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它击沉了许多船只,还骚扰了其他许多船上的乘客。” 这些描述听起来像是在说“白格拉迪斯”(White Gladis)——这头虎鲸近年来声名鹊起,被认为是虎鲸群撞击船只、撕扯船舵行为的潜在凶手。
地球是一个奇迹
物种|土耳其
一幅六世纪的拜占庭镶嵌画描绘了一只水陆两栖的怪物。不过,目前尚不清楚这是否就是传说中骚扰君士坦丁堡水手、攻击并击沉他们船只的那只怪物。
“它击沉了许多船只,还骚扰了其他许多船上的乘客。” 这些描述听起来像是在说“白格拉迪斯”(White Gladis)——这头虎鲸近年来声名鹊起,被认为是虎鲸群撞击船只、撕扯船舵行为的潜在凶手。
但事实上,这段文字出自希腊历史学家普罗科匹厄斯之手。他在记载中提到了一只名为“波菲里奥斯”(Porphyrios)的可怕海怪,这只海怪骚扰拜占庭民众长达50年,最终被一群海豚击败。
这只海怪体型庞大,和一辆校车一样长,因此许多人认为它是一头抹香鲸。但对另一些人来说,如今在西班牙和葡萄牙海岸附近击沉船只的虎鲸,为这个六世纪波菲里奥斯的故事提供了新的解读视角。
那么,这只海洋威胁究竟是虎鲸,还是其他物种呢?我们邀请了一位海怪历史学家和一位现代海洋科学家,共同分析这个故事中的线索。
真实存在的海怪传说
普罗科匹厄斯在其著名著作《战争史》(History of the Wars)中,描述了一只巨大的“克托斯”(kētos)——这只生物“在君士坦丁堡及其周边地区制造麻烦”,断断续续长达50年。
波兰卡托维兹西里西亚大学助理教授、即将出版的《古代海怪动物传记》(A Zoobiography of the Ancient Sea Monster)一书作者瑞安·丹森(Ryan Denson)表示,古希腊语中的“克托斯”通常被译为“海怪”或“鲸鱼”,但这个词实际上“模糊得令人困扰”。
丹森曾向国家地理分享过这些段落的译文,他指出,“克托斯”所指的生物范围很广,包括金枪鱼、大型鱼类、海狗,甚至神话中的动物。 根据记载,这只海怪击沉了多艘船只,还卷走了船上的乘客,有时会消失很长一段时间,之后再回来制造更多麻烦。
它的危害如此之大,以至于公元527年至565年在位的查士丁尼皇帝(Emperor Justinian)都对此感到担忧,却没有办法阻止这只“捣蛋鬼”。 丹森表示:“查士丁尼有可能派一些士兵乘船出海,试图用鱼叉叉住这只生物,这种推测并非不可能。”但目前没有任何证据能证实这一点。
在骚扰水手半个世纪后,波菲里奥斯因自己的杀戮欲走向了灭亡。
普罗科匹厄斯写道,这只怪物“要么是出于饥饿,要么是为了寻求胜利的快感”,在追逐一群海豚时冲上岸滩。“它陷进了很深的淤泥里”——在试图挣脱的过程中,这只怪物“搅动了周围所有东西”,最终彻底被困住。
一旦波菲里奥斯搁浅,它就只能任由当地居民处置。丹森说:“人们似乎一拥而上,将它砍死了。”有些人当场就吃了它的肉,另一些人则用盐腌制后带回家,留待日后食用。 这段关于这只生物灭亡过程的描述,或许为确定它的身份提供了一些线索。
候选物种一:抹香鲸
普罗科匹厄斯提到的一个线索是,这只怪物体长可达13.7米。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海洋科学研究所教授李·弗伊曼(Lee Fuiman)表示:“海洋中能长到这个尺寸的动物并不多。” 这类动物包括蓝鲸、长须鲸、抹香鲸、弓头鲸和鲸鲨。
但在这些动物中,只有抹香鲸是活跃的捕食者,其他物种都是滤食性动物,以浮游生物、磷虾或小鱼为食。
抹香鲸的寿命也与波菲里奥斯的活动时间相符,它们的预期寿命约为60年。
正因如此,抹香鲸常被认为是波菲里奥斯的主要“候选者”。但事情到这里开始变得复杂起来。 普罗科匹厄斯写道,这只巨兽甚至会捕猎海豚。
弗伊曼表示:“这一行为缩小了它的身份范围。”作为海洋中最大的齿鲸,抹香鲸的猎物是乌贼,而非海豚。
候选物种二:虎鲸
一种会捕猎海豚的动物?弗伊曼说:“这听起来很像虎鲸。” 虎鲸和抹香鲸都有过因游到浅水区而意外搁浅的记录,波菲里奥斯的情况正是如此。有些虎鲸甚至会故意冲上岸捕捉海豹,之后再等待海浪将自己带回大海。这种行为存在风险——如果时机判断失误,它们就会被困在岸上,陷入缺水的困境。
雌性虎鲸的寿命可达90年,足够骚扰好几代古代水手。 但这只巨兽的寿命会不会是一个“干扰项”呢?丹森提出疑问:是某一只虎鲸在这片海域骚扰了这么久,还是当地居民把所有看到的鲸鱼都称作“波菲里奥斯”?
此外,如果它真的是虎鲸,为何记载中完全没有提到其标志性的黑白斑纹?弗伊曼说:“这种斑纹非常显眼,不可能被忽略。”这只生物的名字“波菲里奥斯”(Porphyrios)的含义近似“紫色的生物”,但丹森表示,这很可能指的是酒红色的大海,或是象征其“威严”——紫色在古代是皇室专用色——而非描述它的皮肤颜色。
反对“虎鲸说”的另一个理由是,虎鲸的体型不足以与波菲里奥斯匹配。有记录的最大虎鲸体长仅为9.8米。弗伊曼表示,这也是大白鲨、虎鲨等大型掠食性鲨鱼不太可能是“元凶”的原因——尽管它们的食性与记载相符,但“体型完全不对”,这些鲨鱼的最大体长通常只有6.1米左右。
不可靠的叙述者?
或许我们从一开始就找错了方向?丹森有理由认为,普罗科匹厄斯的记载中有些内容“可能存在疑点”。这位历史学家并非波菲里奥斯故事的目击者,丹森表示:“因此,我们必须对其中某些可能被夸大的内容保持怀疑。”
在古代,历史文献的描述往往更具“戏剧性”。丹森解释道:“如今我们阅读历史书时,希望内容紧扣主题,但普罗科匹厄斯是一位非常喜欢‘跑题’的作者——他常常为了讲故事而讲故事。” 虽然这些故事为他的历史著作增添了趣味,但其中有些内容可能经过了美化。丹森说:“‘船只’这个词的指代非常宽泛。”这个词既可以指巨大的三列桨战船——击沉这类船只,符合一只庞大而恐怖的怪物的“名声”;但同样,普罗科匹厄斯所说的“船只”,会不会只是小型划艇?
“我对此会持一点怀疑态度。” 此外,波菲里奥斯真的是故意攻击这些船只吗?丹森表示:“很容易想象,一只抹香鲸或虎鲸撞上船只——即使是意外碰撞——并把人撞落水中的场景。而当受害者向他人讲述这件事时,故事就会被夸大。”
为了让故事更精彩,这只巨兽的体型可能被夸大了——就像渔民口中“捕到的鱼”会随着每次讲述变得越来越大一样;此外,记载中的尺寸测量也可能不准确。丹森说:“我们如今理所当然地认为计量单位是标准化的,但在古代,不同地区、不同世纪的计量单位都存在差异。”这使得我们如今无法准确得知波菲里奥斯的真实体型。
丹森还质疑,当时是否真的有人看到波菲里奥斯在追捕海豚时搁浅,还是人们只是在岸上发现了它,便推测出这样的情节。
普罗科匹厄斯的海怪故事或许并非在描述真实事件,而是蕴含着某种隐喻意义。丹森指出:“‘克托斯’在古希腊语中也指代《圣经》里的怪物‘利维坦’。”文中还将捕捉这只海怪的事件,与地震、尼罗河泛滥等“末日级事件”并列提及。
所有这些因素都让我们几乎无法判断记载的可信度。丹森说:“当我们无法确切知道他讲述这个故事的目的时,就很难判断哪些内容是出于某种原因而被夸大的。”
未解的谜团
更让线索变得模糊的是,我们目前锁定的两种主要“候选物种”,在君士坦丁堡周边海域都没有分布记录。 抹香鲸通常生活在深海中,以深海乌贼为主要食物。弗伊曼表示:“至少从栖息地来看,抹香鲸出现在这里的可能性非常小。”
与此同时,在东地中海看到虎鲸的概率也极低。它们通常不会游到西地中海以外的区域——而“格拉迪斯”和它的虎鲸同伴目前正是在西地中海骚扰船只。
就像我们可能永远无法弄清如今的虎鲸为何要撞击船只一样,波菲里奥斯的真实身份,或许也将永远是一个谜。
撰文:Melissa Hobson
编译:Arvin
校对:钱思琦
版式设计:钱思琦
点点,谢谢关注。
伸出小手
来源:国家地理中文网一点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