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片区看莆田丨仙游:片区联动走好共富路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0-29 19:22 1

摘要:泼水狂欢、云南风情竹竿舞、梦幻灯光秀、非遗火壶火棍打铁花、川剧变脸舞台秀……今年以来,仙游县西苑乡凤山片区的仙水洋景区打造了一批全新的生态旅游项目,旅游热度持续攀升,单日最高接待量突破7千人次,为凤山中心村与凤顶村、前溪村、柳园村、西墘村等4个周边行政村的片区

片区联动走好共富路

——仙游县构建乡村振兴新局面

泼水狂欢、云南风情竹竿舞、梦幻灯光秀、非遗火壶火棍打铁花、川剧变脸舞台秀……今年以来,仙游县西苑乡凤山片区的仙水洋景区打造了一批全新的生态旅游项目,旅游热度持续攀升,单日最高接待量突破7千人次,为凤山中心村与凤顶村、前溪村、柳园村、西墘村等4个周边行政村的片区组团发展注入新动能。

仙游县西苑乡凤山村全景

在县、乡党委牵头下,西苑乡的凤山等5个村立足绿色生态资源禀赋,建立凤山中心村党委,串联十八股头、刺刀峡谷、仙水洋、石谷解等景点,打造“仙水”体验基地和“仙山”户外攀岩基地等特色乡村生态风光旅游品牌,同步发展“高山稻米”“五行赤豆”“有机黄豆”“稻香鱼”“凤山红米”及金线莲、铁皮石斛、特色中草药等系列名优农产品,实现了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

系统规划、项目招引、产业融合等,推动片区化、组团式发展,西苑乡农文旅融合的华丽转变,正是仙游县推进共富片区建设的生动注脚。

近年来,着眼解决乡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仙游县探索实施村级党组织“跨村联建”“片区组团”,推动党建联建、治理联动、产业联兴,变“单一作战”为“抱团发展”,逐渐构建起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联动共赢的乡村振兴新局面。去年,仙游县获评省级联农带农典型示范县,全县新增“一村一品”省级专业村4个、市级8个。

立足“地域相邻、产业相近、要素相聚”原则,全县18个乡镇均以重点村为节点,联结周边若干个地理区域相邻、资源禀赋相近、产业特色相似的村,推动“重点村+周边村”组团联动发展,构建美丽成片、产业成群、服务成网的一体化发展格局。

为建强片区共富的“工作链”,该县坚持纵向联村组建片区党委,横向联合“警、银、企、协、校”等各类驻地机构党组织,构建片区产业一体化领导核心,推动乡村进行片区化、组团式建设。

目前,全县已建立了片区党委17个,覆盖村(社区)74个,并引导片区党委统筹整合各方力量,细化职责分工,推动片区党委功能化、功能实体化,让乡村在更大区域规划连片布局、村貌连片提升、产业连片发展、资源连片投入,实现乡村共建共赢、共同富裕。

仙游县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县里同步通过出台壮大村财十条政策措施等系列扶持“政策包”“奖励包”,推行联建物业经济、联购飞地资源、联办产业项目、联设发展平台等“四联”抱团发展模式,让强村联中带弱、先富带后富,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整体推进。如钟山镇钟山米片区打造米产品产销全产业链,打破单打独斗、单兵突进的困境和空间有限、资源单一的发展瓶颈,让多个村庄在党建统领下协同作战、抱团发展,变“一村富”为“一片富”,已为片区里的4个村集体增加年收入24万元。

为给共富片区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引擎”,该县深化“内育外引”机制,引入高校智慧,借助省内10所高校共建资源,挖掘片区特色,编制产业规划、村庄规划105个,打造72名高校专家工作站,引进福建农林大学6支专家服务团队,联合镇村企民探索建立共富车间、果园、农场、直播室等党群共富基地100个,并利用各片区闲置学校,打造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提升的主基地,累计开展培训795人次。

在持续强化共富片区的运营中,仙游县注重培育一批本领过硬、识大势、懂技术、善经营的乡村振兴带路人,聚力打造一支立足乡情、博采众长的乡村振兴运营团队。去年以来,该县正式实施“乡村CEO(农村职业经理人)”培育三年行动,以片区为重点,加快培育“百名CEO”,打造乡村运营团队。目前,共已遴选57名乡村CEO,以乡村治理、组织协调等兴乡技能,开设“乡村CEO”专题培训班,挖掘吸纳80余名“土专家”“老村长”充实“师资库”。以乡村振兴、产业高质量发展等兴业技能,组织成员先后赴浙江学习“千万工程”典型经验、赴泉州学习“晋江经验”,在乡村振兴舞台上发挥独特作用。

在共富片区建设中,该县更注重跨村协同与产业链整合,围绕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发展水平、市场定位等,把产业抱团发展作为片区中心重点工作,立足片区各村资源优势,统筹布局46个产业项目,以产业链串起乡村共富链。如“柚相邻”片区党委实施“文旦柚提质增效”项目,建立3个文旦柚品质提升综合技术示范园,推广不裂果的高品质文旦柚新品种2个、高优生产技术500多亩。龙华镇村级共富小微园等片区党委做大做强“龙华乌龙茶”“仙游皮蛋”等本土品牌,带动村集体年增收200万元。

来源:莆田先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