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数字摆在那儿:上汽44万辆把比亚迪39.6万挤下铁王座,奇瑞又把吉利压在身后。
九月销量榜一翻页,朋友圈先炸的是“比亚迪怎么不涨了”。
数字摆在那儿:上汽44万辆把比亚迪39.6万挤下铁王座,奇瑞又把吉利压在身后。
有人调侃“迪王”终于踩了脚刹车,可真正值得咂摸的,是榜单背后那股“三岔口”的暗劲——便宜车、贵车、洋车,三条赛道同时开跑,谁松一口气就换座次。
先说便宜车。
五菱宏光MINI EV的表弟们继续发威,帮上汽一个月多捞了4万辆,直接把比亚迪的“以价换量”对冲掉。10万元以内的小电车像菜市场白菜,价低还能跑300公里,年轻人第一台车不讲究面子,只讲究“能停进城中村”。
比亚迪海鸥、海豚曾经吃尽红利,如今被五菱缤果、哪吒AYA轮番围攻,利润被削得比刀片还薄。
价格战打到这个段位,谁先眨眼谁让地盘。
再看贵车。
仰望U8一个月交5000辆,百万级豪车里第一次出现中国脸,而且不是PPT。
别小看这数字,传统豪车月销过千就能开香槟。
更狠的是,比亚迪真敢把仰望展厅开到奔驰老家德国,摆明告诉欧洲人:电动大G能做的事,我做得更便宜还更快。
方程豹豹10万辆下线,坦克300混动版订单排到来年春天,越野圈从“合资信仰”直接跳到“国产真香”。
高端化不再是媒体口号,是实打实的现金流。
第三条赛道最隐蔽也最长——出海。
上汽把MG4扔进欧洲,首月1.2万辆订单,欧洲人排队提车,像极了当年国人加价买途观。
雷诺主动递来技术合作协议,法国人算盘打得精:用中国平台省20亿欧元研发费,还能赶2025碳排大限。
奇瑞更猛,海外销量逼近10万,俄罗斯、墨西哥街头十辆SUV里四辆挂着CHERY标。
过去出口靠低价,现在靠本地工厂、当地供应链,甚至反向技术输出,老外也学会用“中国心脏”续命。
三条赛道一交叉,传统“销量=品牌+渠道”的公式直接作废。
长安阿维塔12卖相不差,月销却还在2000辆晃悠,不是车不好,是30万以上市场被华为智选车截胡。
问界新M7上市两月订单破8万,智界S7跟着Mate60一起出圈,手机门店卖车比4S店还热闹。
华为把“人车家”生态做成闭环,传统车企再强也打不过“手机一碰就开门”的魔法。
销量榜外,还有一张看不见的“生态榜”,排名逻辑完全不同。
技术端更是卷到牙齿。
奇瑞星纪元ES充电10分钟跑400公里,800V高压平台把“加油体验”搬进电车;蔚来150度半固态电池实测续航1000公里,虽然贵,却给行业画了下一条终点线。
小鹏城市NOA年底覆盖50城,司机上下班敢放开方向盘刷短视频。
技术一旦量产,成本就会跳水,今天的黑科技就是明年的入门配置。
还在纠结续航焦虑?
明年后年只会显得矫情。
于是九月榜单像一次期中考试:靠低价冲量的比亚迪先喘口气,上汽靠海外+五菱双线反超,奇瑞用技术和出口悄悄逼近。
没人敢拍胸脯说年终状元是谁,因为下一道题目已经发下来——谁能把固态电池、城市NOA、百万豪车、欧洲工厂同时跑通,谁才有资格坐2024年的铁王座。
车市江湖,现在比的不是谁拳头大,是谁一口气能撑三条赛道不岔气。
来源:无双小红花MZSpN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