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35岁以后,我才真正明白,原来我一直都不懂得如何好好爱自己。过去的日子里,我对待自己的方式,更像是在修理一台出了故障的机器——发现问题,立刻纠正,不容许任何差错。可这样的模式,只会让我越来越疲惫,越来越远离真实的自己。直到某一天,我意识到,真正的爱自己,不该是
35岁以后,我才真正明白,原来我一直都不懂得如何好好爱自己。过去的日子里,我对待自己的方式,更像是在修理一台出了故障的机器——发现问题,立刻纠正,不容许任何差错。可这样的模式,只会让我越来越疲惫,越来越远离真实的自己。直到某一天,我意识到,真正的爱自己,不该是苛责与改造,而应是温柔地观察、安静地陪伴、由衷地喜悦。这就像对待一个深爱的人,不是看他哪里出了问题,而是看见他整个人,包括那些不完美的部分。
真正的自爱,是一种可以慢慢培养的能力,它有着清晰的路径。第一步是察觉,当你能清楚地说出“我现在感到难过”或“我有点烦躁”,而不是被情绪拖着走,你就已经踏出了关键的一步。接下来是接纳,允许自己有低落、有不安、有脆弱,这些情绪不是敌人,而是内心真实的回响,不需要立刻消灭它们。然后是耐心,改变从来都不是一夜间发生的,你要像看着一个小孩子学走路那样,允许自己跌倒,允许自己慢下来,在每一次尝试中给予自己鼓励和温柔。
当你开始学会这些,就可以进入第四层:记录与梳理。把心里翻腾的思绪写下来,无论是几句感想,还是一段日记,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种疗愈。第五层是主动为自己创造能量,去做那些让你感觉充实的小事,比如清晨读几页书,安静地抄一段文字,或者提前整理好明天要用的文件,这些微小的秩序感,都会悄悄为你蓄满力量。
第六层是识别并远离消耗。你要清楚哪些事、哪些人、哪些习惯会悄悄吸走你的精力,比如无意义的争论、漫无目的刷手机、被打断的作息,看见它们,然后有意识地避开。最后是整合与平衡,在工作、家庭、亲子、自我之间找到属于自己的节奏。比如陪孩子练琴时,即使内心着急,也能觉察到这份急躁,并选择用更平和的方式回应,这就是爱自己的真实体现。
我们总是更容易爱别人,因为距离让我们更客观,而对自己,却因太过熟悉而容易苛刻。但真正的自爱,不是追求完美,而是愿意陪伴那个不完美的自己,带着信心和温柔,一路前行。从今天起,请用你对待最爱之人的目光,回望自己,你会发现,内心的力量正悄然生长,足以撑起每一个平凡却珍贵的日子。
来源:嘟嘟神技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