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建设进行时|喜看“龙江粮仓”引领“五良融合”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0-29 17:14 1

摘要:深秋时节,记者来到位于方正县德善乡的方正县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龙江粮仓”项目建设现场,只见园区周边金色稻田收割已收尾,远望稻田中矗立着一个高高的观光塔,园区内已建起的几个拱形玻璃建筑造型独特。

深秋时节,记者来到位于方正县德善乡的方正县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龙江粮仓”项目建设现场,只见园区周边金色稻田收割已收尾,远望稻田中矗立着一个高高的观光塔,园区内已建起的几个拱形玻璃建筑造型独特。

“龙江粮仓”项目入口

“智慧育秧区的4座拱形透明玻璃大棚已全部建成,施工人员正在抓紧进行配套景观和园区道路建设作业。”省建筑安装集团有限公司现场施工技术负责人高兆鹏边领记者参观边介绍,方正县龙江粮仓示范区项目一期工程投入资金2266万元,现在已建设完工。项目一期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水稻立体式智能育秧大棚1座、浸种催芽车间1座、平面式智能育秧大棚2座,1号棚用于水稻立体育秧技术集中展示,2号棚用于水稻双氧循环催芽、播种流水线和叠盘暗化技术集中展示,3号和4号棚是用于水稻智能化平面育秧及后期二次利用和采摘等集中展示的平面种植棚。

“龙江粮仓”项目已建成智慧育秧大棚

在龙江粮仓示范区一长排的项目建设展板前,方正县稻韵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刘瑞向记者介绍了项目的建设初衷和规划。刘瑞介绍,“龙江粮仓”项目是方正县高质量打造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的核心示范区,计划投资14802.69万元,建设集园区化、融合化、绿色化、数字化的“四化”农业,进行高标准农田建设提档升级,同时打造数字系统应用示范区、建设农业大数据管理中心、升级改造稻作文化展示中心、创建农文旅产业融合示范区,建设一个集园区化、融合化、绿色化、数字化于一体的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标杆。

刘瑞介绍“龙江粮仓”项目规划建设情况

“我们计划集中整理流转耕地5万亩,目前已流转耕地1.06万亩。”站在稻田瞭望塔上,刘瑞告诉记者,该公司将负责制定示范区水稻生产经营模式,实行“统一品种、统一浸种催芽、统一购买农资、统一技术指导、统一富硒、统一订单收购、统一结算,统一市场销售”的“八统一”生产运营模式,建立稳固的“联农带农”利益联结机制。同时,投入资金186.45万元搭建了龙江粮仓示范区智慧农机管理平台,已购置无人插秧机和收割机、拖拉机、无人机,实施全环节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体系。

“投资3329万元的龙江粮仓示范区二期项目目前也已开工建设,除升级改造稻作文化展示中心外,还将建设稻作文化及水稻种业研发及农文旅产业融合区。”刘瑞介绍,计划投资700万元的虾稻共生项目已经开始建设,计划投资175万元的水稻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10月已开工建设,水稻种植智能化引领区也将采购智慧农机具20台套以上,明年还将建设1000平方米农机库房项目。

刘瑞介绍“龙江粮仓”项目智慧灌溉设施

方正县农业农村局局长李佳辉介绍,方正县坚持以现代化大农业为主攻方向,以“科技农业、绿色农业、质量农业、品牌农业”为抓手全力推进建设“龙江粮仓”项目,创新实施推进良种、良田、良机、良法、良制“五良”融合措施,高质量打造集农文旅于一体的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

坚持以良种“育核”。计划投资0.64亿元建设园区现代种业提升研发中心、水稻良种繁育基地、小龙虾繁育示范区,打造省级及以上科研平台3个,为大面积提高粮食单产提供良种支撑。

坚持以良田“筑基”。坚持把良田建设作为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目前园区耕地全部实现富硒黑土、高标准农田全覆盖。投入0.9亿元建设耕地质量保护系统,在园区内建立土壤监测点5个,建立智能灌溉系统,建立农药包装回收站及配套管理机制。

坚持以良机“赋能”。投入0.45亿元建设水稻立体式智能育秧车间、浸种催芽车间、平面式智能育秧车间,打造水稻立体育秧智慧工厂,全面提升育秧智能水平。

坚持以良法“提效”。在持续巩固统一“八化”水稻种植技术的基础上,针对“耕、种、管、收”农业生产四个环节,推广水稻机械化种植新技术,目前园区耕地全部实现推广应用。

坚持以良制“增收”。方正县依托在全省率先完成土地确权工作成果,大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鼓励发展适度规模经营,订单农业面积占示范区总面积的50%以上。经营主体分类施策与农户建立不同形式的利益联结机制,形成多种合作共赢模式,通过“统一管理、定向种植,订单收购”,带动农户年均增收240万元以上,切实将发展红利实实在在装进村民口袋。

“龙江粮仓”项目稻田瞭望塔

李佳辉表示,“龙江粮仓”项目明年建成投用后,将打造成为方正县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新高地和未来农业科技的展示推广窗口,哈尔滨市中东部农旅融合发展新地标,科技农业、体验农业旅游目的地,黑龙江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典范。

来源:黑龙江网信办代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