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0月29日,第十六届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艺术论坛在贵阳开幕。新疆大学文学院二级教授、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新疆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邹赞在平行论坛上作了题为《中国式现代化与“比较文学中国学派”的话语建构》的专题发言。
10月29日,第十六届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艺术论坛在贵阳开幕。新疆大学文学院二级教授、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新疆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邹赞在平行论坛上作了题为《中国式现代化与“比较文学中国学派”的话语建构》的专题发言。
论坛伊始,邹赞分享了他在中亚地区的调研发现,他发现当前中国传统文化在中亚的认知主要集中于李白、唐诗、《西游记》等经典内容,现当代文学则以鲁迅、莫言为代表,影视文化方面《我的阿勒泰》等作品产生了一定影响。由此,邹赞认为,与“韩流”“日流”在中亚的强势传播相比,中国文化“走出去”仍面临挑战,亟需创新传播话语体系。
在论述比较文学中国学派建设时,邹赞系统梳理了中国比较文学的发展历程。他强调,中国的比较文学实践源远流长,从先秦两汉到佛经翻译有着深厚历史积淀,是本土传统与西学东渐相互融合的成果。同时,中国比较文学具有鲜明的“复数特征”,不仅涵盖两岸四地,且因各地历史情境不同而呈现出多样化的学科发展路径。
在邹赞看来,在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比较文学研究被赋予了新的时代使命。“文化自信不是文化单边主义,而是在开放包容中实现互为主体、平等对话。”邹赞表示,中国式现代化强调协调发展、和平共生的理念,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标高度契合,这为比较文学研究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
谈及具体实践路径,邹赞提出可依托“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推动构建“亚洲比较文学”研究范式,促进中国与中亚、西亚地区的文学文化交流,为中国特色比较文学学科建设开拓新领域。“比较文学中国学派的话语建构,将有助于增强中华文化传播力,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更好地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赵珊珊 刘青
编辑 杨羽
二审 李劼
三审 田旻佳
来源:天眼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