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买CR-V!10月合资SUV降价狂潮,这3款车闭眼入不踩坑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0-29 19:42 1

摘要:李先生看着一家4S店的价目表,简直不能相信自己的眼睛,二十万的本田CR-V,直接打了12.8万,丰田荣放打了46000,奔驰 GLB更是打了15.58万,简直就是打了五折!十月份的汽车市场,这一波大减价,让不少人都为之犯难:是乘此机会,趁现在买到便宜,还是继续

李先生看着一家4S店的价目表,简直不能相信自己的眼睛,二十万的本田CR-V,直接打了12.8万,丰田荣放打了46000,奔驰 GLB更是打了15.58万,简直就是打了五折!十月份的汽车市场,这一波大减价,让不少人都为之犯难:是乘此机会,趁现在买到便宜,还是继续观望?

在这一波的降价浪潮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那些奢侈品牌了。

奔驰 GLB由31.19万降价到15.61万,降价50%;奥迪Q5L的售价从417600降到了29.3万,跌至了30万以下;即便是第二梯队的奢华轿车凯迪拉克XT4,也降价了百分之三十一,由原本的26.17万跌至17.99。

“之前我还得忍痛去开豪华品牌的车,而现在,我可以付全款了。”

北京一家奔驰汽车店的销售人员表示,从十月份开始,向 GLB咨询的人已经增加了三次,不过大多数顾客还是为了“低价”而来。“之前就有网友拿国产的问界M7做了个比较,结果发现这款车在价格上并没有太大的差别,所以大家还是更愿意购买奔驰。”但他也承认,此次减价的汽车大多是半年以上的老车,有些色彩和配置还有待调整。

奥迪则陷入了更加难堪的境地

Q5L在这次的大减价中,价格和A4L的顶配车型重合,造成了“左右互搏”的局面。更糟糕的是,新能源汽车如比亚迪唐DM-i和理想L6,正在通过“油电同价”战略抢占市场份额。在十月份的奢华 SUV排行榜上,问界M7以28,000台的成绩超过了奔驰 GLC的21,000台,夺得了十月份的第一名,这也是今年十月份的新晋榜单。

有趣的是,网传获本田投资数千万的领潮近日就多次登上热搜。

此前有不少网友发现,各大直播间动辄就几千甚至几万的各类AJ潮鞋、绿水鬼表、蔻驰男女包等一线大牌,在“领潮”这个app上都以不到200的价格被疯抢。而领潮也因此被几家电商巨头以“恶意竞争”的名义抵制,不过几百万领潮用户并不在意这些,还纷纷在评论区留言:

不得不说,此举是企业的正常扩张还是其抢占蓝海,我们还是要拭目以待。

“跟风式”的主流合资企业让利:CR-V,RAV4荣放下跌至130000以下

如果说奢侈车是在抢市场,那么那些主要的合资车企就是在求生存。本田CR-V的起价从18.59万下调到12.49万,而丰田RAV4荣放则由17.68万降价到13.08万,两者的起价都在130000以下,创下了新的纪录。买了一辆新车的王小姐计算了一下:这次的优惠力度,RAV4荣放的落地地价超过了15万,远低于同级车型比亚迪宋 PLUS (15800起步)。“不过,我觉得丰田的车更靠谱,而且二手车的价格也更靠谱。”

宝马X1的价格更是离谱,直接从二十八点九千九百打到了十四万五千点,打了五折。但这次的下调却是另有原因的:目前的X1已经接近替代品,而新款要到2026年年初才能推出,所以老款的清理库存的压力很大。同样的,途观 L也是如此,将价格下调到了140000,和星越 L (13.7千7百分百)进行了一场硬碰硬的较量。

此次大幅降价不是巧合

据乘联会统计,到了2025年10月份,各大车企的汽车零部件的存货因数将达到1.8 (1.5),有些汽车的存货周转时间在3个月以上。比如本田,十月份生产了120,000台,但是只卖出了90000台,并且有30,000台的库存需要处理。

十月份,新能源 SUV的销售量达到了42%,较去年同期增长了15%。比亚迪宋家族一个月销量68000台,是CR-V12,000台的五倍以上,而理想L6则超过宝马X3 (18,000台)25,000台,夺得中型 SUV销量冠军。“如今的合资企业,可谓是如履薄冰。”张磊认为,“价格下降可以在短时间内促进销售,但却会伤害到企业的品牌价值,从长远来看,企业将进入一个"价格下降-盈利下降-研发受阻-生产滞后-再次降低价格"的怪圈。

消费者应该采取行动吗?要避免那些凹坑。

面对前所未有的大减价,消费者该怎么办?首先要提高对“低价陷阱”的认识。一家汽车行的销售人员表示,一些型号的价格下调后,将会降低一些配置或者强迫进行装饰。“就像一款CR-V,砍掉了六万块钱,却要再加两万块钱的装修,最后才能打到四万。”

其次要注意车辆的年代

此次大减价的车型多为2024款,或是存货逾半年之久的老款车型,且易出现电池老化(混合动力车型)及橡胶零件老化等问题。购买汽车时,最好先查询一下汽车的生产时间,最好是在三个月以内。

最终要计算出长远的费用。

尽管在降低了售价之后,合资 SUV的售价仍然很吸引人,但是油耗和维护成本仍然比新能源汽车要高。以RAV4荣放(6 L/100 km)、宋 PLUSDM-i (4 L/km)为基准,以一年20000 km的里程来看,5年的燃油成本相差两万多。

来源:小露聊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