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大模型变现提速!三类产业链股票已率先起跑看懂逻辑再出手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0-30 00:15 1

摘要:打开豆包问“冬季唇膏怎么选”,直接弹出抖音商城链接;刷视频时随口问“二手电脑避坑技巧”,AI秒给攻略还附商品推荐——2025年的抖音生态里,AI大模型早已不是单纯的聊天工具,而是实实在在的“变现引擎”。随着豆包月活突破1.57亿、视频生成模型落地商用,其商业化

打开豆包问“冬季唇膏怎么选”,直接弹出抖音商城链接;刷视频时随口问“二手电脑避坑技巧”,AI秒给攻略还附商品推荐——2025年的抖音生态里,AI大模型早已不是单纯的聊天工具,而是实实在在的“变现引擎”。随着豆包月活突破1.57亿、视频生成模型落地商用,其商业化步伐突然提速,背后的产业链更是迎来了资本追捧的热潮。

这波行情里,哪些股票能真正受益?不是跟着概念瞎炒,而是要抓住“算力打底、技术落地、场景变现”的核心逻辑。今天就用最通俗的话,拆解抖音AI产业链的投资机会,帮你看清谁在“搭车吃肉”,谁在“蹭热度喝汤”。

一、变现提速信号明确!抖音AI的“钱景”藏不住了

要判断产业链能不能赚钱,首先得看清主角——抖音AI大模型的变现路走得顺不顺。从2025年的一系列动作来看,字节跳动已经按下了加速键,三个信号尤其关键。

第一个信号是用户基数够大,变现基础扎实。QuestMobile数据显示,2025年8月豆包月活用户达15742万,环比增长6.6%,已经超越DeepSeek登上中国原生AI App月活榜第一。这么大的用户池就像肥沃的土壤,只要种下商业化的种子,很容易长出收益的果实。就像当年微信靠亿级用户撑起了微信支付和广告业务,豆包的用户规模已经具备了变现的前提。

第二个信号是商业化场景落地,闭环已经打通。最典型的就是10月上线的“对话即购物”功能:问“北京周末去哪玩”,推荐的景点带抖音团购链接;问“保湿唇膏哪个好”,直接推送4.8分以上优质店铺的商品。这种模式把“提问-推荐-下单”的链条缩短到极致,让豆包从“问答工具”变成了“消费决策服务商”。

更妙的是,这不是孤立的尝试。抖音电商本身有直播带货的“货找人”场景,货架电商GMV占比已超40%,再加上红果短剧的“短剧带货”,现在豆包补上了“AI决策”的缺口,三大场景构成了完整的电商生态版图。2025年抖音电商GMV目标定在4.2万亿,AI正是冲刺这个目标的关键武器。

第三个信号是技术持续升级,多模态打开新空间。变现不能只靠电商,技术迭代才是长久饭票。抖音SAIL团队刚推出的多模态大模型SAIL-VL2,用8B参数就能在复杂推理任务上比肩GPT-4o,还能支持任意分辨率的图像理解。另一边,视频生成模型PixelDance已经开始内测,用户每天能免费生成10支1080p视频 。这些技术升级意味着,后续还能衍生出AI视频创作、智能剪辑、虚拟人互动等更多变现场景。

连国际巨头都在跟进这个赛道:OpenAI和沃尔玛合作搞“ChatGPT即时结账”,亚马逊推出带“购物记忆”的AI助手Rufus。抖音现在的布局,显然是想抢占AI+商业的先发优势,而这个过程中,产业链上的合作伙伴必然先分到红利。

二、第一波受益者:算力与数据,AI变现的“基础设施”

不管是豆包聊天荐货,还是生成1080p视频,背后都离不开两样东西:算得动的“算力”和喂得饱的“数据”。这就像开餐馆,首先得有厨房(算力)和食材,否则再厉害的厨师也做不出菜。这也是产业链里最确定的受益环节。

算力:从云端到端侧,处处都是需求点

算力分为“云端”和“端侧”,前者是大模型的“中央厨房”,后者是手机、耳机等设备上的“迷你灶台”,两者需求都在爆发。

云端算力里,国产芯片厂商最受关注。抖音大模型再强,也得靠芯片跑起来。天风证券直接点出,寒武纪、海光信息、景嘉微这些国产算力企业都是豆包生态的相关标的 。比如海光信息的CPU、寒武纪的智能芯片,已经进入不少互联网公司的算力集群,抖音扩大模型应用规模,必然会增加这类芯片的采购。

可能有人会问,为什么非得是国产芯片?一方面是政策鼓励自主可控,另一方面是成本考量——大规模算力部署,用国产芯片能节省不少开支。而且抖音的SAIL-VL2模型采用了稀疏MoE架构,每次推理只激活部分参数,这种优化虽然能省算力,但对芯片的兼容性要求更高,提前适配的国产厂商自然占得先机。

除了芯片,算力基础设施服务商也很吃香。大模型运行需要大量服务器和数据中心,润泽科技作为数据中心基建龙头,已经被市场划入“豆包概念股铁三角”。还有英维克,做的是算力设备散热生意,芯片越密集、算力跑越久,散热需求就越大,这属于“卖水人”式的稳定收益。

端侧算力的机会在智能硬件芯片。现在很多设备都想接入豆包:AI耳机要实时翻译,智能玩具要对话互动,这些都需要端侧芯片支持。中科蓝讯就是典型例子,它的讯龙三代芯片和抖音火山引擎的MaaS平台完成了对接,能提供适配豆包的耳机解决方案,现在已经实现了实时翻译、会议纪要等功能,后续还要推更多场景 。

乐鑫科技的逻辑也类似。它的无线SoC芯片是边缘计算设备的核心,抖音的AI玩具“显眼包”里就用了它的ESP32芯片 。这种芯片能处理语音唤醒、本地响应等轻量任务,让设备不用每次都连云端,既省流量又快。随着AI穿戴、AI玩具越来越多,这类端侧芯片的需求会持续增长。

这里要提醒一句,算力股波动往往较大,因为市场会提前炒作预期。但只要抖音AI的变现规模在扩大,算力需求就是实打实的,所以重点看有实际订单落地或者被机构密集调研的企业——中科蓝讯11月以来接待了96家机构调研,乐鑫科技也有74家机构上门,这说明机构对这些公司的受益逻辑是认可的 。

数据:大模型的“营养餐”,越优质越值钱

如果说算力是厨房,数据就是食材,而且得是“优质食材”。抖音大模型能精准荐货、理解复杂问题,靠的是海量高质量数据训练,这就让数据服务商成了香饽饽。

海天瑞声是这一环节的代表,它直接承认“字节跳动是重要客户”,提供的是智能语音、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等各类数据产品 。虽然没明说这些数据用在豆包上,但用脚想也知道,字节的AI产品要升级,肯定离不开这类基础数据。这家公司10月底以来接待了超250家机构调研,足见市场关注度之高 。

数据的价值核心在“高质量”和“多模态”。抖音的SAIL-VL2模型训练用了250M高质量caption数据、510万条视频-问答数据,还得经过“视觉信息丰富度”“图文对齐度”等多维度筛选。这意味着,不是随便找些数据就能卖钱,像海天瑞声这样能提供标注精准、分类细致的数据服务商,才能长期拿到订单。

还有视觉中国这类版权数据公司,也可能间接受益。AI生成图片、视频容易侵权,抖音要规避风险,就得采购正版素材库,视觉中国的图片、视频版权资源,正好能满足大模型训练和内容创作的合规需求。近期视觉中国股价涨停,也和市场对AI版权需求的预期有关 。

三、第二波爆发点:技术与场景,AI落地的“转换器”

有了算力和数据,接下来就要靠技术把大模型“装”到各个产品里,再通过场景把“技术”变成“收入”。这环节就像餐馆里的“厨师”和“服务员”,决定了菜好不好吃、客人愿不愿意买单。

技术适配:帮行业用好AI的“翻译官”

很多企业想蹭AI的热度,但自己不会对接大模型,这就需要“技术适配商”来当“翻译官”,中科创达就是典型。

中科创达和抖音火山引擎成立了大模型联合实验室,明确说了和豆包有合作,重点在智能汽车和智能硬件领域 。比如智能座舱,以前的车机只能导航、听歌,现在通过中科创达的技术,能把豆包的能力装进去——车主说“找附近评分高的川菜馆,顺便订位”,车机直接完成推荐+预订,这就把AI变成了汽车的核心卖点。

这种合作的价值在于“降维打击”:传统车机厂商自己搞AI要花几年时间,而通过中科创达对接豆包,几个月就能落地功能。现在全球主机厂都在卷智能座舱,中科创达的订单自然少不了。10月底以来它接待了200家机构调研,市场就是看好它“AI技术落地转换器”的角色 。

还有润欣科技,做的是AI硬件分销和技术支持,属于“渠道+技术”的结合体,也被划入了“豆包概念股铁三角”。它一边对接芯片厂商,一边帮下游硬件公司做AI适配,相当于在产业链中间搭了座桥,桥两边的生意都能做。

场景变现:电商与营销,离钱最近的环节

技术最终要落地到场景里赚钱,抖音最擅长的就是电商和营销,这两个场景的受益股已经开始异动。

先看AI+电商,这里的关键是“营销服务商”。抖音电商要靠AI卖更多货,就得有公司帮商家做AI营销、投流优化。省广集团、引力传媒、天龙集团这些公司,早就和抖音生态深度绑定,现在豆包带来了“对话式消费”新场景,它们自然能顺势推出新的营销方案。

比如引力传媒,能帮商家接入豆包的推荐体系,优化商品在AI回复中的露出机会;省广集团可以利用AI分析用户提问数据,帮商家调整产品卖点。近期这两家公司都出现了涨停,就是市场对它们“AI+营销”逻辑的认可 。

再看AI+内容创作,这是个新的增长点。抖音刚推出“AI创作浪潮计划”,拿出20亿资源扶持AI内容,其中10亿是专项流量,10亿是创作积分和剪映会员。这意味着,未来会有更多人用AI做视频、写文案,而提供AI创作工具、素材的公司就能受益。

虽然目前这一环节的标的还不太明确,但可以顺着逻辑找:比如做AI剪辑工具的公司,或者为AI生成内容提供音乐、字体版权的公司,都可能在后续政策落地中受益。毕竟20亿扶持资源砸下去,必然会带动相关产业链的需求。

四、风险与机会并存:这些坑要避开,这些逻辑要抓牢

看到这里,可能有人已经按捺不住想入手了,但炒股最怕的就是“追高站岗”。抖音AI产业链虽然前景好,但也有不少风险,必须睁大眼睛看清楚。

三类风险要警惕,别被概念套牢

第一类是“伪合作”风险。有些公司只是和字节有过零星业务往来,就被贴上“豆包概念股”的标签,实际根本没参与AI相关业务。比如乐鑫科技就明确澄清,自己只提供芯片和技术支撑,不做整机业务,避免了市场的误读 。遇到这类股票,一定要去看公司公告和机构调研记录,确认合作的真实性和关联性。

第二类是业绩兑现风险。股价炒的是预期,但预期最终要靠业绩落地。比如有些算力公司,虽然接到了订单,但如果毛利率太低,或者订单交付周期太长,短期也赚不到钱。还有些营销公司,虽然蹭上了AI热点,但如果AI营销方案没帮商家赚到钱,后续合作也难以持续。

第三类是竞争加剧风险。现在不仅抖音在搞AI变现,淘宝有“AI帮我挑”,京东有“京小智”,百度有“度小优”。如果后续其他平台跟进,或者抖音的AI推荐效果不及预期(比如用户发现推荐的不是最优商品,失去信任),都会影响产业链的收益。毕竟用户对AI的“信任滤镜”很脆弱,一旦破碎就很难修复。

抓牢两个核心逻辑,选对股更稳

避开风险后,选股票就要盯着两个核心逻辑:“深度绑定”和“业绩弹性”。

“深度绑定”指的是和抖音AI业务有长期合作,而不是一次性买卖。比如中科创达和火山引擎成立了联合实验室,还明确要推智能座舱产品,这就是深度绑定;中科蓝讯和豆包的合作分多阶段推进,后续还要出更多AI功能,这也是长期逻辑 。这类公司能持续从抖音的AI变现中分到红利,而不是赚一笔快钱就走。

“业绩弹性”指的是AI业务能显著提升公司业绩。比如海天瑞声,字节是它的重要客户,要是豆包的数据需求翻倍,它的营收可能就有明显增长;再比如润泽科技,要是抖音扩建数据中心,它的基建订单就能直接落地,业绩增速会很可观。相反,那些AI业务占比极低的公司,就算有合作,对业绩的拉动也有限。

国金证券分析师赵中金说得很实在:电商AI应用已经从“试水”进入“规模化价值兑现”阶段,这是行业大趋势。只要这个趋势不变,抖音AI产业链的机会就会持续存在,但具体到个股,就得靠自己去甄别了。

五、结语:AI变现的长跑才开始,产业链机会在细分赛道

抖音AI大模型的变现提速,本质上是开启了“智能体代劳”的消费变革——从以前的“人找货”“货找人”,变成了“AI帮你找货、帮你决策”。这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会持续3-5年甚至更久,产业链的受益也会分阶段展开。

短期来看,算力、数据这些基础设施是最确定的机会,因为它们是AI运行的刚需;中期来看,技术适配和电商营销会迎来爆发,因为场景落地会带来实实在在的订单;长期来看,AI创作、智能汽车等新场景可能会诞生新的龙头股,就像当年直播电商催生了带货主播一样。

最后要提醒的是,投资从来没有“稳赚不赔”的说法,尤其是科技类赛道,波动本身就很大。与其跟着热点瞎买,不如看懂背后的产业逻辑:抖音要做的是“AI+商业”的生态,而真正的受益者,是那些能帮它把这个生态建起来、跑起来的合作伙伴。

随着2025年双十一的临近,豆包的“对话式消费”功能大概率会迎来第一次大考,如果GMV贡献超预期,产业链股票可能会再迎一波行情。但无论市场怎么波动,记住一句话:真正的价值股,从来都是靠业绩说话,而不是靠概念炒作。

来源:遇见9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