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在买智能车,中国的技术比海外强3年!”央视在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上的专访直接引爆车圈,Momenta CEO曹旭东明确表示,中国在城市NOA领航辅助等核心领域已实现对海外市场的代际领先。更硬核的是,宝马、奔驰、奥迪等国际车企都在主动牵手中国智驾企业,曾经的
“现在买智能车,中国的技术比海外强3年!”央视在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上的专访直接引爆车圈,Momenta CEO曹旭东明确表示,中国在城市NOA领航辅助等核心领域已实现对海外市场的代际领先。更硬核的是,宝马、奔驰、奥迪等国际车企都在主动牵手中国智驾企业,曾经的“技术追随者”如今成了“全球标杆”,这波领先到底藏着哪些干货?买车选智驾又该盯紧什么?
一、领先3年的底气:无图智驾+数据闭环,海外还在等地图
中国智驾的核心突破,是彻底摆脱了对高精地图的依赖。华为ADS 3.0推出的无图城市NOA功能,已在全国100多个城市落地,无需提前测绘,车辆靠视觉感知和AI算法就能像老司机一样应对路况。有用户实测从浦东机场到陆家嘴32公里路程,全程无人工接管,连外卖车横穿、临时施工等突发场景都能轻松化解。
反观海外,特斯拉FSD虽在北美落地,但进入中国后因数据合规和路况适配问题,功能受限明显,复杂路段接管率比华为ADS高42% 。欧洲车企更依赖高精地图,每新增一个城市的智驾覆盖都要等待数月测绘,而中国方案靠AI算法就能快速适配,这就是3年差距的关键所在。
端到端大模型技术更让中国智驾“智商飙升”。以前的智驾是“模块拼凑”,认红绿灯、避障碍各管一摊;现在华为、小鹏用单一模型整合所有决策,响应速度比传统方案快3倍,还能通过强化学习自主优化,越开越聪明。
二、实车实测见真章:通勤省30%精力,极端场景通过率领先
技术好不好,车主最有发言权。鸿蒙智行5月数据显示,搭载华为ADS的车型智驾总里程达3.1亿公里,用户活跃度高达89.53%,相当于每天有近9成车主依赖智驾通勤。深圳网约车司机老陈直言:“以前开高速累到腰酸,现在ADS接管后,过匝道、跟车都不用操心,每天能多歇半小时。”
中
汽协的实测更有说服力:在15种危险场景测试中,华为ADS 3.0的紧急接管率比海外竞品低42%,变道成功率高出35%。其独创的GOD网络能识别98%的非常规障碍物,连倾倒的共享单车、飘落的塑料袋都能精准避让,暴雨天也能稳定开启NOA功能 。这种“全天候、全场景”的适配能力,正是海外智驾目前难以企及的。
三、市场用脚投票:单月23万台车选国产智驾,满意度超90分
消费者的选择最能说明问题。比亚迪5月智驾车型销量突破23.1万辆,占其国内销量的79%,相当于每天有近8000位车主为国产智驾买单。华为ADS 3.0的用户满意度更是达到91分,远超特斯拉的82分 ,“省心”“好用”成了高频评价。
更值得关注的是智驾配置的“普惠化”。以前高阶智驾只在50万级车型上出现,现在小鹏XNGP 4.0、华为ADS 3.0已下放到25万级车型,比亚迪更是在10万级车型上标配基础智驾功能,成本压至5000元以内 。这种“技术下沉”速度,让海外品牌望尘莫及。
四、买车必看3点:别被参数忽悠,这才是核心指标
1. 看场景覆盖而非硬件数量:激光雷达不是越多越好,关键看城市NOA覆盖范围。优先选已覆盖你所在城市、支持无图方案的车型,比如华为ADS覆盖100+城市,小鹏XNGP覆盖90%以上城市道路。
2. 查数据闭环能力:选有海量真实路况数据支撑的品牌,比亚迪日均积累3000万公里智驾数据,华为智驾总里程超3亿公里 ,数据越多算法优化越快。
3. 问OTA升级政策:确认智驾功能是否终身免费升级,华为、小鹏等品牌的终身OTA服务,能让车辆“越开越新”,二手残值率也比无升级服务的车型高8% 。
从被卡脖子到制定标准,中国智驾的逆袭堪称“换道超车”的典范。央视的背书不是终点,随着车路云一体化计划推进,未来智驾还将更智能、更安全。你买车会把智驾能力作为首要考虑吗?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
【合规声明】 本文数据来自央视报道、中汽协2025年报告、企业官方公告及懂车帝实测数据,不构成购车建议,具体配置以官方发布为准。
来源:多巴胺发射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