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雷滚滚!汽车龙头暴亏43亿,15个龙头三季报亏超10亿,别踩雷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0-30 10:12 1

摘要:今年以来,A股市场分化愈发剧烈,一边是AI和半导体个股高歌猛进,业绩三位数增长;另一边却是传统行业陷入亏损泥潭,业绩纷纷“暴雷”。

A股三季报正在上演冰与火之歌,同一个市场,截然不同的悲喜。

今年以来,A股市场分化愈发剧烈,一边是AI和半导体个股高歌猛进,业绩三位数增长;另一边却是传统行业陷入亏损泥潭,业绩纷纷“暴雷”。

截至10月29日披露的数据,已有TCL中环、通威股份、广汽集团等15家知名龙头企业前三季度亏损超过10亿元,这些公司总亏损额累计已达数百亿元。

更有甚者,如广汽集团,从去年同期的盈利转为今年前三季度巨亏43亿元,业绩变化幅度之大令人咋舌。

01 汽车业惨状:广汽领跌,四大车企陷入亏损

汽车行业无疑是本次三季报的“重灾区”。已经公布财报的八家A股车企中,六家业绩大幅下滑,四家直接陷入亏损,行业寒冬来得比预期更为猛烈。

广汽集团的成绩单令人震惊——前三季度营收662.72亿元,同比下降10%,净利润暴跌3691%,亏损高达43.12亿元。

细看广汽的亏损轨迹,一季度净利润亏损7.32亿元,二季度亏损扩大至18.7亿元,第三季度虽然略有收窄,但仍亏损17.74亿元。 亏损额逐季累积,反映出这家老牌车企面临经营压力正持续加大。

北汽蓝谷虽然营收增长56%至153.84亿元,展现出一定的市场扩张能力,但净利润仍亏损34.26亿元。 这种“增收不增利”的现象,凸显了其在激烈市场竞争中面临的定价与成本压力。

众泰汽车前三季度净亏损2.23亿元,虽然较去年同期亏损有所收窄,但公司目前处在“无控股股东、无实际控制人”的状态,整车业务基本处于停滞。

2025年以来,众泰仅实现了前期阿尔及利亚订单14台整车的发运与销售确认,这一数字与头部车企形成鲜明对比。

安凯客车的情况同样不容乐观——营收增长44%达到24.46亿元,净利润却下滑62%至-865万元。

收入增长但利润下滑,表明公司可能采取了“以价换量”的策略,通过牺牲利润来维持市场份额。

02 深究原因:价格战反噬,转型艰难

汽车行业整体业绩下滑的背后,是持续已久的价格战与艰难转型的双重压力。

自2023年第一季度新车市场爆发“价格战”以来,降价促销便成为贯穿车市发展的核心主线。 2025年,新能源汽车领域的降价尤为激烈。

乘联会数据显示,9月新能源车促销幅度达10.2%,纯电动车型新车降价力度达到13%。 这意味着一台20万元的车,平均降价达到2.6万元。

更令人担忧的是,这种价格战已经蔓延至整个行业。1-9月,总体乘用车市场新车降价车型的降价力度平均达到1.9万元,降价幅度达到10.3%。

无底线的价格竞争正在动摇行业可持续发展的根基。

数据显示,2024年行业利润率已跌破4%,部分车企单车利润不足千元。 当企业被迫压缩研发、品控和售后服务预算时,产品质量与用户体验难免受到影响。

在行业整体承压的背景下,不同车企面临的困境各有不同。对于广汽这样的传统车企,销量全面下滑是其亏损的主要原因。

广汽集团前三季度总销量为118.37万辆,同比下滑11.34%。 其中,广汽传祺销量23.31万辆,同比下滑15.84%;广汽埃安销量18.14万辆,同比下滑19.99%;广汽本田销量22.39万辆,同比下滑27.58%。

唯有广汽丰田销量54.32万辆,同比增长4.89%,成为广汽旗下唯一实现同比增长的品牌。

广汽的困境反映了当前传统车企面临的共性问题:燃油车市场萎缩,新能源转型艰难。

03 光伏产业:硅片龙头TCL中环亏损58亿

不只是汽车行业,光伏产业同样面临严峻挑战。

TCL中环前三季度净利润亏损57.77亿元,尽管相比去年同期60.61亿元的亏损额略有收窄,但依然惊人。该公司第三季度净利润亏损15.34亿元,相比去年同期29.98亿元的亏损,减亏幅度明显。

光伏产业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终端市场抢装导致行业主产业链价格出现波动。

不过,伴随“反内卷”工作深化,产业链上游价格在7-9月进一步回升,逐步传导至硅片环节,产业盈利有所修复。

TCL中环在财报中指出,公司新能源光伏业务积极践行“反内卷”要求,坚持适度一体化和全球化战略,巩固晶体晶片业务的竞争优势。

年初至报告期末,公司新能源光伏业务实现销售收入160.1亿元,三季度环比改善22%。

通威股份、大全能源等光伏产业链企业同样出现在亏损名单中,分别亏损53亿元和11亿元,反映出行业整体面临的挑战。

04 房地产与钢铁:昔日辉煌难再现

首开股份前三季度净亏损31.05亿元,反映出房地产行业依然深处调整期。尽管期间结利项目收入增加,结利项目毛利提高,亏损减少,但行业整体回暖仍需时日。

钢铁行业同样面临严峻挑战。本钢板材前三季度亏损22亿元,该公司是东北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拥有世界先进装备,在汽车板、家电板等领域技术国内领先,高附加值产品占比超80%。

尽管如此,依然难以抵挡行业下行的冲击。

凌钢股份和八一钢铁分别亏损8亿元和6亿元,表明钢铁行业整体面临需求不足、成本高企的双重挤压。

05 其他重点亏损企业

疫苗企业智飞生物前三季度净利润亏损12.06亿元,该公司是国内民营疫苗头部企业,也是创业板首家上市民营疫苗公司,同时代理默沙东 HPV 疫苗,曾主导国内 HPV 疫苗市场。

昆仑万维前三季度净亏损6.65亿元,显示出部分科技企业同样面临经营压力。

大有能源前三季度净亏损11.22亿元,主要原因是产品售价下降导致营收和利润同比减少。

06 冰火两重天:AI与半导体行业高歌猛进

与传统行业普遍亏损形成鲜明对比的是,AI和半导体领域的企业却业绩亮眼,呈现出完全不同的发展态势。

SK海力士表示其第三季度营业利润达到了11.38万亿韩元(约67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并首次实现季度营业利润突破10万亿韩元。

公司将其增长归因于全球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和NAND闪存价格的上涨,以及AI服务器行业对高端产品的强劲需求。

芯原股份2025年前三季度新签订单达32.49亿元,已超过2024年全年。公司在手订单已连续八个季度保持高位,截至2025年第三季度末在手订单金额为32.86亿元。

其中,互联网、云服务厂商、车企及其他系统厂商占比高达83.52%。

安科科技(Amkor Technology)2025年第三季度收入达19.9亿美元,环比增长31%,同比增长7%。

公司报告每股收益0.51美元,显著超过分析师预期的0.43美元。公司将其表现归功于通信和计算终端市场的强劲需求,特别是用于AI应用的先进封装解决方案。

07 避雷指南:识别潜在风险企业

通过对已公布三季报的分析,我们可以总结出以下几类需要警惕的企业:

一是行业竞争惨烈,陷入价格战的企业。如汽车行业,无底线的价格竞争已经严重侵蚀了企业的盈利能力。投资者应警惕在价格战中市场份额持续下滑、又无法有效控制成本的企业。

二是转型艰难,跟不上行业变化的企业。如部分传统车企,燃油车市场萎缩,新能源转型又未能及时跟上。在行业变革期,转型速度慢的企业很可能被市场淘汰。

三是债务高企,现金流紧张的企业。如部分房地产企业,在行业调整期,现金流比利润更为重要。现金储备不足、资产负债率高的企业,在这一轮行业调整中可能面临更大的生存压力。

四是研发投入过大,短期难以商业化企业。如部分科技企业,虽然前景广阔,但研发投入巨大,且短期内难以实现盈利,这类企业在经济下行周期中风险较高。

08 结语:行业分化加剧,投资更需精挑细选

A股三季报正在上演一场“冰与火之歌”,传统行业与新兴科技行业的业绩分化愈发明显。这种分化背后,是经济结构转型的阵痛,也是技术革新带来的产业变革。

随着年底临近,各行业面临的挑战依然不容小觑。汽车行业的价格战虽然有所缓和,但恢复理性竞争仍需时日;

光伏产业在“反内卷”政策引导下,逐步走向良性发展;

房地产行业则仍在等待市场回暖。

对投资者而言,在行业分化加剧的背景下,更需精挑细选,关注那些有真正核心竞争力、能够穿越周期的企业。

随着三季报披露接近尾声,更多的“业绩地雷”可能还会被引爆,投资者应保持警惕,做好风险防控。

这个业绩分化加剧的市场提醒我们,产业变革的浪潮从不会停歇。就在三年前,汽车龙头还是资本市场的宠儿,光伏企业还在急速扩张。

如今,SK海力士凭借AI芯片实现单季盈利暴增,而众多传统行业龙头却在亏损泥潭中越陷越深。

市场没有永恒的主角,只有不断的变迁。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仅为个人观点,大家交流经验,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也不作推荐,投资者据此买卖,风险自担!)

来源:百姓养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