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被低估的福建小城,杀出了“互联网三剑客”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0-30 10:38 1

摘要:字节跳动的张一鸣、美团的王兴、雪球的方三文,这三个同时登上《财富》 (中文版) 2012“中国40位40岁以下的商界精英”榜单的人,都来自武夷山脚下的福建龙岩,也因此被坊间称为“龙岩三杰”。

有这样一种说法,中国的互联网有“四座大山”——BAT (百度、阿里、腾讯) 和武夷山。

字节跳动的张一鸣、美团的王兴、雪球的方三文,这三个同时登上《财富》 (中文版) 2012“中国40位40岁以下的商界精英”榜单的人,都来自武夷山脚下的福建龙岩,也因此被坊间称为“龙岩三杰”。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龙岩 三 杰”的风头已经压过曾经的巨头BAT。而在“龙岩三杰”背后,龙岩还走出了许多互联网领域的大佬。

这个全国唯一一个以“龙”字命名的地级市,藏着什么秘密?

1 张一鸣 5次创业成就短视频王者

1983年,张一鸣出生在福建龙岩的一个事业单位家庭。张一鸣的童年,父母聊得最多的,是谁的朋友在国外搞了什么技术、新产品。

爱尝试新鲜事物的父母给了张一鸣宽松的环境,在这个家庭里对商业的早早触碰,也让他在很小就接触到商业世界与创新之间的某种联系。

2001年,张一鸣考上南开大学微电子专业,后来因为兴趣转学软件工程。大学毕业后,张一鸣就一个猛子扎进创业的大海中,开启了跌宕起伏的创业历程。

2005年,张一鸣和两位学长组队,开发了一款协同办公系统,不过协同办公当时在中国还没有市场,他的第一次创业在几个月后就宣告失败。

2006年,张一鸣加入酷讯网,成了公司里第一个工程师。在酷讯工作了2年后,看到了公司管理松懈和决策方向不明,张一鸣选择了离开。

这时,正在创业的老乡王兴想拉张一鸣过去。不过张一鸣选择了微软中国,半年后,工作太清闲的张一鸣交了辞职信。

王兴又一次找到他,这次张一鸣没有拒绝,以技术合伙人身份加入了王兴的饭否网和海内网团队。2009年,这两个项目失败团队解散,张一鸣也随之离开。

从饭否网离开后,张一鸣创立了房产搜索的“九九房”。这次很成功,九九房业务发展迅速,特别是在移动端,6个月就有了150万用户,成为房产类应用第一名。

此时的张一鸣,已经敏感地察觉到移互联网时代正汹涌而来,而九九房发展的“天花板”太低,他想要更大的空间。

2011年,张一鸣带着投资人给他的200万元,开始准备第五次创业。2012年3月,在北京知春路的一间民房里,张一鸣成立了“字节跳动”。

这次张一鸣信心十足。他已经清晰地梳理出,自己这些年创业做的其实都是一件事,那就是信息搜集和分发。不同的是,张一鸣已经从技术至上的思路,转向了模型和信息架构的搭建,你喜欢看什么,就让软件给你推送什么。

2012年8月,今日头条上线。上线不到半年日活用户数量已近200万。到了2016年用户已经超过5.5亿,日活达6000万。也就是在这一年,张一鸣打造的另一个国民社交软件——抖音——面世了。

虽然现在没人能否认今日头条和抖音的成功,但是这一模式在最初并不被看好。张一鸣曾谈到了当年创业的艰辛,“在创立的前一年半,其实整个业界并不看好今日头条。”当时他一个月见了30多个投资人,因为说话太多以致失声,而他被投资人问得最多的问题就是,“如果这个事BAT也要干,你怎么办?”

投资者给字节跳动树立的假想敌,也确实在抖音出现后有过正面交锋。

2018年,微信朋友圈里的抖音视频链接,都变成了“仅自己可见”。此后,腾讯与抖音两家开启了一场旷日持久的竞争战。直到2023年4月,抖音与腾讯视频官宣合作,因为抖音已经成了全球范围内的短视频王者,再打下去对腾讯毫无意义。

从被围剿到全球化的胜出,字节跳动从被腾讯长期“统治”的社交内容赛道中脱颖而出,最终实现赶超。

2 王兴 追逐互联网兴起的每次潮流

比老乡张一鸣大4岁 的 王兴 , 1979年出生 在龙岩一户富庶人家 。

王兴 的父亲 在 当地是个小有名气的 企业家, 由于 从小 家庭条件优渥,王兴是龙岩市 最早一拨有 电脑 能上网 的人,也正 因 如此,王兴的创业项目几乎都 与 互联网 有关 。

1997年,王兴保送 上了 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无线电专业。毕业 时, 拿到 了 美国特拉华大学的全额奖学金, 去美国 继续深造。在留学 期间 , 他 目睹了全球第一个社交网站的兴起, 就 开始琢磨把这 个 搬到中国。

2003年圣诞节,25岁的王兴怀揣创业 热情 回到中关村。

王兴最初做的项目“多多友”,不过很快就惨淡收场。他总结这次失败的重要原因是用户太宽泛,于是他瞄准了更细分的市场——在校大学生。

当时,美国已经有一个非常成功的样板FaceBook。2005年,王兴和几个大学生一起,复制Facebook做起了校内网,在北大、清华和人大开始试运营。

校内网虽然 很快引爆了校园, 但是 网站 虽然 有流量,却 没有 变现赚钱 的方法 。2006年, 没有资金继续支撑的 王兴 ,只能把 校内网卖 了 。

2007年Twitter在美国一炮而红,王兴再一次看见了希望, 中国版的 Twitter “ 饭否 ”成了他这次创业的项目,随后又推出了针对白领的海外网。 只是,饭否的用户增长一直缓慢, 海内网面对竞争对手开心网的抢车位、偷菜等小游戏,影响力也日益下滑,王兴的创业又一次失败。

两年后,一款名为Groupon的团购网站在 美国芝加哥 风靡。王兴意识到团购很有可能会成为下一个互联网浪潮 ,于是 2010年初王兴正式创立了美团 网。

在2010年前后的这段时间里, 跟 美团同类型的 团购 网站有将近5000家 , 由于竞争激烈,很快演变成 比着“烧钱”抢客户资源的“ 千团大战 ” 。 这时的王兴没有跟风烧钱,反而是在悄悄打磨软件开发和系统服务升级。

美团因为王兴的战略活了下来,还得到了资本的青睐,在2012年成了团购行业的第一。

只要是互联网兴起的潮流都躲不过王兴的眼睛。2012年,O2O概念在互联网流行,美团觉得外卖模式已经“时机成熟”。

当时饿了么外卖已经上线3年,百度外卖也在美团外卖推出后几个月杀入市场,三家开始默契地开始“烧钱”抢夺市场。

王兴的策略又一次占了上风。在抢市场的同时,他把外卖的主要目标从服务大学生转向了白领客户群,又在厮杀白热化的一二线城市之外,重点布局三四线城市。同时花巨资搭建智能派单系统,解决了外卖配送效率的问题,让美团外卖平台的口碑急剧上升。

后面的故事,大家已经熟知。2018年,美团登陆港交所挂牌上市。此后,美团在出行、支付、酒店旅行、本地生活 等领域 四面出击, 构筑 起 了 一个庞大的生态帝国。

3 方三文 文科生搞出互联网财经平台

“龙岩三杰”中,雪球网创始人方三文的年龄最大。跟他另外两个老乡不同,方三文是个典型的文科生。

1992年,方三文顶着福建省文科榜眼的光环去了北京大学中文系。不过,在大学的方三文经常逃课,因为北大对于他而言,只不过是提升了些许自信,中文专业并非他的兴趣所在。

大二那年,他想通了要去当个记者。凭借一篇稿子,大学 毕业 的 方三文进 了当时 如日中天的《南方周末》,后来又辗转到《21世纪经济报道》 和 《南方都市报》。

1997年,互联网热潮 开始 在 中国 蔓延 。方三文 接触到了互联网,网上动辄数百万计的BBS网民 , 让方三文感到了自身的局限性。 他 觉得只有自己干互联网才有意思,并萌生了做一个餐馆黄页网站的想法。

自己做网站的事被朋友泼了冷水,不过方三文也因此踏足互联网,他去了当时风头正劲的网易,当上了副总编辑。

在网易 待了 5年,方三文发现 当时门户网站的竞争 内容同质化, 跟 他期待的模式有些 不合拍 。

2010年3月,方三文离开网易。不久 他和朋友一起 创立 了 雪球。

雪球财经起初只是一个单纯的内容产出平台,主打美股资讯 。 不过方三文很快发现财经媒体做资讯 的 数不胜数, 而且当时很多人质疑雪球这个 没有任何金融背景 ,让一个学中文的人领导 的团队, 怎么能 让市场和用户信服。

2012年 年 底,雪球开始转型,资讯与社区并驾齐驱,内容也从美股扩大到全球资本市场 ,逐渐成了 一家互联网公司。

在用户生产内容的机制下,雪球开始了自己的滚动,而且越滚越大,“很多人说创新创新,好像创新是一种很美好、很高大上的事情,其实不是,而是只有创新才能做到生意。”方三文说。

十多年来,方三文就做一件事——摸索着如何最好地满足用户的兴趣和需求,如何在不同的载体和平台上将内容的价值最大化,让“群体智慧”战胜“专业智慧”。

4 为什么是龙岩?

“龙岩三杰”之外,从龙岩走出去的英才在各个行业,特别是互联网行业中还有很多。

互联网领域,张步镇创立的药师帮,2023年交易额960亿;最懂AI与医疗结合的微医集团董事长廖杰远,平台覆盖2.8亿用户。此外,十点读书的林斌炜、同步网络的熊俊、欣欣旅游网的赖润星、保障网的张志标、魔格信息科技的郑伟杰、易极付的熊新翔、“请他教”的陈远河……这些在互联网行业劈波斩浪的人,都是从龙岩走出去的。

为什么以“龙岩三杰”为代表的互联网“龙岩帮”能成功?

第一,是客家文化的沁润。 抱团取暖是客家人的传统,即使是在互联网时代,这种凝聚力也是能够迅速联络起他们的本能。

王兴刚开始创业时,最早的投资就来自福建老乡;字节跳动的算法团队,核心成员也多来自龙岩。这种文化基因形成的“商业操作系统”,成就了算法帝国的全球化裂变,也点燃了美团无边界扩张的可能性。

第二,是敢打敢拼的创业精神。 创业打拼是龙岩人祖祖辈辈留下的底色,无论是革命老区年代还是互联网年代,这样的精神一直在传承。

“敢赌天命”的冒险精神,带来的是龙岩人的开放思维和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执著。张一鸣敢在BAT的夹击之下坚定自己的技术架构押注短视频,王兴从校内网到美团的九死一生,都是这种精神的具体体现。

第三,是对教育的重视。 互联网是知识经济,互联网的发展也是靠知识去推进的。 “龙岩三杰”和龙岩籍的互联网创业者,几乎无一例外的都有优秀的教育背景和持续学习的理念。

因为地理位置相对偏僻社会资源较少,跨地域求学成为获取更高阶资源的重要途经,所以这里对教育反而更为重视。虽然龙岩的整体教育水平在福建属于中游,但是它“精英突围”的教育模式,更注重顶尖人才的培养。

第四,是时代机遇与反向激励。

龙岩发展传统经济的本地资源不多,GDP只有福州的四分之一,这样的经济落差,反而让缺乏传统产业优势的龙岩的青年们,比经济发达城市的人有更强烈的创业冲动。

这种改变命运的进取心,与互联网“无边界”的特质结合,在互联网的创业浪潮中,才出现了今天“龙岩帮”百舸争流的景象。

互联网没有永恒的王者,只有不断赶超。有知识有拼劲且能洞悉行业发展的方向, 来自龙岩的年轻人们, 靠着 这一拨浪潮的弯道超车,一跃跻身在时代浪潮的最前沿。而 他们的边界,也像大海中生生不息的浪潮一样开阔 。

来源:财富智囊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