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王琦,网名畅行天下(王晖),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自己的收藏之路。虽历经周折,然而痴迷古物之心不改,缘为好古之乐难以割舍之故。收藏主题涉猎于不同材质不同门类。象牙犀角蜜蜡玛瑙,织绣带饰文房古兵皆为爱物。近年专注于中国铁雕鋄金银器物及明清宫廷马具的收藏及与其相关工艺
名剑“色勒穆”的前世今生
畅行天下(王晖)
王琦,网名畅行天下(王晖),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自己的收藏之路。虽历经周折,然而痴迷古物之心不改,缘为好古之乐难以割舍之故。收藏主题涉猎于不同材质不同门类。象牙犀角蜜蜡玛瑙,织绣带饰文房古兵皆为爱物。近年专注于中国铁雕鋄金银器物及明清宫廷马具的收藏及与其相关工艺历史研究。
在收藏中国明清古兵器的圈子里,虽然有很多令人耳熟能详的古剑,可是还有一支具有特殊名字“色勒穆”的清代高级别古剑非常出名。
“色勒穆”望字可辨就知道不是一个中原传统的名字,而是根据发音直接转换成汉字而成的蒙古语名字。“色勒穆”在蒙古语里的含义是利剑的意思也符合这支剑的身份。虽说“色勒穆”有一个蒙古语名字,可它其实是源自雪域高原西藏,并且迄今为止已经在北京雍和宫内供奉了二百八十年之久。
“色勒穆”的全长接近一米,刃长不到九十厘米。
刃形为剑条,刃体较宽,木质鞘室,外包绿色子儿皮,由于年代久远的原因,蒙皮已经变成深棕色。“色勒穆”的鞘装和柄装共四件,以铁雕鋄金工艺制作并加以装饰。
“色勒穆”的形制异于常见的中原古剑,虽说也分为柄装和鞘装,但是它的柄装只有两件,缺少中原剑柄装具有的剑柄。它的鞘装也只有两件,分为鞘口和带有一面装饰性边鞘的长鞘尾,也没有中原古剑具有的便于系挂佩带的提挂。这种装具形态有可能是因为适应其佩带方式是直接插于腰间的腰带而产生的,也算得上极具西藏特色的装具形式。
“色勒穆”的故事与皇太极腰刀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就是都用于供奉在藏传佛教寺庙的玛哈嘎拉殿内。因为根据藏传佛教,玛哈嘎拉属于战神,因此在清朝时每逢有重大战事,皇帝都会下令藏传佛教寺庙的喇嘛在玛哈嘎拉殿内诵经在宗教层面上为军队助战。在藏传佛教寺庙里也有在护法神殿和玛哈嘎拉殿殿内供奉武备兵器可以增加神袛法力的习惯,至今去西藏的某些寺庙中仍旧能够看见为数不少供奉于殿内的不同时期武备。
而且由于“色勒穆”具有明确的供奉缘由和时间的记录,因此它所携带的信息量与常见的传世古兵相比要具体且详实得多。
“色勒穆”是于乾隆十年十月十五日由七世达赖格桑嘉措敬献,奉旨供奉于雍和宫的。据称这支“色勒穆”曾经是西藏布达拉宫内的镇宫之宝。七世达赖将其敬献给乾隆还有一层意义就是在乾隆十年之时乾隆下旨将雍和宫正式改为藏传佛教庙宇之时,于此时敬献用于增加战神法力的武备也显示出恭顺之心。雍和宫也因此成为华北地区最大的藏传佛教寺庙。有意思的是当时雍和宫内的常驻喇嘛并没有征召来自于西藏地区的,而都是来自于蒙古地区的,这也说明了当时乾隆下旨将雍和宫改为藏传佛教寺庙不仅有宗教上的考虑,同时也有政治方面的设计。这也是为何“色勒穆”来自藏地却被赋予了一个蒙古语名字的原因。
如果就“色勒穆”的装具形制来看其影响深远。现在行内很多人将具有“色勒穆”装具特征的刀剑皆称为“色勒穆”,虽然违背了“色勒穆”名字本身所指的“利剑”含义,可也从侧面揭示了“色勒穆”形制装具的影响深远。
根据多年来所见完整装具的“色勒穆”式样刀剑以及零散装具判断,我个人认为具有“色勒穆”式样装具的刀剑起源上限不会晚于十四世纪且盛行于十五至十八世纪。其刃形分为刀形与剑形两种:
剑形“色勒穆”大多为尺寸较长的长剑,这也许是因为相对于刀来说剑更为珍稀的原因,且剑形“色勒穆”一般都是高等级的贵族所佩带使用或者如同雍和宫“色勒穆”用于重要寺庙的供奉之用。
而刀形色勒穆则分为长刀和怀刀两种。长刀的尺寸较长,刃长约为六七十厘米,刃形尖锐,实战时以劈砍与刺戳兼用。
怀刀尺寸较短,刃长约为四五十厘米,刃形与长刀相似,实战时以刺戳为主。
常见的“色勒穆”式样装具刀剑多以铁雕工艺制作并加以鋄金银工艺装饰,所用铁雕技艺包括镂雕和浮雕,偶见铁质素面基底;鋄金银工艺既有平面鋄金银也有在铁雕纹饰上加以鋄金银工艺装饰。偶见铜雕鎏金工艺的“色勒穆”式样刀剑装具。在不丹流行一种银质镂雕且以鎏金工艺装饰的怀刀,应为当地特定身份的贵族使用。
经过长时间的地区间传播以及逐渐演变,“色勒穆”式样腰刀逐渐演变出俗称“康巴刀”的流行于康区的腰刀形制。
康巴刀的柄装多加装尺寸较小的刀挡,鞘装的鞘尾以及边鞘加长直至鞘口处由鞘口固定。
也许是因为铁雕高手匠人技艺传承失败而造成的工艺衰退,康巴刀装具虽然仍旧会以鋄金工艺加以装饰,可是其上的铁雕工艺相对简约粗陋,并且根据地方特色多于边鞘上加以镶嵌珊瑚、松石等宝石。根据使用者的身份和财力不同,也有在边鞘上镶嵌较为廉价的红色与绿色料器的现象。
其刃形根据刃长度分为两种不同形制。
虽说现在具有原始“色勒穆”式样的刀剑在藏区已经消亡,可是源于“色勒穆”式样经过长时间演变的康巴刀仍然还在藏区流行,这也能够算得上是一种刀剑的血脉流传了吧......
本文已获得作者授权乐艺会发布
图文由作者提供
来源:乐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