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前不久,扎克伯格就干了一件挺离谱的事儿,他花2亿美元,把前苹果的人工智能工程师庞若鸣挖了过来,旨在研发与人类同等甚至超过人类的AI技术。
贸易战好像停了(暂时),但中美的科技大战才刚刚开始。为了和中国竞争,美国正在疯抢中国的AI人才。
你知道现在的美国什么最贵吗?
不是黄金,也不是纳斯达克的股票,而是AI人才,确切的说,是中国的AI人才。
前不久,扎克伯格就干了一件挺离谱的事儿,他花2亿美元,把前苹果的人工智能工程师庞若鸣挖了过来,旨在研发与人类同等甚至超过人类的AI技术。
而同一时间,OpenAI的老板山姆.奥特曼也爆料,说Meta为了挖自家员工,居然开出了1亿美元的签字费,这都不能叫人才招聘,简直就是球星转会。
不得不说,硅谷的AI泡沫已经引发薪酬通胀,Google DeepMind的顶尖研究员,年薪普遍上千万,一个刚入行的AI工程师,平均年薪也涨到了20万美元以上。
有的猎头公司调侃,说现在在硅谷找AI工程师的难度,堪比在沙漠里找水。这正应了葛大爷说过的那句话,21世纪什么最贵?人才!
于是大家不难发现,美国的科技巨头挖完同行,又开始挖咱们的墙角。今年7月,至少有4名中国顶级AI专家被美国公司挖了过去,他们开出的年薪超1亿,还是美元,最夸张的合同甚至高达四亿。
想当年,美国策反苏联专家也没见下过这么大的血本,资本的魔法在这一刻真的就具象化了。
不过大家也别急,硅谷虽然对中国的研究人员欲罢不能,但特朗普政府却在用“国家安全”的名义,限制引进中国人才。
今年9月的时候,特朗普签署行政命令,对H-1B签证申请一次性收取10万美元,并要求国土安全部有限审查中国背景人员。同时,美国国务院还宣布,撤销部分中国学生签证,并暂停与中方高校的科研合作。
这种左右手互搏的情况其实也挺美国的,他们一方面需要中国的人才外流,另一方面又担心美国的技术外泄。
总之就是技术领先要靠中国人,技术保护也要防着中国人。
但,你知道现在的AI研究有多需要华人的大脑吗?
就这么说吧,硅谷的繁荣,其实就是靠着那一批被特朗普严防死守的中国工程师支棱起来的。
根据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的数据,40%的美国AI博士来自中国;OpenAI的研究团队,有中国背景的工程师占比超过三分一;在Google、Meta、NVIDIA等公司的AI实验室里,华人研究员的数量已经逼近一半。
你到硅谷走一圈,身边说的不是自带咖喱味的伦敦腔,而是高考磨练出来的汉化英语。
这些人以前被看作会敲键盘的廉价劳工,但现在不仅是硅谷的技术支柱,还是全球AI产业的中流砥柱。
从2018年谷歌的BERT模型、到2019年的Meta LLaMA框架、再到2023年OpenAI的GTP-4,美国所有和人工智能相关的研发,几乎都有华人工程师的深度参与。
就连美国的AI顶刊论文都要靠中国学生的持续输出,没有这些人,美国的论文产出、大模型更新速度都会遭腰斩。
但尴尬就尴尬在,特朗普上台后搞的那些签证政策,等于在自己的科研动脉上加了块血栓。现在去美国留学,光是安全审查期就要60-90天、有的甚至好几个月,他们还专门增加了“安全审查环节”,重点针对人工智能、芯片、量子计算等专业。
只要你是中国人,那就慢慢等吧。
讲到这儿,可能有的朋友会问,咱们这边怎么应对?不会只是安静地看着美国人在那表演吧?
当然不会。
从去年开始,有不少中国的AI企业设立了海外招聘点或人才联络处,明确对接回流人才。根据媒体统计,2024年,大约有2700名AI人才从美国回流,同比增长接近60%。
中科院计算所的负责人都说了,他们现在招博士,一半都有海外背景,大部分来自对面美国。
更关键的是,前不久咱们还直接出了个政策,专门为这些技术大拿开了条绿色通道,也就是K签证。
这玩意儿比美国的那套玩法高效多了,主要面向全球年轻科技人才,不需要雇主担保,就可以直接来中国工作、创业、甚至落户。
这么一对比,你就能发现中美两边的思路简直太魔幻了,美国政府严防死守把硅谷薪酬搞成了球星转会,而中国这边不仅敞开大门,还拿出诚意向海外人才频繁招手。
所以别看美国在AI领域领先了一个身位,但硅谷烧钱越来越没上限,人才引进也是越来越困难。根据《华尔街日报》的统计,最近一年美国的AI研究人员流失了17%,其中一半去了中国或新加坡。
反观咱们这边,AI论文数量世界第一,专利占到全球的斤70%,全国几十个城市在建算力中心、AI产业园,这也解释了为啥今年的技术突破越来越多,从大模型到储存、从光刻胶、光刻胶到模拟AI芯片,主打一个以前没有的现在全都得有。
可能还是有人不太理解,明明最顶尖的那部分人留在了美国,为啥那些混的不太成功的,回到国内反而做出了更大突破?
如果用一句话解释,那就是体制、使命、机会,三重结构叠加的结果。因为在美国,他们只是系统里的一个补丁,在中国,他们能成为系统里的一部分。
你想啊,美国现在科技体系已经非常成熟,像谷歌、微软、英伟达这些科技巨头早就把上升通道彻底堵死,你想创业,那得排队,你想引领技术方向,那得看美国导师的脸色。就算一个AI博士在硅谷能拿到千万年薪,但也只能调调模型、修修参数。
而在中国,AI才刚刚起步,所有政策、资本、人才全都往这个方向集中,那些回国的留学生只要敢想、敢干,就能迅速成为项目负责人,甚至拿到地方政府的资金和产业园补贴。
同样学历、同样能力,你在美国是团队中的一员,在中国那就是行业的开拓者。
大家也可以理解为,留在美国的那批人,靠的是个人奋斗,只有做出成果才能拿到行业高薪,但身份、收入和职位却有非常清晰的界限,你就算再怎么折腾也只是个高级打工仔。
但中国是一个科技上升社会,他们可以在体系里奋斗,背靠国家政策、产业基金以及市场红利,你有能力、能抗风险,就能快速积累资源。就像当年的互联网时代,回国的那群人不只是运气好,而是体系拉了他们一把。
所以接下来的AI竞赛,不光要比谁GPU多,谁的大模型更加聪明,还要比人才储备和体系的适应性。
美国有最好的企业,但政策却在一点点收紧;中国有最好的创业环境,不是为了赢一场战争,而是为了改变世格局。
此文完。
来源:不严肃问题研究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