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据相关数据显示,男性乳腺癌占所有乳腺癌的比例约为0.7%-1.0%,且发病率近年来有逐渐上升的趋势。由于关注度低、早期症状易被忽视,确诊时往往分期较晚,需提高警惕。
关于乳腺癌,有一些不太为人熟知但值得了解的“冷知识”:
1. 男性也会患乳腺癌
虽然乳腺癌被认为是女性高发疾病,但男性也有乳腺组织,同样可能患病。男性乳腺癌算是较罕见的疾病,虽然罕见,但其危害不容小觑。
据相关数据显示,男性乳腺癌占所有乳腺癌的比例约为0.7%-1.0%,且发病率近年来有逐渐上升的趋势。由于关注度低、早期症状易被忽视,确诊时往往分期较晚,需提高警惕。
男性乳腺癌的发病原因较为复杂,总体上跟女性乳腺癌有相似之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激素失衡(雌激素水平过高是男性乳腺癌的重要发病因素);遗传因素(家族中有乳腺癌病史的男性,其患病风险明显增加,特别是携带BRCA1和BRCA2基因突变的男性,患乳腺癌的风险更高);环境因素(长期接触某些化学物质,可能增加男性乳腺癌的发病风险。此外,长期暴露在辐射环境中,也可能导致乳腺癌的发生);生活方式(不良的生活习惯如饮酒、吸烟、缺乏运动等也可能增加发病风险)。
2. 乳腺结节≠乳腺癌
多数乳腺结节是良性的(如乳腺增生、纤维瘤等),只有少数会发展为恶性。判断结节性质需结合超声、钼靶等检查,不能仅凭“有结节”就恐慌。
体检发现的乳腺结节大多数是良性,少部分是恶性,不需要过分担心。根据B超或乳腺X线(钼靶)检查报告单给出的RADS分类(分级),以数字分级的形式来给出大致的结节性质倾向,数字越大,越可能是恶性结节。
一般来说,RADS1级、2级就是正常的或良性的,不用担心。RADS3级绝大多数是良性,恶性可能性极低,不用太担心,但随访定期复查是必要的。而如果RADS≥4级,结节是恶性的可能性就进一步增加了,细分为RADS 4a级、4b级、4c级,其中4a多数还是良性,但恶性可能性比3级要高,到了4b特别是4c级,恶性可能性就明显增加了,通常建议要考虑进一步检查,最终要靠穿刺活检来明确诊断。
3. 内衣选择与乳腺癌无直接关联
目前没有科学证据表明穿紧身内衣、钢圈内衣会导致乳腺癌。但过紧的内衣可能压迫乳房,影响局部血液循环,选择舒适、合身的内衣更重要。
说胸罩会导致乳腺癌的人,其所谓的依据是,认为胸罩会压迫乳腺、围带会阻塞乳腺的血液循环,特别是那种钢圈围带。其实,如果仔细研究乳腺的血液和淋巴循环路径和神经走向,就会发现,这纯粹就是札人忧天。
当然,如果你本就乳房很大,偏就要戴那种很小的胸罩,那你是跟自己过不去,会不会对健康有影响暂且不说,你肯定不舒服吗?你要是穿不合适的鞋也不舒服吧?清朝女人裹脚,把脚裹出畸形来。这里当然要讨论戴合适的胸罩,不管会不会增加乳腺癌风险,不合适的胸罩当然不要戴,因为戴着不舒服啊,是不是?
目前为止,还没有研究证据支持戴胸罩会导致乳腺癌,仅有的一项研究胸罩与乳腺癌之间的关系,结果似乎表明戴胸罩的女性其乳腺癌发病率是不戴胸罩者的两倍。
但仔细分析后会发现,这些研究对象是绝经后女性,戴胸罩的女性多数是乳房比较大的,乳房大当然和乳腺癌也并没有直接关联,但乳房大的女性很多是肥胖女性,年轻女性乳腺房未必就是肥胖,但在绝经后女性所谓的乳房大多数还是那些肥胖女性,而肥胖是乳腺癌的危险因素,会增加乳腺癌风险。可见,这仅有的一项研究也是经不起推敲的。
因此,女性朋友根本不必要顾虑什么戴胸罩会引发乳腺癌的问题。当然,从舒适的角度,胸罩当然要戴合适的,太大空荡荡的起不到支托作用,太小则又肯定不舒适,这其实是废话,穿戴任何东西都应该要大小合适、感觉舒适。
4. 并非所有乳腺癌都与遗传相关
仅有约5%-10%的乳腺癌与遗传因素(如BRCA1/BRCA2基因突变)相关,大部分乳腺癌的发生与年龄、激素水平、生活方式(如肥胖、饮酒、缺乏运动)等后天因素有关。
所有癌症都不会直接从上代遗传给下代,乳腺癌也一样,也就是说,母亲患乳腺癌,她不会把她的乳腺癌直接遗传给女儿。但有的乳腺癌确实具有遗传倾向,其下一代具有更高的患乳腺癌风险。
注意,这里说的是“有的乳腺癌”,并不是说所有乳腺癌都具有这种遗传易感性倾向,研究表明,5%-10%乳腺癌患者具有明确的遗传基因突变,称之为遗传性乳腺癌,其中BRCA1/2基因突变占15%,当然也还有其他的易感基因(比如TP53、CDH1、PTEN等)。BRCA1/2基因属于抑癌基因,它们编码的蛋白参与多种细胞生命活动过程,一旦发生突变,就会出问题。
BRCA基因突变有两种类型:一种是胚系突变(来源于精子或卵母细胞的生殖细胞突变,会导致机体所有细胞都带有突变),属于遗传性突变,可以遗传给后代;另一种是体细胞突变(发生于肿瘤细胞中的BRCA基因突变),属非遗传性突变。
BRCA1/2基因突变会明显增加乳腺癌发病风险。研究表明:对于女性来说,BRCA1基因突变携带者在70岁前发生乳腺癌的累积风险为57.0%-60.0%,70岁前发生卵巢癌的累积风险为40.0%-59.0%;女性BCRA2基因突变携带者风险则分别为49.0%-55.0%和16.5%-18.0%,可见,相比一般人群,BRCA1和BRCA2基因突变携带者乳腺癌发病风险提高了10-20倍。
以上是欧美人的数据,中国人的群数据相对来说要低一些,中国女性BRCA1基因突变携带者乳腺癌风险在79岁前为37.9%,BRCA2基因突变携带者为36.5%;携带BRCA1/2基因突变的女性不仅乳腺癌发病风险增加,其他如卵巢癌、输卵管癌、胰腺癌、胃肠癌及黑素瘤等发病风险也增加,男性患乳腺癌、前列腺癌风险增加。
很显然,存在BRCA1/2基因突变的人,其患癌危险明显增加,属于患癌高危人群,对于这部分高危人群,需要倍加重视和注意:一是要加强筛查(提前筛查,频率更高),二是要更注意避免高危因素的接触或暴露,以免进一步加大风险,必要时还可以考虑药物预防甚至少数情况下的预防性乳腺切除,就像安吉丽娜朱莉进行了预防性乳腺切除和预防性卵巢输卵管切除。
5. 乳房大小与患癌风险无关
并没有确切的研究证据说胸大女性更易得乳腺癌。决定性因素其实并不是乳房的大小,而是乳腺组织的多少和密集程度,或者说乳房中的腺体组织和脂肪组织比例的多少。乳腺癌的发生与乳腺组织细胞的异常增殖有关,与乳房的大小、形态无关。无论乳房大小,都需要定期筛查。
这些知识有助于大家更客观地认识乳腺癌,关键还是要重视定期体检(如乳腺超声、钼靶检查),早发现、早治疗。
来源:肿瘤专科医生一点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