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有人从屋顶跳进邻居家菜园,有人骑自行车冲下水泥坡,有人半夜偷溜去河里摸鱼。
小时候跳稻草堆不带怕的,现在连楼梯都不敢多走两步。
那会儿从三楼阳台翻到二楼空调外机上,只为捡个气球。
没摔死,算我命大。
不是我们胆子大,是那时候没人管。
爷爷奶奶忙着种地,爸妈忙着打工,孩子扔院子里自己疯。
现在孩子出门得戴头盔、护膝、防摔垫,连滑滑梯都得有人盯着。
不是家长变啰嗦了,是社会容错率太低了。
抖音上“童年作死合集”播放量50亿。
评论区全是“我也是”“我比这还离谱”。
有人从屋顶跳进邻居家菜园,有人骑自行车冲下水泥坡,有人半夜偷溜去河里摸鱼。
没人教他们危险,但他们自己学会了活着。
剑桥研究说,8到12岁大脑还没发育好,分不清生死。
可那时候的我们,不是不懂危险,是觉得“死”太远了,远得像电视里的剧情。
现在的孩子,安全手册背得比课文还熟。
可他们没在泥巴里摔过跤,没被狗追过,没从树上掉下来过。
他们不缺保护,缺的是“活着的实感”。
我们那代人,是用伤疤换来的胆子。
不是英雄,是没人管的野孩子。
如今的父母,一边怀念自己小时候的疯,一边把孩子锁在塑料泡泡里。
真讽刺。
有人问:这样安全了,孩子就快乐了吗?
没人敢答。
评论区里,90后们刷屏:“我小时候差点淹死,现在不敢碰水。
”
“被狗咬过,现在看见狗腿就软。
”
“跳过十次屋顶,现在连电梯都不敢坐快。
”
我们不是怀念危险。
我们怀念的是,那时候,命是自己的。
现在的孩子,命是家长的保险单。
来源:涛妈育儿领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