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这几家宝藏早餐店,排队也要吃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0-28 17:08 1

摘要:十分钟后,我钻进十六中门口那家连招牌都没有的李记。门口蹲着穿校服的小孩,塑料凳上搁着铁锅,老板娘拿铲子的手速像在打电竞——豌豆糯米饭三两分钟出锅,糯米油到发光,豌豆脆得弹牙,五块钱一大碗。吃完那刻我懂了:遵义人不是吃早餐,是在给胃做马杀鸡。

六点零五分,我拖着被高铁摧残的胃,蹲在遵义站路边搜“早餐”,跳出来的全是网红店,排队两小时起步,当场想退票。

十分钟后,我钻进十六中门口那家连招牌都没有的李记。门口蹲着穿校服的小孩,塑料凳上搁着铁锅,老板娘拿铲子的手速像在打电竞——豌豆糯米饭三两分钟出锅,糯米油到发光,豌豆脆得弹牙,五块钱一大碗。吃完那刻我懂了:遵义人不是吃早餐,是在给胃做马杀鸡。

顺着大连路溜达,隔壁就是闵四羊肉粉,24小时不打烊。半夜三点,师傅还在门口剁带皮羊肉,汤桶咕嘟咕嘟,像开了十年的演唱会。我点了加肉,老板随手撒一把香菜,汤头一入口,脑子自动播放《贵州欢迎你》——带皮羊肉软到离谱,米粉吸饱汤汁,筷子一夹就断,辣油浮一层,喝完却不见口干,老字号的底牌是熬到骨子里的温柔。

子尹路七点半,金志抄手门口排起S弯。前面大妈说:“我家崽从贵阳回来,下车先吃这口,不然算没到家。”抄手皮薄得能看见肉馅的粉色,红油漂着芝麻碎,一口下去,辣、香、甜依次报到,像有人在我嘴里放烟火。老板一边下馄饨一边吼:“辣椒自己加,别客气!”我加了两次,结果辣到原地蹦迪,旁边大爷笑出鹅叫,顺手递了碗绿豆汤,遵义的善意是带辣度的。

捞沙巷上午九点人挤人,我端着德珍豆花面找不到座。豆花像刚出锅的豆腐脑,筷子一碰就抖,面条粗过耳机线,蘸水碟黑里透红,舀一勺豆花裹蘸水,酸辣裹着豆香,一秒把昨晚的烧烤味清零。隔壁妹子把蘸水打包,说带回家拌黄瓜,老板笑眯了眼:“蘸水才是身份证,面可以不吃,味儿得带走。”

最后一站松哥,我五点四十到,门口已经蹲着一群老头抽烟。松哥正从三轮卸羊肉,案板血迹还没擦,锅里汤却清得像山泉。我点了粉加杂,肉片粉到发光,汤头带着青草味,一口下去,胃直接给松哥发锦旗。旁边大哥说:“他一天只杀一只羊,卖完收摊,睡懒觉的吃不着。”原来在遵义,勤奋不是看几点起,而是看能不能抢到第一锅鲜。

我把五家店连成一条线:糯米饭给胃打底,羊肉粉补蛋白,抄手点燃多巴胺,豆花面负责清爽,松哥鲜粉收尾,像给味觉做了套SPA。吃完最后一碗,我蹲在蟠桃路口晒太阳,突然明白:遵义的宝藏从来不是某一家店,而是他们敢把平凡食材做到极致的底气。辣得真诚,鲜得直白,便宜得毫不客气——这城市用五碗早餐告诉我,生活再难,也别忘了给胃一个拥抱。

来源:九筒美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