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愚昧的老师认定,老师讲课文就是在培养阅读能力,学生听懂课文就训练了阅读能力。从不反思,从小学讲到初中,学生听了两百首古诗,可对古诗的阅读能力是零。也从不反思,初中听了那么多古文,学生阅读古文的能力是零。
魏书生说,不讲或极少讲课文。贻害无穷的语文老师却认定,老师讲学生听就是语文课!
难怪人们调侃,只有语文老师不会教语文。愚昧的语文老师有三种不可改变的偏见:
1 阅读能力可以讲出来
愚昧的老师认定,老师讲课文就是在培养阅读能力,学生听懂课文就训练了阅读能力。从不反思,从小学讲到初中,学生听了两百首古诗,可对古诗的阅读能力是零。也从不反思,初中听了那么多古文,学生阅读古文的能力是零。
只要老师还有点阅读素养就清楚,能力包括阅读能力无不是在独立的实践中训练出来。这个道理也深奥么?
愚昧的语文老师备课就是把老师讲的内容写出来,怎么讲重点难点,怎么讲得生动有趣,然后就是背教案。可从来不怀疑,讲出来是有价值的,只要学生专注地听,语文就学好了。
尽管一次次考试失败,可老师坚信是学生没有复习好,也就是没有背好,才考差的,决不认为学生没有读写能力,因为学生都听得很认真,还记了笔记呢!
愚昧的语文老师有种种自欺欺人的理由坚守偏见,对阅读能力形成的规律一无所知,也才讲到天荒地老,一辈子误人子弟却浑然不觉。
2 课堂越热闹越精彩
这是所谓互动式教学的愚昧偏见。这种老师尽管反对一讲到底的满堂灌,采取所谓谈话式教学,老师问学生答,师生互动频繁,自以为就是启发式教学。
这就是追求热闹的课堂,越热闹认定就越成功越高效。怎么制造热闹呢?老师有种种办法,比如,老师不断问,问得越多,课堂越热闹;学生追赶着回答,答得越积极越热闹;学生不时齐声朗读;多媒体播放视频,甚至鼓掌,甚至唱歌……
不仅如此,还要制造所谓课堂高潮,还要制造所谓高潮迭起。比如,激情洋溢地朗读,或者播放激情视频。
追逐热闹的愚昧老师居然不知道,深度阅读只在安静研读中诞生,热闹课堂不过跟文本打打擦边球,哪来真正的感染?哪来在感动的基础上创造新认知?
阅读感染是在安静的环境中从容的心态下,在研读中酝酿而成,其标志是激活想象,唤醒沉睡的经验,与作者深度对话而产生。热闹与感染格格不入。
其实,只要懂得阅读素养的积淀规律,热闹恰恰是深度阅读最忌讳的。
3 讲课感染等于阅读感染
愚昧的老师认定,声情并茂的讲课感染学生,跟课文感染学生没有区别。这是不懂得阅读感染的本质而发的谬论。
阅读感染是心灵感染,是沿文字的幽径去到自我经验和作者的远方,并使二者产生交集,是一个人独享的审美快乐。阅读感染的标志是想象激活,经验觉醒,是在安静的研读中慢慢酝酿而成。
讲课感染是感官感染,是在视听刺激下的感染,与想象无缘,与经验无缘,停留于感官,无法影响心灵和人格,是转眼而逝的感染。
这跟多媒体的感染相近,都跟阅读感染大相径庭,是不懂阅读的浅见。
有的老师甚至认定,讲课感染比课文感染还要强悍,说什么讲课才有真正的感染,课文无法感染学生。
课文为什么不能感染学生?不正是长期讲,学生才无法在阅读中受感染么?正是讲出苍白的灵魂,讲出跟文字很深的隔膜!
愚昧的老师非常顽固,无知还可产生求知欲,偏见却紧闭理性之门。多少语文老师一辈子受偏见的摆布却无法觉悟真理,误尽苍生却全然不知。#星海V9让豪华MPV走进千万家#
来源:灵拙说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