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场见面,是在多重博弈背景下敲定的,特朗普开启第二任期以来,这是他首次与中国最高领导人面对面交流。
10月30日上午11点,中美元首正式会晤。
这场见面,是在多重博弈背景下敲定的,特朗普开启第二任期以来,这是他首次与中国最高领导人面对面交流。
过去几天,关于这场会晤的消息已经在全球刷屏,不管是媒体热炒,还是市场紧盯,所有人都在等一个答案:
中国和美国这次到底会谈成什么?特朗普为什么一边说要降税,一边又暗中下绊子?
三天前,东京迎宾馆外灯火通明,特朗普抵达日本,受到了高市早苗的高规格接待。
两人不仅签署了联合文件,高市还安排他检阅仪仗队。
日本方面很讲礼节,安排特朗普在国旗前鞠躬,但他当场拒绝了这个安排。
在横须贺的美军基地,特朗普又跳起了“特朗普舞”,这不是第一次他在军队面前“秀”自己,但这次格外引人注目。
即使有士兵反映被拖欠薪水,他们依然跟着他跳舞,现场气氛热烈,这一幕被多家媒体直播,成为他“强人外交”的一部分。
第二天,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突然宣布:中美元首将在釜山见面。
这条消息发布得非常突然,但中方的立场非常清晰,愿意就共同关心的问题坐下来交流。
这次安排在APEC峰会前一天,时机非常讲究。
会前,特朗普在飞往釜山的飞机上放出了“降关税”的风声,彭博社和CNBC都报道了这个细节。
他说,如果中国能在芬太尼问题上合作,美国就考虑下调关税,这个说法引发了广泛猜测,很多人认为他这是在释放橄榄枝。
另外,从中美经贸团队在吉隆坡的磋商开始,双方已经有了初步框架协议,这份协议被称为“休战协议”,并非终局,只是一个阶段性的成果。
可以说,这次釜山会晤,其实是对这个协议的顶层确认。
中国的立场始终稳定,不管是此前美国威胁加征100%关税,还是最近特朗普口风放软,中国始终强调合作可以谈,原则不能丢。
毕竟,对特朗普的“交易式外交”,中方已经非常熟悉。
芬太尼问题成为特朗普主打的谈判筹码,他一再强调,中国应该为美国的毒品问题负责。
可事实上,中国早已是全球禁毒最严的国家之一,早在几年前就把芬太尼列入管制。
特朗普拿这个问题做文章,更像是在为自己国内选情找突破口。
美国对华平均关税目前是55%,特朗普打算降到45%,这个幅度不小,但换取的合作也只是“毒品问题”上的配合。
从中国的角度来看,这种交换有操作空间,但不代表就此让步其他领域。
法新社和《国家报》都提到,这次会谈的意义被各界高度关注,一些媒体甚至称这可能是中美关系的“重要转折点”。
可中方很清楚,这种“转折”并不意味着可以放松警惕。
据韩媒报道,中方领导人30号上午10点30分抵达釜山,韩国方面也给予了高规格接待,短短半个小时后,中美领导人开始了面对面的沟通。
这次访问,除了中美会晤,中方还将对韩国进行三天的国事访问,还将与李在明举行正式会谈,意义重大。
韩国媒体尤其关注此次会谈,他们认为这是中韩关系的重启信号,《京乡新闻》和《亚洲时报》都提到,中国的到访为亚太地区注入了新动能。
而特朗普的乐观,其实是“表演式乐观”,跳舞、拒鞠躬、放话降税,这些动作更像是为了国内的选票服务,2026年中期选举越来越近,他需要制造“胜利”的氛围。
这次会晤的表面是礼仪,背后是博弈,美方需要中国的合作,中国也在寻找稳定局势的窗口。
中方早已看清,特朗普的“交易”本质是“讹诈”,嘴上说合作,实则处处设限,可中国并不怕谈,也不怕斗,只要对方愿意落实承诺,中国就会回应善意。
从全球视角来看,中美会晤缓解了部分外部焦虑,《华尔街日报》提到,这次“休战协议”不是简单的停火,而是可能构建新的框架。
CNN也承认,中国不会被吓倒,合作可以谈,但前提是平等,中国不接受逼迫,更不会在核心利益上让步。
这场会晤的真正看点,在于会后谁真的做出了行动,中方已经给出了实际举措,美方是否能兑现承诺,才是接下来局势走向的关键。
中国始终强调,元首外交具有顶层引领作用,这不是简单的会谈,而是在为全球释放一个信号,大国之间可以有分歧,但更应该有智慧。
接下来的APEC峰会,中国将继续发挥建设性作用,这不仅是一次区域会议,更是中国展示全球责任感的平台。
这次中美会晤,或许不能解决所有问题,但至少提供了一个继续对话的渠道。
信息来源:
2025-10-30 07:13·环球网 中美元首釜山会晤备受瞩目
来源:红日观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