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凡尘组合在这场比赛里输了,比分是16-21、17-21。对手是队内的李怡婧/罗徐敏。这一场同时也是陈清晨和贾一凡作为搭档参加的最后一场国际比赛,11年的搭档生涯就这么在赛场上画下句号。
凡尘组合在这场比赛里输了,比分是16-21、17-21。对手是队内的李怡婧/罗徐敏。这一场同时也是陈清晨和贾一凡作为搭档参加的最后一场国际比赛,11年的搭档生涯就这么在赛场上画下句号。
说实话,场上那两局的走势并不复杂,但细节里有很多味儿。比赛按照国际赛的规则来,三局两胜,每局21分。开局双方都打得很小心,发球、接发都不想给对方送分,网前的小球来回多,后场的高球和杀球也时不时冒出来试探对方底线。李怡婧/罗徐敏这一对在节奏控制上更稳一点,移动、接应时犯错少,中段连得几分把比分拉开,第一局就把优势保持到了终场。第二局凡尘有过几波反扑,几次配合做得漂亮,把比分追近,但关键分上对方更会处理,几个网前的细腻手法和防守反击直接把分拿下来,凡尘没能把局势翻过来。总体上,两队在前三板、网前短球和后场进攻上都有亮点,最后胜负更多靠谁在关键分上稳住手脚。
比赛结束后,媒体采访里两位都说得很真诚。陈清晨提到很多回忆,说能再回到高水平赛场、还能连着打进半决赛,心里也觉得满足。对她来说,这场把搭档生涯的最后一场完整打完,很有意义。她还说比赛后会继续留在场边,为贾一凡加油。贾一凡的口气也很实际,她说结果有点出乎预料,但自己把注意力放在“把最后一场搭档的任务做好”上,享受了赛场那一刻的氛围。她觉得和陈清晨一起的职业生涯差不多算是圆满了,重要的奖牌拿得差不多了,但她个人还会继续训练和参赛。
把时间往前拨一拨,凡尘这对组合从2014年开始搭档,成绩是一路堆出来的。凭借多年积累,她们有不少重量级奖项:在世锦赛上拿下过2017年、2021年、2022年和2023年四次冠军;奥运会上有2024年巴黎奥运会女双金牌、2020年东京奥运会银牌;还有两个亚洲锦标赛金牌,以及19个世界巡回赛冠军。因为四次世锦赛冠军,同一对选手拿到该项目冠军次数最多,她们还进了吉尼斯的记录。可以这么说,这些成绩不是一朝一夕得来的,而是年复一年的磨合和比赛堆出来的。
巴黎奥运会之后,凡尘组合就没再以老搭档的身份继续打顶级赛了。贾一凡和张殊贤之后组成了新组合,两人跑了几站巡回赛和积分赛,磨合出了一套自己的打法,排名慢慢往上走。到十月份,这个新组合的世界排名稳定在第四位,目标是积累积分,为冲击2028年洛杉矶奥运会做准备。陈清晨这边走的是“以老带新”的路子,她参加一些级别不那么高的赛事,和王汀戈等年轻选手搭档,通过比赛把技战术和比赛经验传给队里新人。现在28岁的陈清晨已经不再参加国际顶级比赛,算是把自己的国际赛场生涯划了一个阶段性的句号。
国家队女双的格局在慢慢调整。除了贾一凡/张殊贤这对新搭档,刘圣书/谭宁这对在2024年巴黎世锦赛拿到女双冠军的组合也保持着不错的状态。队里还有一批年轻组合在成长,大家分工接力,试着把女双的竞争力保持住。队内竞争一方面带来压力,另一方面也让选手更快成熟,换代看起来是平稳而有序的。
同一天,场外的另外一项赛事也在按计划进行。10月26日,WTT球星挑战赛伦敦站到了决赛日,赛程里安排了女子单打半决赛、男子单打半决赛、混双决赛、女单决赛和男单决赛。咪咕视频全程直播,画面包含球员入场、赛中镜头和赛后采访,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CCTV5和CCTV5+也有转播,想看比赛的人不难跟进。
那天的半决赛里,男单有一场是林昀儒对张本智和,按北京时间19:40开打。两人的打法差异挺明显。林昀儒在前三板处理上有自己的一套,反手的拧拉和短促的抢点能让他在开局拿到不少机会;张本智和则更擅长把回合拉长,在相持中找机会切入。看点就是林能不能靠前三板的主动性抢早节奏,张本能否在长期对抗里稳定住,不让对手把比赛控制死。接着20:20的女单半决赛是日本内部对决,张本美和对桥本帆乃香。桥本偏防守,用削球和节奏控制让对手难以直接用速攻得分;张本美和要做的是耐心找对方的漏洞,抓机会突袭。内战总是有看点,谁的调整更快,谁的耐心更好,往往决定胜负。晚上21:00还有一场男单半决赛,邱党对阵波兰的米洛什·雷德齐姆斯基。邱党是直板打法,前三板和快攻是强项,打速度和节奏来压制对手;米洛什在技术细节和关键环节上稍逊一筹,除非邱党状态不稳或犯错,否则想要爆冷难度不小。
把视角再拉回来,凡尘的这一场失利实际上不仅仅是比分上的两局输赢,它把一段从青涩到成熟、从新人到顶尖的11年搭档史画上了一个句号。场外的赛程照常推进,新的对手、新的组合、新的期待一个接一个地上场。比赛结束了,有人退下,有人上来,有人还在为将来的奥运、世锦赛、巡回赛打基础。每个赛季都像轮换的接力棒,既有回忆也有期待。话说回来,赛场就是这样,热闹的同时也很现实。
来源:单身狗狗说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