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光华——元明御窑的辉煌与传承丨中国嘉德2025秋拍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0-29 03:22 1

摘要:明代官窑及此前之元代瓷器,素为艺术品收藏市场中举足轻重的存在,本季拍卖因缘际会,有幸征得传承清晰之元及明代官窑上乘佳作,多源自海内外顶级收藏机构及知名藏家,名品迭出,并不乏极其罕有之品类,是藏家填补收藏序列的绝佳机遇,在当下元明官窑仍存价值洼地的市场中,亦深具

明代官窑及此前之元代瓷器,素为艺术品收藏市场中举足轻重的存在,本季拍卖因缘际会,有幸征得传承清晰之元及明代官窑上乘佳作,多源自海内外顶级收藏机构及知名藏家,名品迭出,并不乏极其罕有之品类,是藏家填补收藏序列的绝佳机遇,在当下元明官窑仍存价值洼地的市场中,亦深具巨大潜力。

Lot 1054

青花瓜瓞连绵葡萄纹玉壶春瓶

带双层日本包装,包装题识“元青花瓜葡萄文玉壶春”

H 28.5 cm

来源:

伦敦拍卖会,1980年4月15日,lot231;

茧山龙泉堂旧藏;

后藤真趣堂旧藏;

纽约拍卖会,2017年9月15日,lot1179

著录:

《世界陶瓷全集13 辽·金·元》,小学馆,1955年,第212页,图210

本品撇口,束颈,弧腹及底内收,下承圈足,足端露胎处泛淡橘色火石红。通体施白釉,釉色泛青并略带乳浊质感,为典型元代釉面特征。釉下以青花为饰,其中口沿饰以云月纹两组,颈部至腹部分上下两层分布绘以缠枝葡萄纹及瓜瓞绵绵纹。葡萄枝蔓缠绕自如,穿插有序,果实悬坠于枝头,硕果累累,粒粒饱满,望之垂涎欲滴。腹部瓜果枝叶翻卷,果实硕大饱满,布局繁而不乱。葡萄、瓜果组合出现,又暗含“多子多福、瓜瓞绵绵”之吉祥寓意。

检索相关资料,可知元青花玉壶春瓶装饰主题纹样,大致可分为缠枝花卉、云龙纹、骏马纹、人物故事图、荷塘鸳鸯图等几大类,其中葡萄花果则是极为少见的一类装饰。此外,在所见元青花玉壶春瓶装饰手法又可分为多层次装饰和单层通景装饰两类,相对于前者而言,后者则更强调画片的连贯性,亦最属于存世少见一类。

本品线条秀美,亭亭玉立,其装饰题材少见,青花呈色幽蓝,时代特征明显,且来源清晰,传承有序,存世甚罕,颇值珍视。

Lot 1052

明洪武

釉里红内缠枝菊纹外缠枝牡丹纹大碗

D 19.3 cm

来源:

英国私人旧藏;

香港私人旧藏,购自于1976年11月20日

本品呈深腹墩式,通体以釉里红装饰,内、外口沿及足墙均绘回纹边饰,内壁绘缠枝菊花一周,碗心及外壁均装饰绘牡丹纹。釉里红发色深沉、不晕散。菊花纹是这一朝瓷器上的流行纹样,因多呈椭圆形,故有“扁菊”之称。其细长的叶片、网格状的花蕊,均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红色是明王朝的吉祥之色,受到了明太祖朱元璋的推崇,因此釉里红瓷器的生产受到了朝廷的高度重视,洪武三年朱元璋颁布了“服色所尚,以赤为宜”的旨意,并且要求宫中内外皆以红色作为装饰,故釉里红也成为洪武官窑瓷器最受追捧的品种。

本品造型敦实,绘工精细流畅,纹饰布局严谨,可谓明洪武釉里红瓷器中的佼佼者。

Lot 1053

明永乐

釉里红暗刻云龙纹罐

H 21 cm

来源:

云南省文物总店旧藏;

北京拍卖会,2004年11月7日,lot1216;

北京拍卖会,2019年12月4日,lot5658

著录:

《文苑掇英—云南省文物总店近年征集瓷器杂项文物选集》,杨文玲主编,云南美术出版社,2017年,第1、2页,图1;

《保利拍卖十五周年精品集·古董珍玩卷(上)》,保利艺术研究院编,文物出版社,2020年,第61页,图76

永乐时期,景德镇御窑生产在前朝的基础之上,取得了空前的发展,从而开创了明清御窑制瓷业的第一个高峰。这一时期所制瓷器独创与多元兼备,品质与气势共存,特殊品种更为世之殊罕,堪称一代之奇。

本品丰肩,敛腹,器形端庄沉稳。通景装饰五爪云龙,胫部辅以莲瓣一周。该器制作工艺复杂,所有纹饰均先暗刻后绘釉里红而成。作为主体纹饰的五爪龙,昂首举目,鬃毛飞扬,似翱翔于茫茫云海之间,形态豪壮威武。其龙纹画法和常见的永乐青花瓷器上的龙纹别无二致。周身釉里红发色沉着浓艳,含蓄凝重。在温润如玉的甜白釉色映衬下,具有动人心魄的审美效果。该器内壁和器底均施白釉,釉色凝腻温润。积釉处呈虾背青色,釉浅处显牙黄色。腹部接胎痕明显,此皆明初瓷器典型特征。本品为明初官窑瓷器中难得一见的珍品,明清两朝釉里红瓷器以明代永乐最为稀少和名贵,更为琢器罐制,殊为难得,可堪宝藏。

上海博物馆藏品

查阅资料,可见上海博物馆藏有一件釉里红云龙纹螭耳衔环瓶,通过近年研究分析,认为应为永乐早期作品,其龙纹描绘与本品高度相似,然其龙爪绘为三趾,而本品为五趾,更显本品珍罕难得。

Lot 1049

明永乐

青花轮花纹绶带耳葫芦扁瓶

H 25 cm

来源:

瑞典收藏家卡尔·坎普(Carl Kempe)旧藏,编号1068;

丹麦哥本哈根设计博物馆(Kunst Industri Museet,Kobenhavn)旧藏,1950年,编号58;

北京拍卖会,2015年6月7日,lot8131(封面);

墨香居递藏;

中国嘉德,2020年8月18日,lot2710

著录:

《嘉德精品录(2014-2023)—瓷器及古董珍玩、古典家具及工艺品》,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文化艺术出版社,2024年,第45页,图8

此瓶造型为葫芦形,小口,直颈,上部呈圆形,下部为扁圆形,底足椭圆略呈长方形圈足,颈肩两侧置对称绶带耳。通体青花纹饰,上部饰缠枝花卉纹,下部一面饰宝相轮花纹,另一面中心则绘太极阴阳八卦图。此件器形体端庄隽秀,胎体洁白细腻,青花采用上等苏麻离青料,呈铁锈斑效果,发色幽艳,纹饰清新雅致,晕染自然,充分展现出永乐青花瓷典雅秀美的艺术风韵。

此式青花扁瓶是明初景德镇御窑厂御瓷之经典造型之一,且极得中外皇室所青睐。造型创思灵感源于中亚陶器或金银器,而细节装饰上融合中国风格,展现出中国瓷器的新面貌。目前世界各大博物馆若藏有永乐青花之品,均奉若珍宝。与本品造型,纹饰相近者在北京故宫博物院、香港天民楼和瑞士玫茵堂均有收藏。可资比较。

故宫博物院藏品

Lot 1048

明永乐

青花花果纹菱口盘

带旧包装

D 20.2 cm

来源:

Hobart旧藏;

纽约帕克·博内艺廊(Parke-Bernet Gall-eries Inc.),1969年12月12日,lot254;

纽约Fritz Low-Beer & Co.旧藏;

F.Gordon Morrill旧藏;

纽约拍卖会,2003年9月16日,lot80;

香港拍卖会,2010年12月1日,lot3111;

北京拍卖会,2012年5月11日,lot94

展览:

美国哈佛大学福格艺术博物馆(William Hayes Fogg Art Museum)

本品八瓣菱花样式,造型的时代特征鲜明,通体内外绘青花纹饰,盘内分四层装饰,口沿随菱花口形状勾勒双线,其间绘十六组小折枝花卉;浅弧壁上绘八组大折枝花卉,与盘沿花饰错落相间,疏朗有致;盘心莲瓣开光中绘折枝并蒂石榴。外壁在菱花瓣内绘八组折枝莲花,与内壁图案相呼应。青料发色浓艳,苍翠欲滴。

永宣青花成就极高,被誉为“发古未有之名品”。器型装饰也秉承永宣盛世万国来朝、宣威海外的气派,加之郑和下西洋、与西域诸国往来宫廷赏赉之需,往往吸纳有异域风情的文化元素。本品采用苏麻离青绘制,发色浓丽夺目。所绘题材为永乐宫廷造作中常见的瑞果花卉,石榴寓意多子多福,莲花则是佛教的神圣象征和高洁君子的化身,折枝花卉有中国宫廷工笔花鸟意韵,自然神似。缠枝花则具有伊斯兰装饰纹样的繁密精致风格。

本品原为 Richard Bryant Hobart 雅蓄,后又为世界知名明早期青花瓷收藏家 F. Gordon Morrill 珍藏。2003年9月,美国拍卖行将其藏品公开拍卖,名动一时,此盘亦在其中。此盘曾在哈佛大学William Hayes Fogg艺术博物馆展出。

Lot 1051

明宣德

青花折枝花果纹葵口斗笠碗

“大明宣德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宣德本朝

带日本包装

D 22.7 cm

来源:

日本大阪万野美术馆旧藏;

香港拍卖会,2004年4月26日,lot952;

香港拍卖会,2010年5月31日,lot1856

著录:

《万野美术馆藏品精选》(万野コレクション撰集),1988年,图113

展览:

《万野美术馆藏品精选展》,日本大阪万野美术馆,1988年,编号113

本品呈六瓣花口斗笠式,下承小圈足。通体施透明釉,釉面清润清亮,略泛橘皮。釉下气泡密如攒珠,饶有趣味。碗内外以青花为饰,外壁绘以折枝花果纹,呈上下两层交错分布。上层为折枝瑞果,可辨有葡萄、石榴、枇杷、荔枝、蟠桃、樱桃六种,下层为莲花、海棠、牡丹、山茶、菊花、月季六种。内壁纹饰自内而外分饰三层,碗心绘以折枝寿桃纹,向外延伸折枝花卉六朵,与外部同类纹饰相呼应,口沿点缀折枝花果十二式。诸花恣意怒放,果实饱满诱人。全器内外纹饰布局舒朗而饱满,层次清晰,线条粗细兼用,皴染浓淡有度,颇具传统笔墨画意。底部青花双圈内书“大明宣德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款字布局得体,笔力稳健雄厚,古意盎然,为标准宣德官窑款识。本品款识亦然,其章法得体,款字朴拙苍健,颇具宣、沈之风。

本品造型、纹样基本与北京及台北故宫博物院旧藏近似,或有可能为乾隆元年(1736年)太监胡世杰交来十六件“宣窑青花白地葵花大铙碗”之一,颇值珍视。

故宫博物院藏品

检索公私收藏可知,同类型宣窑青花作品,存世甚少。据目前海内外博物馆馆藏及市场流通统计,除本品外,仅存10例。其中故宫博物院、台北故宫博物院、广东省博物馆、上海博物馆各藏1件,美国弗利尔美术馆藏2件,户栗美术馆藏1件。此外,海内外知名藏家,如瑞士玫茵堂、Koger伉俪、徐展堂先生曾各藏一件,后均释出于拍场。

Lot 1050

明宣德

青花缠枝花卉纹骰子碗

“大明宣德年制”六字一行楷书款,宣德本朝

带漆盖,带日本包装,包装题识“宣德染付

牡丹唐草文平水指 在铭”

D 28.9 cm

来源:

日本私人旧藏;

中国嘉德,2008年4月27日,lot2131;

北京拍卖会,2011年12月6日,lot4907

大碗敛口弧腹,方唇厚壁,造型端庄敦实,其口沿平切,棱角分明,宣德时期仅见洒蓝釉暗刻龙纹钵和青花云龙纹钵做法与本品相同,因其胎体厚重,故亦有“骰子碗”之名。碗内壁光素无纹,外壁以青花满绘缠枝牡丹纹样,胫部及圈足分别点缀莲瓣纹及卷草纹,近口沿处楷书“大明宣德年制”六字一行款,整器青花发色秾美苍妍,笔触浓艳之处尽显宣青豪迈之气,纹饰布局虚实相济,绘制朴拙苍劲,所绘缠枝牡丹,除祈求富贵吉祥外,因其花枝连绵不断,亦寓有“生生不息”之意。

本碗体量硕大,形制特殊,总结目前所见宣德相同造型作品,仅有绘缠枝四季花卉、岁寒三友、缠枝莲、缠枝灵芝、双龙赶珠、缠枝牡丹、缠枝莲托八宝、折枝瑞果等寥寥几种。

此碗配有日本木盒包装,曾流传到日本,作为茶道中用器,称为水指,用以装盛热水,点茶时用木勺将水指中的热水舀入茶碗。为便于取水,水指多用敞口器物,喜大碗及罐类器物,配漆盖使用。在日本,茶道具备受珍视,购置搜罗不惜重金,其中不乏中国陶瓷之重器名作。

Lot 1059

明弘治

白地刻填酱釉栀子花纹大盘

“大明弘治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弘治本朝

带日本包装,包装题识“明弘治年制白磁铁绘花果纹皿”

D 26.2 cm

来源:

茧山龙泉堂旧藏;

北京拍卖会,2011年12月6日,lot4930;

北京拍卖会,2020年10月19日,lot5190

著录:

《龙泉集芳》,茧山龙泉堂,1976年,第266页,图796;

《保利拍卖十五周年精品集·古董珍玩卷(上)》,保利艺术研究院编,文物出版社,2020年,第130页,图159

本品撇口,斜弧腹,圈足。盘内外施白釉,釉面素洁莹润,底施透明釉,釉面清润微泛青。通体纹饰以剔刻填彩技法进行装饰。其中盘心饰以折枝栀子花,内壁饰以折枝葡萄、石榴、莲花、柿子。外壁饰以缠枝花卉纹。其装饰方法为,先在盘内外通体施白釉,然后在釉上剔刻出纹饰轮廓及枝杆叶脉等,在轮廓内再施酱釉高温烧制而成。其画法古拙典雅,酱彩厚润静穆,于白釉色地映衬之下三维效果凸显,更见素雅高贵。外底心青花双圈内书“大明弘治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结构清秀而笔力内蕴。

此式白地刻填酱釉栀子花绘纹大盘创烧于明代宣德时期,是为明代宫廷极为重要的瓷器品类。宣德以后曾一度断烧。直至弘治、正德时期,这一品种又得以复烧,或因烧制工序复杂,不易烧成等原因,正德以后不复出现。

本品系出名门,原为日本茧山龙泉堂旧藏,应为市场流通流域之孤例,流传有序,弥足珍贵。

Lot 1044

明正德

青花穿花龙纹大盘

“正德年制”四字双行楷书款,正德本朝

D 23.5 cm

来源:

国有文物公司旧藏

本品撇口,浅弧腹,圈足,通体施透明釉,釉质滋润,釉面匀净,微泛青。内外壁以青花绘制穿花龙纹,姿态各异,其中盘心绘以立龙,内、外壁双龙呈对称布局,龙身遒劲有力,身姿盘曲,张牙舞爪做奔腾之态,或昂首,或蜷颈五官描绘生动逼真,龙角以留白装饰,颇具特色,采用内凹和阴刻线手法显露爪部肌肉,爪为轮状五趾,鬃发飞扬。周身环绕缠枝莲纹,疏密有致,恰到好处。通体纹饰布局严谨,繁而不乱,且青花呈色淡雅,浓淡相宜,颇具时代特色,底部青花书“正德年制”四字双行楷书款。字迹工整,结构清秀而笔力内蕴,其“德”字书写颇有特色,心上无横,也为此一时期官窑款识书写特征。

Lot 972

明嘉靖

青花婴戏图仰钟杯

“大明嘉靖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嘉靖本朝

D 8 cm

来源:

香港拍卖会,2007年4月8日,lot846

本品撇口,深弧腹,下承圈足,因其倒扣形似金钟,故称“仰钟杯”。外壁以青花通景绘庭院婴戏图,画面以洞石、芭蕉为界,巧妙地将童子分隔,童子或持灯笼,或燃爆竹,或骑竹马,戏耍于草坪之上,均灵动可爱,童趣盎然。四周巧妙衬以草石,使画面疏密有致。青花色泽沉稳,釉质莹润亮泽,传世无多,殊为珍贵。外底心青花双圈内书“大明嘉靖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

本品的仰钟之型是嘉靖皇帝笃信道教的外化体现。在道教系统中,钟被认为是通神达天的法器。在道教仪式中,鸣钟可上达天听,召请神明降临,同时传递信徒的祈愿。钟声又被认为能涤荡污秽、驱散邪祟,在开坛作法前鸣钟,可洁净法坛空间,营造神圣氛围。因此,道家文化中的钟既是实际仪式工具,更是融合宇宙观、修行法与符号象征的载体。其声既响彻尘世,亦通达三清,体现了道家“形而下之器”与“形而上之道”的合一。有明一代,仰钟式虽非嘉靖一朝首创,但却是于此时成为御窑名品的常用样式,可见如黄釉仰钟杯、青花三阳开泰碗等。

Lot 1047

明嘉靖

青花八仙庆寿图串铃式盖盒

“大明嘉靖年制”六字一行楷书款,嘉靖本朝

带日本包装

D 39.5 cm

来源:

徐展堂先生旧藏;

北京拍卖会,2012年12月5日,lot5575;

北京拍卖会,2020年10月20日,lot6239

盖盒呈环形,通体施透明釉,盖面青花绘八仙庆寿图,南极仙翁手持如意静坐石上,面前立一香炉,童子带领八仙前行,众人持法器,依次贺寿,队尾见仙鹤瑞鹿各一只,祥气满溢。盒盖侧面绘祥云,其间青花长方单框内书“大明嘉靖年制”六字单行楷书款。盖身侧面绘缠枝莲纹,外底未施釉。

《明清瓷器鉴定》中,耿宝昌先生将此式盖盒名为串铃式盒。检索公私典藏可知。首都博物馆藏有一件嘉靖朝青花八卦云鹤纹串铃式盒盖,形制大小与本品一致,盖面圆形开光内绘八卦图,外壁绘云鹤纹,长方框内青花书“大明嘉靖年制”六字单行楷书款。首都博物馆所藏仅剩盒盖,底已遗失。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有一件类品,尺寸形制纹饰与本品完全一致,仅盖身侧面所绘为云鹤纹此一处不同,此二件可资参考。2020年香港释出一件徐氏艺术馆旧藏者,器身绘穿花双龙纹,尺寸与本品一致。可见本品应有三种不同制式,绘八卦云鹤纹、八仙庆寿图以及穿花双龙纹者,皆极为罕见。

首都博物馆藏品

本品形制特殊,青花发色极具时代特征,市场罕见,极为珍罕,具有极高的欣赏收藏价值。

Lot 1056

明万历

青花五彩百鹿图大罐

“大明万历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万历本朝

H 33.7 cm

来源:

伦敦拍卖会,2010年5月12日,lot20;

广州拍卖会,2021年3月31日,lot1027

本品唇口,口微撇,束颈,弧腹,矮圈足。罐釉面光亮润泽,白中泛青,以松石百鹿为主题。明代五彩瓷器的烧制繁盛于万历时期,此时釉上五彩的色彩继承了嘉靖朝的特点,以红绿两色为主,其中点缀黄、黑彩等,红绿彩更加鲜艳、热烈,对比强烈。除此之外,万历五彩还逐步将釉上彩色与釉下青花结合为饰的意趣发展到“务极华丽”的新境地,改变了前代构图清新疏朗的风格,以图案纹样满密为胜,色彩浓艳而得名,本品即为其中代表佳作。整器五彩瑞鹿按序间隔,设色丰富,构图繁丽而均称,赏心悦目,其中矾红彩又以浓淡分出两色,实不多见。底部中心施釉处略凹陷,青花双圈内书“大明万历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

鹿在古代寓意丰富,象征长寿,被奉为千岁瑞兽,野生林鹿以灵芝为食,古人认为鹿角集灵芝精华,视为入药珍品。鹿音又同“禄”,故百鹿又象征“百禄”,寓意吉祥。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品

本品为明万历御窑青花五彩名品佳作,存世极为少见,颇受历代藏家追捧重视,殊堪宝藏。台北故宫博物院藏一件近例,录于《抟泥幻化:院藏历代陶瓷》;另可见一例载于《世界陶磁全集》,卷14,东京,1976年,图版218。拍场亦见几例,两件售于伦敦苏富比,一于1978年7月11日释出,编号191;二于1999年6月16日释出,编号794。近年所释,可参见曾展于美国纳尔逊-阿特金斯艺术博物馆,售于纽约苏富比,2017年3月14日,编号12,成交价94万余美元。

宸赏——明清御瓷珍玩

预展时间11月5日-7日 公众日11月8日 嘉德客户日

拍卖时间11月9日Lot 1011-1083 19:30顺延

拍卖地点嘉德艺术中心B1层 A厅

中国嘉德联系方式(滑动查阅)

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总部)

客户咨询:(86-10)8592 8288-3

结算服务:(86-10)8592 8288-4

媒体合作:(86-10)8592 8288-5

运输咨询:(86-10)8592 8288-9

网拍咨询:15010006220 / 15910807786转分机9

官方网站:www.cguardian.com

联系邮箱: mail@cguardian.com

联系地址:北京市东城区王府井大街1号

中国嘉德(香港)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客户咨询:( 852 ) 2815 2269

联系邮箱: hkauction@cguardian.com.hk

联系地址:香港金钟道89号力宝中心一座5楼

各地区办事处联络

上海

邮箱:shoffice@cguardian.com

———

广州

邮箱:gzoffice@cguardian.com

———

南京

邮箱:njoffice@cguardian.com

———

杭州

邮箱:hzoffice@cguardian.com

———

厦门

———

台湾

邮箱:twoffice@cguardian.com.tw

———

日本

邮箱:jpoffice@cguardian.com

———

美国

来源:中国嘉德拍卖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