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自从9月 24 日开始,“六个核桃”母公司养元饮品股价持续走高,在一个月内连拉数个涨停板,总市值更是冲上了433亿元。
文章均已开通全网维权,未经授权一律举报
首发|首席商业智慧作者|首席商业智慧你有多久没喝过六个核桃了?
这个传统的乳饮料,似乎除了过年过节送礼的时候有存在感,平时都是较为沉寂。
而最近,这个“老家伙”在股市搞出了个大新闻,让市场的目光齐聚在了它的身上。
自从9月 24 日开始,“六个核桃”母公司养元饮品股价持续走高,在一个月内连拉数个涨停板,总市值更是冲上了433亿元。
图源:亿牛网
截至10月27日收盘,其股价涨幅超40%,每股报收29.95元,总市值为377亿元,上涨超百亿元。
而养元饮品这波暴涨的源头,还要从最近半导体圈的“顶流”——长江存储说起。
这家国内唯一的3D NAND原厂,在9月25日完成股份制改革,估值飙到1600亿,被胡润评为全球独角兽第21名。
图源:《2025全球独角兽榜》
企业完成股份制改革后,多元股权结构落地,长江存储IPO 进入倒计时。
这也意味着这家行业龙头为半导体存储领域的自主化按下“加速键”,因此资本市场的热情直接被点燃。
长存集团工商信息变更,图源:企查查
而养元饮品手里握着长江存储0.99%的股份,虽然比例低得像撒胡椒面,但架不住股民们脑洞大开。
由此,养元饮品也沾上半导体概念,股价迎来暴涨,并创出历史新高。
但是,一个卖饮品的,怎么突然和半导体这种高精尖赛道扯上关系了?
股价与业绩双丰收
2025年4月养元饮品的一份《对外投资公告》披露了缘由,2023年底,养元饮品公告旗下子公司泉泓投资出资16亿元投资长江存储母公司长控集团,获得其0.99%股权。
图源:养元饮品对外投资公告
这一笔钱数目不小,相当于公司2024年93%的净利润了。
只不过因为“商业机密”,这笔投资拖到了2025年才公告。
股价连日大涨后,养元饮品倒是清醒,连发公告提醒:这投资占比不到1%,还没赚到钱,未来投资收益存在不确定性,提醒投资者注意风险。
图源:养元饮品关于股票交易的风险提示性公告
10月15日,养元饮品又发布增资公告称,其又往泉泓投资里加了10亿,把基金总盘子提到40亿。
图源:养元饮品关于向私募基金增资的公告
不过,养元饮品也表示,此次增资资金将用于私募基金对其他项目的投资,不会对已投资项目追加投入。
除了投资业务看点很多外,养元饮品的业绩也迎来了大幅“翻红”。
10月24日,养元饮品发布了2025年第三季度报。
财报显示,公司营收14.4亿元,同比上升11.9%;归母净利润3.8亿元,同比上升88.2%;扣非归母净利润为3.32亿元,同比上升72.5%。
图源:养元饮品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
值得注意的是,截至2025年三季度末,养元饮品存货达4.26亿元,同比大降18.6%。
对此,养元饮品表示,主要原因是公司联营企业亏损较上年同期减少,以及公司销售收入较上年同期增加。
从现金流来看,2025年上半年,其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77亿元,同比增长1358.23%,账上现金也涨到14.59亿,比去年底多了快六成,这手头阔绰的样子,底气明显足了。
再看负债这块。2024年上半年总负债32.29亿,比2023年同期少了近3成,应收账款为1766万。
虽然2025年上半年具体负债没公布,但从2022到2024年的数据看,资产负债率从23.54%升到31.42%又回落至27.55%。
今年2025年第三季度末,其资产负债率更是只有20%左右,整体是往更稳的方向走——欠的钱少了,还债压力轻了,抗风险的家底越来越厚。
而在渠道话语权上,2025年上半年,养元饮品在全国拥有超过2727家经销商,较年初新增127家。
图源:养元饮品2025年半年度经营数据公告
尤其是在三、四线城市及乡镇市场,其渗透率常年领先,这种渠道网络,是企业十几年深耕的结果,其他人想要抢地盘,可以说,难。
说白了,养元饮品早不是当年那个猛冲猛打的成长股了,现在的它更像个“稳扎稳打的成熟大叔”——赚钱不一定爆,但自己能造血;负债不高,扛风险能力强;渠道攥得死死的,别人学不来。
热衷跨界投资
却不理想?
对于养元饮品这类现金充裕的消费企业来说,“投资”可以说是资金保值增值的手段。
事实上,长江存储并不是养元饮品第一次投资了。
在姚奎章的带领下,养元饮品陆续将其庞大的现金储备投向了一系列看似与主业毫不相干的领域,从人工智能到新能源都有涉猎。
图源:养元饮品2025年半年度报告
财报显示,2019-2022年间,养元饮品持有的交易性金融资产维持在70亿-105亿元的高位,其中绝大部分为理财产品。
不过这类保守型投资的收益率并不理想,2022年其105.3亿元理财投资的实际收益仅为2.285亿元,收益率约2.17%,尚不及银行定存水平。
为提升资金使用效率,养元饮品开始转向股权投资。
2016年豪掷7.5亿成立中冀投资进军地产债、不良资产领域,然而,这更暴露出其跨界投资的生涩。
2021年公司的投资收益只有219万.61万元,2023-2024年连续两年投资收益亏损超1.2亿,分别为-1.29亿元、-1.26亿元。
图源:网络
其中2023年对瑞浦兰钧8亿元的投资,已浮亏2.06亿元。
跨界投资的背后,是企业对未来商机的战略押注。这类面向未来的棋局,拼的不只是砸钱的魄力,更是看方向的智慧。
所以,有时候慢半拍、稳扎稳打,反而是更清醒的选择。
深陷智商税争议的“六个核桃”
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这个道理放在哪都是真理。
对单一产品过度依赖,一旦该产品市场萎缩或竞争加剧,企业缺乏其他业务缓冲,抗风险能力大幅下降。
因此,养元饮品跨界投资,无非就是公司的核心产品——六个核桃不好卖了。
图源:网络
尽管在第三季度公司业绩环比改善明显。
但是在2025年前三季度,养元饮品除了西南地区外,其在华东、华中、华北等六大销售区域的销售收入全线下滑。
其中东北地区、西北地区、华东地区及华北地区是重点降幅区域,分别下滑32.08%、32.46%、14.19%以及12.19%。其余除华中地区外,华南地区也是呈现双位数降幅。
图源:养元饮品2025年前三季度经营数据公告
在覆盖春节的第一季度,公司营收更是罕见下滑19.7%至18.6亿元,归母净利润下滑26.95%至6.42亿元,创下近五年新低。
而分业务板块来看,以六个核桃为代表的核桃乳业务,其营收从2019年的73.78亿下滑到了2024年的53.7亿。
种种来看,六个核桃确实不好卖了。
曾经那句“经常用脑,多喝六个核桃”的广告语,让六个核桃火遍大江南北,其也靠这款产品打下了植物蛋白饮料的江山,具有极高的品牌价格以及行业先发优势。
图源:网络
在2008年至2015年间,养元饮品的营收由2.85亿元飙升至91.17亿元,年销25亿罐,复合年增长率高达64.09%。
2015年这一年,养元饮品创始人姚奎章,也以135亿元的身家首次成为“河北首富”。
从接近百亿年销售额到各大销售区域业绩下滑,六个核桃的窘境,最核心的原因,还是它自己亲手埋下的“雷”。
当年靠“健脑”的广告横扫三四线城市,结果被扒出产品90%以上的成分是水,其中核桃仁含量只有4%。
图源:养元饮品财报
尽管核桃仁确实有提升注意力和记忆力的作用,但是“抛开剂量谈疗效都是耍流氓”。
在2018年,养元饮品还被职业打假人王海起诉养元智汇饮品每瓶六个核桃中没有“六个”核桃,属于虚假宣传、构成欺诈。
养元饮品自己在招股书里也披露过,一罐饮料里核桃仁成本不到0.25元,原料成本占比最大的是易拉罐。
图源:养元饮品招股书
并且其也曾表示,“六个核桃”为公司产品名称和注册商标,并非对产品原料含量的具体描述。
所以,在日趋理性的当下,消费者已经没有那么好忽悠了。
写在最后
一边是长江存储概念催生的资本狂欢,另一边却是六个核桃被消费者戳破的“补脑“泡沫,养元饮品的窘境早已不是换个概念就能解决的。
投资长江存储或许能给财报添点想象空间,但真正能救它的,从来不是蹭半导体的热度,而是重新审视产品本质。
图源:六个核桃官方微博
一罐饮料的核心,应该是口感与营养,一个品牌的生命力,应该是来自消费者的信任,而非营销话术的堆砌。
股市的春天可能来得快去得也快,但养元饮品想要找到业绩新的增长点,终究得靠产品说话。
对此,您怎么看?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发表您的意见或者看法,谢谢。
#头条深一度#
国内运营最早的财经自媒体,百万商界精英的必备读本,聚焦每日热点事件、财经人物、创投故事、财富商机等内容!每日为您提供更真实、更专业的商业报道,欢迎关注!@首席商业智慧
来源:首席商业智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