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从地图上看,吴泾位于上海闵行区东南部,黄浦江在此拐了一个弯,形成了独特的“浦江第一湾”景观。但在上海本地人的传统认知里,这里曾是以“五朵金花”为代表的工业重镇。
黄浦江转弯处,一座被科技与时尚填满的“一生之城”,正悄然崛起。
从地图上看,吴泾位于上海闵行区东南部,黄浦江在此拐了一个弯,形成了独特的“浦江第一湾”景观。但在上海本地人的传统认知里,这里曾是以“五朵金花”为代表的工业重镇。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曾经不被看好的区域,如今的房价已跃上6.9万元/平方米,全镇税收体量连续几年破百亿,2024年整体税收将近123亿元。
吴泾凭什么这么牛?
吴泾的转型不是偶然,而是一场精心布局的“蜕变记”。
2017年,吴泾镇获评第二批全国特色小镇,标志着其“科技+时尚”双核驱动的发展模式获得国家认可。
随后的2021年至2024年,吴泾科技时尚小镇连续四年当选上海市特色小镇,这份殊荣在上海众多城镇中并不多见。
所谓的“科技+时尚”,绝非口号。吴泾镇瞄准的是民用航空、生物医药(养老科技)、能源材料三大未来产业,构成了吴泾镇科创新城“天生能才”的发展战略。
从曾经的化工区到如今的科创高地,吴泾的转型之路堪称教科书级别。
产业是区域发展的根本,吴泾在这方面底气十足。
2025年3月,吴泾镇举办“天生能才・泾创未来”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大会,成立民用航空、养老科技、能源材料三大产业专班,12个重点项目同时签约,总投资额达28.7亿元。
更令人惊讶的是,吴泾镇拥有上海市唯一的养老科技产业园区。在这个充满未来感的园区里,有可以自动导航、自主跟随的智能轮椅,有能与人聊天并提醒服药的陪伴机器人,还有可助力行走的外骨骼机器人。
这些看似科幻的产品,正是吴泾未来竞争力的体现。
吴泾的产业魅力还来自其丰富的产学研资源。坐拥上海交大、华东师大两所“双一流”高校,形成了“M9创新联合体”,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了肥沃土壤。
华东师大RNA技术团队就孵化了10余个转化项目,这样的案例在吴泾并不少见。
交通曾是吴泾的短板,但如今正迎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目前,已有3条轨交贯穿全镇,3条高速环绕。具体来说,吴泾镇域内已形成“三纵四横”道路主干网,“三纵”即莲花南路、虹梅南路和龙吴路,“四横”即元江路、放鹤路、剑川路和东川路。
轨交15号线已通车,23号线也在规划建设中,这将进一步打通吴泾与市区的连接。
从“交通末梢”到“联通枢纽”,吴泾的区位优势正逐渐凸显。
吴泾自称“一生之城”,这并非虚言。
一个镇拥有两所“双一流”高校,1公里长的紫凤路集合了紫竹高新区、华东师大等共建的5所学校,新校还在增加。如果你成绩不错,你可以在家门口从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一路读完本硕博然后工作。
医疗资源也在快速升级。瑞金医院闵行院区已开工建设,围绕医疗板块还将布局整个健康产业和精准医疗板块。
生态环境方面,吴泾拥有“上海市最美河道”樱桃河、浦江第一湾公园等网红景观,以及放鹤谷、樱桃园、塘湾野生动物栖息地和2000亩基本农田。
教育、医疗、生态三大资源齐聚,吴泾的“一生之城”名副其实。
与吴泾相邻的浦江镇,常常被购房者拿来比较。那么,两者各有什么优势?
根据2022年网友的点评,浦江的配套相对成熟些。而吴泾的优势在于:主城区规划、滨江长岸线有开发空间、北部战略预留有开发空间、中部和南部现阶段正大力开发。
更重要的是,吴泾拥有两所高校的资源优势,是“零号湾”的一员,23号线市区滨江路线也在规划中。
从未来发展潜力看,吴泾拥有13.7公里黄浦江岸线,以及上海市黄浦江沿线的战略留白区,这为后续发展预留了巨大空间。
用个形象比喻:浦江像是“已装修好的房子”,而吴泾则是“毛坯房但地段绝佳”,留给购房者的想象空间和增值潜力更大。
规划再美好,不能落地也是空谈。吴泾的规划实施情况如何?
“莲花盛开”板块2024年已全面发力。森马改扩建项目进展顺利,创E谷园区开启全面招商,已落地多个项目,产业集聚效应初显。
莲花盛开产业社区云中投资会客厅功能完善,2024年接待考察人员200余人次,成为招商引资重要窗口。
吴泾镇还创新推出了“科学家圈层”:组建青年科学家联盟,聚集区域内高校和研发平台的新型科学家,定期举办紫竹创新沙龙。
从产业到人才,吴泾的规划正一步步变为现实。
兰香湖国际生态社区里,咖啡厅中几位年轻科研人员正热烈讨论。不远处,投资15亿元打造的高端人才社区连同周边5600多套人才公寓,构建起多层级居住体系。
吴泾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陈红铭说得直接:“吴泾还有战略留白区,这是上海市黄浦江沿线的一块地,从土地供给角度讲是块‘大衣料子’,以后会集中布局高能级产业。”
这块“大衣料子”会裁剪出怎样的华服,我们拭目以待。
来源:财经王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