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个新品的推出,有三个重要看点,深受行业关注:其一,从出厂到零售所有环节统一定价198元/瓶;其二,推行“先货后款”;其三,采用“佣金制”模式。
文丨酒眼观酒团队
秋糖前夕,习酒推出了其重磅新品——精酿习酒。
这个新品的推出,有三个重要看点,深受行业关注:其一,从出厂到零售所有环节统一定价198元/瓶;其二,推行“先货后款”;其三,采用“佣金制”模式。
上述三点,互为犄角、相互支撑、穿透力强,直击当前白酒行业痛点,在行业里引发了热议。这三个热点,设计精巧、创新性强,为白酒行业治理价格乱象提供了很有价值的新思路。
关于“不二价”,7、8年前安徽宣酒集团董事长李健在与笔者交流时便指出,不促销、不降价、不打折、不二价,全部都是“一”,实现真正的市场统一零售价,是他一直都在追求的“价格刚性化”。
“这(指“不二价”)也是我的一大遗憾。如果我把这个实现了,我这辈子做酒就没遗憾了!”李健表示。
李健指出,白酒行业“定高卖低”的情况长期存在,通过促销、打折的方式来吸引消费,事实上这种做法是错误的。而且明知道这是错误的,但已经形成了错误的认知,一种跳不出来的氛围,宣酒一直在寻求慢慢地解决这个问题。
如今,借着精酿习酒的上市,习酒方面直接提出“从出厂到零售所有环节统一定价”,这个价格策略甚至比宣酒李健所提出终端“不二价”要求更高、难度更大,真能做到吗?
01、精酿习酒上市,直击200元酱酒市场
精酿习酒的上市,是近期白酒行业的一个重要事件。由于临近秋糖,又是行业头部企业的战略级新品,热度一直居高不下。
据悉,精酿习酒由习酒专家团队,精选不同年份的老酒和优质基酒,经过小批量勾调精心打造而成。产品虽然定位亲民,却酱香突出,花香、果香舒适,醇柔协调,干净纯正。
包装层面,精酿习酒瓶型源自古编钟,外形的记忆点很高,兼具文化底蕴与现代审美,很有辨识度;
品质层面,其来自赤水河中游酱酒核心产区,独特气候、纯净水源、特色微生物环境优越,以及习酒优秀的品质基因,为精酿习酒构筑了品质护城河,确保了产品层面的质价比;
场景层面,精酿习酒的产品、价格设计,能满足日常自饮、家庭聚会及轻商务宴请等多种需求,消费场景较为多元,能够开辟更为广阔的市场边际。
多个渠道的信息反馈,精酿的定价为198元/瓶,精准定位到200元酱酒中高端价格带。目前,直接把终端价定到这个价格的头部酒企核心产品并不多。
02、次高端、高端市场承压后的主动作为?
有数据显示,2023年酱酒整体市场规模约2300亿元,其中100—300元价格带产品占比约30%左右,且年均增长率超过10%,是当时行业的新增长点之一。
按照2300亿元酱酒30%的体量计算,100—300元价格带的市场容量约为700亿元。但是,2023年白酒行业已经进入调整期,2024、2025年并未止住下滑的趋势。如今,这个价格带的市场容量应该还处于缩水阶段。
业内人士认为,习酒在此时推出200元价格带的精酿习酒,一是高端、次高端增长发力后的被动调整,另外一个目的就是拓展主力产品的市场边际,切入100-300元这一当前动销最好的价格带之一,应对高端酒价格波动、消费场景向日常回归的趋势。
厚行酒业视频号信息显示,成都市场君品习酒散瓶市场价为665元、原件批价为680元。《今日酒价》则显示,君品习酒10月13日的批价为628元/瓶,另一个大单品习酒窖藏1988的批价为360元/瓶。
习酒在当下推出定价198元的精酿习酒,被认为确实是其应对次高端和高端市场压力、进行战略调整的重要一步。这背后既有行业大环境的影响,也是习酒主动布局的结果。
当前,白酒的300-800元次高端市场竞争异常惨烈,习酒需要新的增长点来消化产能并维持营收规模,增强自身的抗风险能力和综合竞争力。
03、抛出三大策略,颠覆性重构渠道模式!
从定价和渠道策略上看,习酒为精酿习酒量身打造的三个策略点,有点颠覆性的味道。
据介绍,精酿习酒从出厂到零售所有环节统一定价198元;在合作模式上,精酿习酒采取“先货后款”与“佣金制”模式,既有效降低了经销商的经营门槛和压力,又将厂家与经销商的利益进行绑定,通过动销实效实现良性获利,推动市场进入价值共创的健康循环。
上述三点,正是行业关注的焦点:
从定价模式来看,传统的代理模式实施的是多级加价,渠道利润不透明,易引发窜货和乱价。而精酿习酒从出厂到零售,所有环节严格执行198元/瓶的售价,则从规则上消除了各环节自主定价(主要是指执行价)的空间,为价格统一提供制度保障。
“这是典型的‘不二价’模式,而且(各个环节)只有一个价,要求到消费者手上就是(198元/瓶)这个价。这是一种理想模式,不知道后面能否真正落地。”有资深业内人士对此提出了疑问。
从盈利模式上来分析,传统的代理制,经销商靠“赚差价”盈利,存在低价抛货回笼资金的可能性;而佣金制经销商盈利则是来自销售后的佣金返点,而非进、销差价。这就从利益根源上削弱了经销商低价竞争、窜货的动力,使其收益与稳定价格绑定。
同时,我们还需要看到,“先款后货”的合作模式,给经销商带来巨大资金压力,现金流的枯竭及资金使用成本,人力、仓储等硬性成本,迫使其不得不低价出货、套现。
先货后款模式,经销商则无需提前垫付大量资金即可获得产品,大幅降低了资金成本和库存压力,使其没有必要为了快速回款而破坏价格体系。
精酿习酒的价格和渠道变革,被认为并非是简单的营销噱头,而是针对白酒行业长期痛点的深度改革。
04、创新难掩隐患,“不二价”能实现吗?
多名业内人士的反馈意见显示,尽管设计精巧、无缝衔接,但要将“不二价”的行业理想完全照进市场现实,习酒方面仍面临几大考验:
其一,执行的穿透力。如何确保政策在全国不同区域、不同级别的销售终端,都能得到百分之百的执行?这需要习酒建立极其强大、高效的监督和惩罚机制。
尤其是在无良电商对白酒价格破坏力超强的当下,怎么去管控线上价格?任何一处的价格失守,都可能引发连锁反应。
其二,长期利益平衡。“佣金制”下经销商的单瓶利润可能与传统模式不同,如果最终算下来总体利润缺乏吸引力,或动销速度未达预期,可能会影响经销商的积极性和长期合作的稳定性。
商业的本性就是逐利,习酒该如何去满足经销商越来越高的利润需求?如果不能提供双方都较为满意的利润分配方案,经销商该如何退出,是否有完备的补偿机制?
其三,市场的复杂性。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如果竞争对手采取价格战,经销商是否会迫于压力而变相优惠?这种变相的价格波动如何界定和管理,也将对精酿习酒的管理团队提出巨大的挑战。
其四,如何直面竞争。从直接或者间接竞争对手这个角度来看,精酿习酒的竞品还是蛮多的,内部、外部都有,且实力不俗。
内部层面,金质习酒、银质习酒、金钻习酒、圆习酒等产品,距离精酿习酒的价格和目标消费人群都不远;
外部层面,茅系酱香酒(紫迎宾、金王子等)、珍酒、金沙、潭酒以及郎酒(郎牌郎酒)都有较为成熟的产品在这个价格带,在这个价位段消费者最在意的价格面前,没有优势的精酿习酒该如何破局?
总体来看,精酿习酒的“不二价”模式,从商业逻辑设计上看是比较完美的。然而,理论上的完美能否转化为现实的稳固,必须高度依赖于习酒的决心、管理精度和长期投入,任何时刻都不能松懈,改革更不能虎头蛇尾。
精酿习酒的改革,本质上是一场关于渠道控制力和品牌信誉的综合考验。如果成功,精酿习酒有望成为中端酱酒市场一个强有力的“价值标杆”;反之,若执行不到位,则可能流于形式。
对于当前的白酒行业而言,我们更希望看到精酿习酒的成功破局,开创一个全新的、颠覆式的产品运营案例。
声明:
《酒眼观酒》所有原创文章未经授权、严禁转载,否则,《酒眼观酒》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来源:酒眼观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