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年共有 99 家餐厅上榜,包括 32 家星级餐厅(其中有 2 家三星餐厅、6 家二星餐厅和 24 家一星餐厅),此外还有 26 家“必比登推介”以及 41 家“米其林指南入选餐厅”。
10 月 29 日上午,米其林在北京诺金酒店举行发布会,正式带来 2026 北京《米其林指南》。
今年共有 99 家餐厅上榜,包括 32 家星级餐厅(其中有 2 家三星餐厅、6 家二星餐厅和 24 家一星餐厅),此外还有 26 家“必比登推介”以及 41 家“米其林指南入选餐厅”。
上榜餐厅总数比去年少了两家,星级餐厅比去年少了一家,北京《米其林指南》差不多连续三年有种收缩的感觉。不过榜单也仍然在带来新意,这次除了有常规的绿星餐厅和 3 个个人奖,还在内地首次颁出了“导师厨师奖”。
2026 北京《米其林指南》星级餐厅榜单
三星:
潮上潮(朝阳)、新荣记(新源南路)
二星:
黑天鹅、京季、京兆尹、兰斋、屋里厢、鲁上鲁
一星:
采逸轩(北京四季酒店)、潮上潮(西城)、富春居(璞瑄酒店)、芙蓉无双、美·大董、迦达花园(中国大饭店)、IL Ristorante - Niko Romito(北京宝格丽酒店)、Jing(王府半岛酒店)、利苑(金宝大厦)、鲁采(安定路)、京艳·翰林书院、茉、拾久(东三环中路)、荣袍、家全七福、晟永兴(朝阳)、北京厨房(建国路)、The Georg、龙庭(北京瑰丽酒店)、Trb Hutong、新荣记(建国门外大街)、新荣记(金融大街)、止观小馆、紫金阁(北京华尔道夫酒店)
星级餐厅部分,今年三星餐厅还是潮上潮和新荣记,京兆尹去年落到二星餐厅后今年继续停在二星,不过它也仍然继续蝉联绿星餐厅。
二星餐厅在去年 4 家的基础上今年新增了黑天鹅和兰斋,它们都是从去年的一星升上来的。
黑天鹅仍然厉害,它在去年 6 月开业后当年 10 月就拿下一星,这次来到二星,相当于只用一年出头就完成了“两级跳”。同时去年主厨 Vianney Massot 获得“年轻厨师奖”,今年是陈文获得“侍酒师奖”,各个环节都在受到肯定。
而主厨戴军(之前在京兆尹和山河万朵任职过)领衔的素食餐厅兰斋也保持了稳定的出品,除了新菜单品质可靠,今年和秘鲁 Central Restaurant 主厨 Virgilio Martínez 的联动也得到了很好的反响。
一星餐厅里,去年的淮扬府(东城)和湘爱(工体东路)都落到了“米其林指南入选餐厅”,而富临饭店和玲珑都是闭店下榜。
同时也新增了 3 家一星餐厅:去年的“米其林指南入选餐厅”潮上潮(西城)今年“摘星”,而川菜餐厅荣袍和粤菜餐厅家全七福分别是去年 7 月和 11 月才正式开业,《米其林指南》的动作还是非常的快,尤其像荣袍作为“新荣记宇宙”的又一家餐厅,真是一开始就奔着榜单来的。
米其林官方表示北京的这 24 家一星餐厅覆盖了 10 多种烹调风格,(虽然数量上比去年少了 3 家)希望持续强调多样性。
2026 北京《米其林指南》导师厨师奖
张一峰,来自潮上潮(朝阳)
2026 北京《米其林指南》年轻厨师奖
程吉祥,来自淮香国色
2026 北京《米其林指南》侍酒师奖
陈文,来自黑天鹅
2026 北京《米其林指南》服务奖
魏巍,来自荣袍
2026 北京《米其林指南》绿星奖
京兆尹
个人奖里,这次最大看点是“导师厨师奖”,这一新增的奖项是要“嘉奖对行业有深远影响的领军人物”,最终它由三星餐厅潮上潮(朝阳)的主厨张一峰获得。
生于香港的张一峰在 1995 年进入餐饮行业,至今已经 30 年了,除了自己的工作,他也影响了无数后辈,这次获奖也算是对他职业生涯的一次肯定。
而这次的“年轻厨师奖”由淮香国色的主厨程吉祥获得,荣袍的魏巍获得了“服务奖”。
2026 北京《米其林指南》“必比登推介”(共 26 家):
煲煲好、爆肚金生隆(东城)、宝源、闽中闽(东三环北路)、老川办、红蕃茄(玉渊潭南路)、华盛丰(东三环南路)、京华楼、静一(琉璃厂东街)、柴氏风味斋、刘妈妈肉汁饺子(朝阳)、明园餐厅、卖汤、牛街清真满恒记、方砖厂 69 号炸酱面(方砖厂胡同)、胖妹面庄(香饵胡同)、钱塘花园(双榆树北路)、荣小馆(百子湾南二路)、坛、天厨妙香素食(朝阳)、同和居(月坛南街)、湘彬萱(花园路)、湘临天下、宜宾招待所、玉华台(西城)、钟餐厅
今年榜单里,“必比登推介”部分是新上榜餐厅最多的,达到了 8 家,其中有做广东煲仔菜的煲煲好,有粤菜馆卖汤(以汤品为特色,之前就有一些同学认为它早应该被选进来了),还有做浙江菜的华盛丰、川菜餐厅坛、做湖南菜的湘彬萱和湘临天下,以及京菜馆明园餐厅和北方风味刘妈妈肉汁饺子。
它们属于不同菜系,一起出现还真看不出这是北京的《米其林指南》,北京榜单也在真正体现着作为首都的兼收并蓄,某种程度上,这甚至比上海榜单还要更加的在地化与多元包容。
而下榜餐厅里,花开素食(东城)和国贸大酒店的红馆都是闭店了,而前门的功德林成为唯一一家还在营业的落榜餐厅,因为从 2019 年发布的首版北京《米其林指南》开始功德林就一直在“必比登推介”里,这次中断还是有些令人感慨。
2026 北京《米其林指南》“米其林指南入选餐厅”(共 41 家):
1949-全鸭季、Amico BJ、羊大爷涮肉(麦子店西街)、百味园饺子馆(团结湖路)、匠牛饺子(朝阳)、壮壮酒馆(朝阳公园路)、鸢尾宫 1893(北京华尔道夫酒店)、恰(南三里屯路)、1996 川菜·主厨餐厅、楚膳四季、乡味小厨(北京瑰丽酒店)、新长福、晶采轩、老北京炸酱面大王(东兴隆街)、福建菜馆、福满圆(新源里)、宴锦堂·西院·东、泓 0871、淮香国色、淮扬府(东城)、湘爱(工体东路)、禾家(朝阳)、寂川、叶叶菩提(光华路)、兰颂、腊罗巴、乐·墨瑞、福楼、梦都会、Mio(北京四季酒店)、前里、俏东北(东城)、曲廊院、左岸(璞瑄酒店)、同春园、沃夫冈牛排馆(工人体育场北路)、湘上湘(金和东路)、新明园、檐庭(北京前门文华东方酒店)、裕德孚(东直门内大街)、粤界(启阳路)
这次新入选“米其林指南入选餐厅”的有两家,分别是做法餐的兰颂和做潮州菜的檐庭。
其中北京前门文华东方酒店的檐庭餐厅值得特别留意,它由黄景辉主理,做的是粤菜和潮州菜,而黄景辉主理的广州文华东方酒店的“江”一直是米其林二星,檐庭这次没有摘星倒有些让人意外(发布会前甚至有预测它会直接空降二星。但至少它仍然是最被看好未来会进入星级餐厅榜单的一家)。
不过也许能上榜就已经很好了,毕竟这次榜单对于文华东方酒店集团来说都堪称有些邪门——以往年年在榜的王府井文华东方酒店的紫膳和文华扒房这次都落榜了。过去大家都说酒店餐厅至少还是有品质保证的,它们似乎不至于连“米其林指南入选餐厅”都进不了。
包括去年的“米其林指南入选餐厅”、嘉里大酒店的海天阁今年也落榜了,这次整个北京《米其林指南》上的酒店餐厅相比去年又少了超过 5 家,变化幅度还是挺明显的,也延续了从去年就开始的酒店餐厅减少的趋势。
这或许体现出榜单在走向更加成熟的新的阶段。今年“米其林指南入选餐厅”只有 41 家餐厅,比去年少了 6 家,但它们涵盖了 20 种左右的菜系或烹调风格。而这样的落脚到大众层面,且非常的丰富多元,也成为整个北京榜单的写照。
就像《米其林指南》国际总监格温达·普勒内克(Gwendal Poullennec)所提到的“当下追求高性价比与轻松用餐”,即便每次榜单出炉总会听到有“米其林不懂中餐”之类的吐槽,但平心而论,榜单距离我们的日常生活其实已经越来越近。
来源:理想生活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