”。当市场的实际走势符合我的预期,我就继续持有;当市场偏离我的计划、突破我的界限,我就立刻退出。

拥有计划和边界来判断交易是否正常推进,这不是“幻想”;真正的幻想是——价格已经明显违反了你的计划与风险边界,而你还不愿认输、死扛到底。

8. 关于“诱骗止损”

如果我被止损出局,那我就输了。接下来,我会寻找下一个机会。

只要我们的盈亏比是有利的,即使输掉超过一半的交易,最终我们依然是赚钱的。策略中本就应当预设亏损,这是交易的一部分,不是问题,而是一种经营成本。

如果你总是亏钱,那不能怪“止损猎手”。问题出在你自己和你的策略。

如果你的止损被触发后,价格反而按你原本的方向走,那说明你进场太早。等待市场“止损扫盘动作”完成后再介入。

当然,即便如此,你依然会偶尔亏损。

9. 交易时要“解说”自己

人类极易分心。为了保持专注,你要不断重复自己正在等待的交易形态,以及价格必须达到什么条件才能形成那个机会。如果价格没有形成你想要的形态,就告诉自己:“现在没有入场信号”,提醒自己要等待

这听起来可能有点傻,像是在“自言自语”,但如果你不主动聚焦在你需要关注的事情上,你的大脑就会去想别的。这时冲动就会占据上风,你会错过好的交易,或是冲动下单、随意出手。

“解说式交易”是我发现的最有效方法之一,它能帮助你消除冲动交易、随机交易,以及那些因为分心而错过的好机会。

10. “只做最好的交易” 远胜于 “我想交易” 的心态

失败者打开交易软件后,第一个念头往往是:“我想交易。”他们渴望操作,却忘了市场才是机会的提供者。他们想交易,于是当行情或形态并不理想时,也会强行出手。

我每次坐下交易前都会不断提醒自己:“除非我看到一个极佳的机会,否则我不会出手。”

一旦你牺牲了质量,市场上将有无穷无尽的低质量交易在等着你,而多数都会亏损。每天一笔高质量交易,比五笔低质量的更好。

只要有良好的盈亏比(如前文讨论过)并且胜率哪怕只有40%,一两笔高质量交易就足以在一个月内带来稳健利润。即便是接近1:1的盈亏比,只要胜率高,也能盈利。

反之,大量低质量交易会摧毁你的账户。当你不断出手在劣势环境下交易时,你的胜率会低得可怜。

这并不意味着你不能“活跃”。你可以通过缩短周期、交易更多品种来增加机会。这两种方式都有可能带来更多信号。找到你自己的“行动甜蜜点”。

要明白:活跃是一种平均状态。有的日子几乎没有高质量机会,而有的日子则机会多到做不过来。

11. 复盘与心理准备

每周都要复盘你的交易,记录常见错误。找出那些代价最大的错误类型,思考如何改进。最快的进步方式,就是减少错误。那些本可以赚的钱,往往是被你自己“丢掉”的。

每周都要做这件事。永远如此。这是交易的一部分,永远没有尽头。

我也会每周花时间打磨自己的心理面。我会写下下周需要记住的事项,思考哪些因素在帮助我、哪些在拖我后腿,并制定策略去应对这些发现。

在交易之前、以及交易过程中,都应当有一套让自己进入最佳心态的流程。如果走神了,就用这套流程把自己拉回来。

12. 享受这段旅程

我热爱作为交易员的生活。它让我有自由的时间与足够的金钱去享受其他事物。

我也热爱交易本身。无论一笔交易是赢是输,每一次都有反馈,能帮助我提升。

我把交易看作是一种心智修炼的方式。赚钱只是副产品。我喜欢那种自我探索、自我成长的过程。我认为这种心态对交易极为健康。

如果你把交易当作自我发现的旅程,那么每一次小波折都不会让你自我怀疑或自我破坏。交易人生充满起伏,如果你预期会有这些起伏,你就更能从容应对它们。

我鼓励所有人,无论盈亏,都要感激自己能有机会交易。能坐在家里,用一些钱去赚更多的钱——想想就已经很神奇了。

每次坐下交易时,都提醒自己:“光是能参与其中,就已经值得感恩。”一个充满感恩的心,比一个被怀疑、恐惧、焦虑与贪念挤满的心,在市场中强大得多。

总结

希望这些经验对你有所帮助。

其中许多教训其实很简单,可以立刻实践;另一些则需要时间去融入你的体系。

如果你开始运用这些理念,你的交易表现很可能会提升。对于那些你暂时不太理解的内容,请深入挖掘。它们都重要,且都值得投入时间研究。

来源:交易员白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