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山东人,去了趟云南巍山,忍不住说它给我的5点印象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0-30 06:29 1

摘要:古城在洱海西边的山脚下,南诏故地,城墙不高,城门不吓人,门洞里风吹着陈皮味和马帮的铃声故事。

从山东一路往西南走,火车穿过平原,进了山谷,天一下就亮了几度。

巍山到了,站牌一眼就认出来,城不大,心一下子松了。

古城在洱海西边的山脚下,南诏故地,城墙不高,城门不吓人,门洞里风吹着陈皮味和马帮的铃声故事。

第一眼是慢。

街口老人摆棋,棋子磕在石板上是清脆的声音,旁边小孩追着竹蜻蜓跑,路边铺子把米线汤头一锅一锅咕嘟着冒小泡。

脚下是青石板,磨得发亮,有驮茶的马蹄印扣在上面,像一个个旧日的脚印还没走远。

第二眼是香。

巍山粑肉饵块摊子火气很旺,铁板一刷油,饵块咔嚓一声翻面,加蒜水,加折耳根,加小米辣,卷起来递过来,手心立刻热。

下面再来一碗蒙焕巷的巍山米线,汤面清,骨香厚,酸菜脆,筷子一挑,吸溜就下肚,胃里是热,脑袋是清。

第三眼是旧。

古戏台不高,梁上吊着木牌,写着“武状元”“吉祥”,油漆掉了不少,底下老票友拉着三弦,唱词没麦克风,字字敲在耳朵里。

戏台旁边是文庙。

孔庙建在明洪武年间,石栏杆被手摸得滑,棂星门两侧有对联,字不花,意思很正,学而时习之,走过就想直起腰。

文庙再往北是朝圣楼,传说南诏时曾集兵点将,木柱还有斧痕。

门口一棵银杏树,树下石鼓两只,摸着冰凉,鼓面有浅坑,雨天会积点水,拍一拍会溅到鞋面。

第四眼是闲。

巍山的早晨起得不快,早餐摊七点多才陆续开,豆腐脑偏咸,撒葱花,浇酱油,配油条一根,油条不空,嚼着有筋。

街边店都不吆喝,门帘一挑,人就坐下,老板端茶,茶是三道,第一苦,第二甜,第三回味,杯口烫手,这个节奏不催,心也不催。

第五眼是人。

巍山话软,结尾上扬一点,问路不急,回答也不绕,哪条巷子,左拐右拐,一只手比划很清楚。

碰上古城巡护的志愿者,戴红袖标,笑起来眼角全是细纹,问住哪,住哪家客栈,叮嘱晚上凉,披件衣服。

印象就这五点,慢,香,旧,闲,人。

先说怎么去。

从大理高铁站出来,打车到巍山古城四十多公里,车程一个小时上下。

自驾更舒服,从昆明走杭瑞高速,过大理南就下,山路弯多,风景好,随走随停,看到田边晒谷就能停一脚,后备箱拿水就能坐路牙子歇一会。

不自驾也能玩,古城里步行就够,巷子不宽,景点都挨得近,电瓶车十块二十块一趟,嫌累就招手。

住哪更稳。

古城里民宿多,标配是木头梁,天井,晒台,院里栽一棵桂花或一株栀子,夜里有香。

选的时候记两点,一是离主街远半条巷,晚上清净,二是问清洗澡水压,山城水压偶尔掉,老板若含糊,就换一家。

旺季房价会涨,工作日来更省心,价低,人少,吃饭不用排,拍照能等空镜,老板也有空聊两句。

吃的怎么排。

早餐去南诏巷口吃一碗杂锅菜,土豆片,豆皮,油渣,菜汤浇满,撒葱花,舀一勺辣子,暖胃。

中午粑肉饵丝加一份凉鸡,鸡用本地放养的,肉紧,皮脆,蘸水是花椒盐,舌尖先麻,再香。

下午来盏三道茶,配梅子干和皂角米,坐着发会儿呆,看阳光在砖墙上挪动。

晚饭走巍山夜市,烤乳扇刷蜂蜜,卷玫瑰糖,奶香和花香混在一起,嘴角黏黏的,不丢人,用袖子一抹就干净。

再来一串羊肠,外焦里嫩,撒孜然。

喝酒就点小青柑泡白酒,别多,两杯够,山里夜凉,路不平,走稳最要紧。

景点边走边看。

古城南门进去是北街,北街是商脉老街,清末民初的铺面还在,木门三扇,门槛高,门头写“永记”“同丰”,名字短,讲究重信用。

街角有个马锅头祠,供的是茶马古道上的领队,祠里挂着马鞍、铜铃,墙上贴着旧路线图,从巍山到丽江,再到西藏,一条线走过去是货,一条线走回来是盐和茶。

走出祠堂,石板上能看到马蹄窝,坑不深,脚踩进去,鞋跟刚好卡住一下,拔出来会笑,像跟几百年前的人打了招呼。

文庙讲清楚了,再说巍山孔子会的传说。

相传明代地方学政每年在此设乡试,院墙外父母守候,门口摆香案,孩子进门前摸下石狮鼻子求顺利。

现在学生还会来摸,石狮鼻子被摸得发亮,拍照的人多,等十秒就能轮到。

城外有一个巍山拱辰楼,牌坊式城门,楼上挂匾,写“拱辰”,意思是抬头看星,照应农时。

楼下常有卖花的婆婆,篮子里是栀子和茉莉,五块一小串,别在胸前,走一条街鼻子都是花香。

再走远一点是巍宝山,南诏王室的祭祀地。

山不高,台阶多,松树遮阴,蝉叫很密。

半山腰有真武庙,道教的,墙上八卦图褪色,殿里供黑脸真武,香火不炽,清清的。

山顶能看到洱海西岸一片田畴,风吹过来带着水汽,额头汗一下就干了。

山脚下有南诏土主庙,传说是镇守土地的神,庙会在农历二月初八,人会很多,唱调子,抬神像,摊贩把巍山火腿切成薄片卖,买一两片就能打牙祭。

想拍照,去庙后的小梯田,傍晚有牛群回圈,牛铃敲着节拍,夕阳把牛背染成金色。

时间怎么排更顺。

第一天进城,下午古城随便逛,晚上夜市吃个遍。

第二天上午文庙、戏台、马锅头祠,午后三道茶,黄昏上巍宝山看日落。

第三天绕去巍山古镇外的南诏土主庙,回来路上去看菜地,跟奶奶们聊聊瓜熟没,顺手买一把小葱,回客栈煎蛋,撒葱花,香到不想出门。

历史的边边角角说两段,听着就近。

南诏国七世本在今巍山一带立都,史书里叫太和城,唐天宝年间与中原往来频繁,朝贡、和亲、互市都有,茶马古道由此出滇北上,巍山是路口。

后世改置巍山府,明清驿站制度里,城里设驿馆,供往来官员换马歇脚,如今驿馆旧址还在,院深深,门上的“驿”字早被磨淡。

巍山火腿也不只是吃的,最早是赶马帮带货的路粮,盐腌后耐放,切开色红,香不腻,多用在八宝饭和汽锅鸡里,汽锅鸡蒸两个小时,盖子开,香气一下子冲人。

省钱的门道说细点。

古城景点大多不收门票,文庙小票价,十来块,巍宝山停车费比门票还贵一点,带现金更顺。

吃饭别找装修花哨的,找屋檐下吊腊肉的那家,肉有年头,老板不糊弄,价也实在。

买特产别在主街第一家下手,多走三家,火腿看切面,红中带白,油花细,按一下会弹,太湿就别买,回去路上要走远会坏。

茶叶买小份,三道茶的苦茶是本地雨前晒青,不贵,五十到一百就很香。

走路要穿软底鞋,石板硬,脚背会顶,带创可贴,磨到及时贴上,晚上回去泡脚,加一把艾草,睡得沉。

拍照别挡人门口,门槛是人家的脸,坐着歇,屁股别坐门槛上,老规矩,图个吉利。

和人说话别急,大爷大妈很健谈,听他们说年轻时走茶马古道,怎么挑担,怎么休息,比博物馆还生动。

避坑给到位。

雨季石板滑,突然一场雨,脚底就像抹油,巷子里电瓶车窄道穿,肩膀往里收一收,给人让一条缝,彼此都好走。

夜市高峰是七点半到九点,人挤,口袋拉链拉好,背包背前面,手机别后兜一插就完事,吃完早点撤,十点后商家收摊,巷子里会暗,手电开着走。

租民族服装拍照的店有很多,选布料厚的,薄纱看着好看,镜头外站着就冷,山里风一吹人打抖,拍出来脸不自然。

打车回大理或机场,提前半小时叫,司机要绕古城外圈,别催,单行道多,绕一圈反而快。

说点小众的去处。

古城西北有条小河,河边堰坝平,晒衣服的多,傍晚去,能拍到彩霞照在水面上,像打翻了胭脂。

北门外老粮仓,墙皮脱落,门口生锈的衡器还在,光线打进仓门的时候,尘埃在里头跳舞,拍一张很有味道。

还有一个木雕作坊,师傅用梨木刻门花,刀口干净,手掌全是茧,讲起哪朵花寓意哪种福,听完才知老房子花窗不是花哨,是讲章法。

最后说句心里话。

巍山不吵,不装,椅子都坐出光泽,碗都磕出小口,日子是慢火。

来这别赶场,别一天跑七八个点,坐下,喝茶,抬头看鸟,低头看影子,走三步停一下,鼻子闻到香再跟着走。

花不多,心不忙,路就顺。

巍山就这样,给出来的是五点印象,拿回去的是一身轻。

来源:那一刻的思绪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