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昊然:民族文化输出不应是“文化标本”,而必须是“文化生命”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0-30 10:20 1

摘要:在第16届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艺术论坛平行论坛上,编剧、导演、国际项目合作艺术家王昊然以《多民族文化国际传播的协同路径——香港视角下的“五链模型”与区域共创》为题发表演讲,指出当前民族文化传播正面临巨大陷阱:在全媒体时代,我们可能为了追求传播宽度,牺牲了故事深度

在第16届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艺术论坛平行论坛上,编剧、导演、国际项目合作艺术家王昊然以《多民族文化国际传播的协同路径——香港视角下的“五链模型”与区域共创》为题发表演讲,指出当前民族文化传播正面临巨大陷阱:在全媒体时代,我们可能为了追求传播宽度,牺牲了故事深度。

王昊然提出两个创作执念。

第一,反对将民族文化制成“美丽标本”,强调传播“文化生命”的重要性。他以作品《茶马古道·断龙吟》为例,说明若只保留文化奇观而舍弃智性思辨,故事就会沦为民族秀。

第二,他认为最致命的传播隔阂发生在创作源头,文化不仅存在于文本,更存在于演员的呼吸、停顿和身体节奏中。

为解决这些问题,他提出“五链模型”协同机制,包括创作研发、舞台传播、公共教育、国际传播和文旅转化五个环节。同时需要“三螺旋”协同引擎驱动:民营团队的敏捷性、公共机构的托底能力、高校的评估与理论支撑。

王昊然最后倡议,全媒体不应只用来输出“文化标语”,更应编织跨文化叙事共同体。他呼吁所有“讲故事的人”共同捍卫故事的复杂性,从具体合作开始启动这套文化免疫系统与生长机制。

记者: 周倩

来源:动静新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