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价暴跌,老铺黄金为何逆势涨价?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0-30 00:44 1

摘要:金价涨跌如过山车,市场波动从未停息。在十月即将迎来尾声时,老铺黄金的涨价消息却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刷爆朋友圈。这已经是它今年的第三次提价行动,而这一次,涨幅更是达到了10%至12%,部分产品价格甚至高出20%。这家公司究竟有怎样的底气,频频打破消费者心理防线,依

:老铺黄金逆势涨价,凭什么它成了“黄金界的爱马仕”?

金价涨跌如过山车,市场波动从未停息。在十月即将迎来尾声时,老铺黄金的涨价消息却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刷爆朋友圈。这已经是它今年的第三次提价行动,而这一次,涨幅更是达到了10%至12%,部分产品价格甚至高出20%。这家公司究竟有怎样的底气,频频打破消费者心理防线,依然站稳“黄金界爱马仕”的神坛?

生活中的一次奢侈品式逆袭

老铺黄金10月涨价的举动,正好与国际金价的波动形成鲜明对比。10月17日,伦敦现货金价冲上高峰,达到4381美元/盎司,但短短几天后却迎来疯狂跳水,21日当天跌幅高达5.31%。这种剧烈波动的情况下,上调价格似乎是场高风险“豪赌”,毕竟消费者可能会因金价不稳而观望,更何况,黄金首饰的克单价在老铺黄金已经远远高于市场均值,甚至逼近投资金条的两倍以上。

但令人意外的是,老铺黄金的涨价不仅没有劝退消费者,反而让门店再现排队盛况。无论是在10月26日涨价当天的各大线下门店,还是前一天诸如北京、上海等门店的销售火爆,都呈现出一种奢侈品特有的“饥饿营销”意味。代购群里的许莉更是形容自己一天马不停蹄地跟顾客同步库存,仅是帮往日犹豫的客户卡位热门款,就足以占据全部精力。排队抢购的消费者中,有人甚至凌晨冒着寒风守候,只为在涨价前完成剁手。

老铺的底牌:奢侈品黄金VS普通黄金

提起老铺黄金,绕不开的关键词就是贵。相对于周大福、周生生这些老牌黄金品牌,老铺的黄金首饰克价几乎“一骑绝尘”。据统计,26日涨价后,老铺黄金某吊坠每克售价已高达1865元,而普通投资金条的克单价却只有944元。差距不仅仅是翻了倍,甚至是对行业认知的颠覆。

这点老铺黄金丝毫不讳言。从成立之初,这家公司就有着明确的战略定位——黄金界的奢侈品。这种奢侈感不仅体现在价格,更渗透到其品牌故事、工艺设计、渠道规划等每个细节之中。如果说其他品牌的黄金更像是一种“硬通货”,适合投资或者讲究性价比的消费,那么老铺黄金每一件产品都生动演绎了“文化符号附加值”的精髓。从以非遗工艺为卖点的花丝、錾刻到推出金镶钻产品,老铺逐步让消费者淡化了按克购买黄金的习惯,而是推动市场进入“按情感溢价”消费的时代。

为什么这种策略有效?正如一位珠宝界老炮大洋评价的那样:“当黄金还停留在太软、不适合创意设计的刻板认知时,老铺已经用镶钻和古法工艺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利润‘点金石’,让消费者为品牌标签买单而非单纯的原材料价值。”

更聪明的饥饿营销与定价话术

10月下旬的涨价预告和连锁效应,让市场见证了一场典型的“买涨不买跌”风潮。在涨价前一天,上海恒隆广场店便因开业即将涨价叠加限时满减优惠,吸引了大批消费者彻夜排队。这种现象不仅进一步强化了品牌的市场稀缺感,也在无形中将“涨价即抢光”的观念植入到消费者潜意识中。

这种模式很容易让人联想起国际奢侈品牌的定价策略。爱马仕每年涨价却依然拥趸狂热,为什么?因为它懂得稀缺的力量。老铺黄金采用的“首饰+黄金”的复合属性策略,不仅填充了奢侈消费的心理需求,更通过一定的保值属性降低了消费者的价格敏感度。

涨价的背后也暴露出一些隐忧。部分代购群中的声音已经开始出现转移——“每次涨价都买不起,也没有了第一次抢购那种快乐”。“奢侈品牌稀缺是维持溢价的基础,但如果一味以涨价挑衅用户耐心,也可能悄然丧失核心竞争力。”大洋如是说。

资本的冷静与担忧

这边是爆满门店,那边是降温的资本市场。过去半年,老铺黄金在股价上演过一轮“高开高走”,一度飙升到11港元,但如今,股价已回调至667.5港元,跌幅近40%。对资本而言,老铺黄金的业绩毫无疑问是亮眼的:123亿元半年营收、38%的毛利率比行业均值高出近10个百分点。问题也随之显露——资金流动性紧张、扩张需求持续加码,上半年配售融资尚未完全落定,10月下旬又发布新一轮募资计划。这种“融资烧钱大赛”,在某种程度上削弱了市场信心。

10月最后十天,黄金价格从高点陡然下行,使得投资者始终担忧公司高价库存可能出现滞销。“涨价与频繁融资的结合,可能给二级市场传递出盈利质量不够优、依赖外部输血维持扩张的负面信号。”柏文喜指出。

未来:到达顶点,还是一步一步攀升?

虽然坐拥奢侈品牌的“护城河”,但老铺黄金能否持续坐稳黄金市场“爱马仕”宝座,还需要更多时间验证。对消费者来说,它究竟只是一时潮流趋势,还是能持续为他们制造“梦幻光环”?即便抛开外部因素,老铺黄金背后的商业模式也还需要不断优化扩展。持怀疑态度的资本市场,与信心爆棚的排队人群,究竟哪一端会是这个品牌的晴雨表?

问题值得我们深思:在黄金升华为奢侈品的进程中,我们是否已经将投资转变为情感消费的豪赌?素质化品牌的崛起是否必然以冷却理性为代价?这些,或许才是老铺黄金现象留给市场的最大悬念。

来源:红红自媒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