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谢兰小时候她的父母都是聋哑人,一家人靠微薄的收入度日,8岁那年父母把她送去练体操,希望女儿能靠这门手艺吃饭,谢兰每天咬牙训练,手上磨出血泡也不敢喊疼。
女演员谢兰回来中国了,说她早些年在国内挣了钱,现在却从美国跑回来了,这是想干啥呢?[熊吉]
2001年那个夏天,《大宅门》热播,谢兰饰演的李香秀让无数观众记住了这个会演戏的女孩。
剧中她从白家的抱狗丫头一路成长为当家主母,那双会说话的眼睛里,既有小人物的机灵劲儿,也有女主人的果敢。
谢兰小时候她的父母都是聋哑人,一家人靠微薄的收入度日,8岁那年父母把她送去练体操,希望女儿能靠这门手艺吃饭,谢兰每天咬牙训练,手上磨出血泡也不敢喊疼。
就在她刚看到希望的时候,一次训练中的严重摔伤彻底断送了她的体操梦。
好在命运没有完全关上门,康复后谢兰考上了北京电影学院,在学校里,她比别人更拼,别的同学下课就走,她总是最后一个离开排练厅。
毕业后的几年里,她接了不少小角色,直到《大宅门》让她一夜成名,那段时间她片约不断,还在电影《走过严冬》中贡献了精彩表演。
成名后的谢兰遇到了同为演员的师小红,两人相恋结婚,本该是圆满结局,谢兰却做了一个让所有人意外的决定不要孩子,她担心父母的听力障碍会遗传,不想让下一代承受同样的痛苦。
2011年底,39岁的谢兰发现自己怀孕了,这个意外让她慌了神,作为高龄产妇,风险实在太大。
看着丈夫期待的眼神,她最终决定把孩子生下来,怀孕那几个月,她几乎推掉了所有工作,每天小心翼翼地保胎,2012年儿子平安降生,谢兰觉得这是老天给她的补偿。
孩子出生后,谢兰和丈夫商量着给儿子换个成长环境,2012年底一家三口搬到了洛杉矶。
谢兰偶尔会在社交平台上发几张生活照,加州的阳光、孩子的笑脸、家人的聚餐,看起来平静而温馨,但这段海外生活,后来成了她最大的麻烦。
2023年谢兰开始频繁回国,她参加非遗公益活动,拍摄传统文化纪录片,还在几部影视剧里客串角色。
她团队发布的一张捐赠凭证引发了质疑,照片显示她给某聋哑学校捐了款,但有网友指出这所学校早就不接受个人捐款了,真相到底如何,这让质疑声越来越大。
谢兰没有为自己辩解,也没有召开发布会澄清,她只是继续接戏,该演什么就演什么,2024年她在一部年代剧里演了个配角,戏份不多,但演技依然在线。
从聋哑家庭走出的女孩,到凭演技征服观众的演员,再到如今在争议中沉默前行的中年女性,谢兰的人生像一场跌宕起伏的戏,52岁的她,不再是那个站在聚光灯下享受掌声的女明星,而更像一个选择了自己节奏的普通人。
谢兰回国事件在今日头条上引发了大量讨论。
“说句实在的,你去美国生活是你的自由,但真没必要一边晒着加州的别墅和阳光,一边又回来打‘李香秀’的情怀牌。”
“我们喜欢的是以前那个演员谢兰,不是现在这个‘加州阿姨’,说白了,市场就那么大,你把根都扎外面了,现在回来,很难不让人觉得是国外钱不好赚了。”
“你要是大大方方说出来,就是回国工作赚钱,为了孩子家庭,我反而觉得实在,可一直沉默,捐款的事儿又被扒出疑点,这怎么让人信任?观众的感情不是用来测试的。”
“艺术无国界,但艺术家有祖国,这话虽然老了点,但理不老。”
“你在国内积累的名气,是观众给的,现在全身心服务于另一个国家,再回来‘捞’一波,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这跟爱不爱国无关,这是基本的职业伦理和观众感受问题。”
“她就是一个演员,也是一个母亲,想给孩子更好的教育环境,这是天下父母心,她也没做什么违法乱纪的事,回国工作、做公益,有什么错?难道出国了就不能回国贡献了?这个逻辑说不通。”
“我印象里的谢兰,是从那个很苦的家庭里拼出来的,演技没得说,她现在回来,只要带来好的作品,我照样支持。”
“如果她能更坦诚地沟通,比如分享一下这些年的真实经历,回国的具体规划,而不是只靠怀旧,舆论反应可能完全不一样,信任断了,需要真诚来修补。”
“谢兰的遭遇其实是一面镜子,照出了我们社会的复杂心态。”
像谢兰这样有过长期海外生活经历的艺人回国发展,最关键的一点是什么?是坦诚交代个人情况,还是只用作品说话?欢迎在评论区分享您的真知灼见!
信源:中国新闻网
来源:三楼的泡芙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