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航亮相第三届CATA航空盛会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0-29 11:24 1

摘要:这场活动在10月24日到26日举行,地点是北京首都国际会展中心,主办方是中国航空运输协会,民航局提供指导。大会名叫第三届CATA航空大会,主题围绕“安全护航 两翼齐飞 创新驱动 融合发展”,川航受邀参展,按大会节奏把展览、论坛和互动体验三块都安排上了,线下展台

川航这次把展台和线上直播都做足了,现场吸引了不少人,

这场活动在10月24日到26日举行,地点是北京首都国际会展中心,主办方是中国航空运输协会,民航局提供指导。大会名叫第三届CATA航空大会,主题围绕“安全护航 两翼齐飞 创新驱动 融合发展”,川航受邀参展,按大会节奏把展览、论坛和互动体验三块都安排上了,线下展台和自家抖音直播同时跑,把展会搬到了屏幕里。

展位被划成好几块儿,分工挺明白。安全区拿出的“1124”安全管理体系是主打,另外还展示了高高原运行的技术成果——强调了他们在高寒高原飞行上积累的22年经验。展台上有机型模型、流程图和一页页的资料,讲解员把系统结构和关键节点逐条说清楚。现场有几个人听得很认真,不时翻看资料,停在演示台前的时间比别处长,这就说明信息不是只摆着,而是真的有人想弄明白来头。

服务体验区偏向“动手感”。里面主要演示“天府中转”是怎么把航班和地面服务接起来的,还有一个叫“美丽智享”的移动端服务体系。访客可以扫码进应用界面,自己点点看转机流程、行李提醒之类的交互功能。讲解员现场演示了几种常见情境,比方说中转时间紧时的提示、在线选餐和候机服务如何联动,操作起来并不是花架子,更像是把业务流程按块儿拼好,让人能直观感受到从下飞机到登机的每一步细节。

航网格局区用大屏把“熊猫之路”全球航线网络展示得很直观。地图上航线一条条弹出来,节点放大,枢纽布局、国际延伸和区域覆盖都能看清。很多人喜欢看图胜过听人讲,现场不少人在大屏前拍照记录。工作人员会把布局背后的逻辑讲清楚,像是枢纽和市场需求是怎么耦合的,边远机场通上航线后对区域带来的连带价值是什么,这些解释能让人从宏观理解到微观再到落地的环节。

产业协同区摆了A321客改货的机身模型,旁边还有低空经济的方案图。模型能看到改装的部位和货舱配置,讲解员会说明改装后的载重量、货物流转的基本流程和典型的市场应用场景。低空经济部分则把目光放在区域物流和通勤航线延伸上,现场还讲到配套地面服务和政策对接的做法,让人能把空中的方案和地面的支撑联系起来。

绿色创新区偏技术化,展示了精细化燃油管理的办法和效果,还有“新能源+帮扶”的模式。展板上列着节油措施、数据监测和燃油优化流程,用运营案例说明这些办法怎么落地。新能源和帮扶结合的那块,更多是把新能源投入和地方扶贫、产业带动挂起钩来,讲解员把几个典型项目的实施步骤和收益讲得明白,让人知道不是简单地喊口号,而是把新能源使用和当地发展捆绑在一起试点推进。

展会之外,川航代表团也参与了各种讨论。既有人出现在大会开幕式上,也有人分头参加分论坛交流。飞行部派出的代表参加了民航空勤人员思想政治工作交流研讨会的圆桌讨论,会上发言以具体举措为主,讲了在思想政治教育、安全文化建设和人员培养上的做法,并用实施效果来支撑这些说法——不空喊,有落地动作、有数据或案例支撑,这在行业活动里是比较受关注的那类发言。

线上的直播和展位联动得比较紧密,抖音直播间主题就是“焕季启新 惠享秋冬”。现场主播和展位工作人员轮流出镜,既介绍产品和服务,也做互动答疑、发放优惠券、抽奖。通过直播,线上观众能看到展位实景、听到现场讲解,参与抽奖领券,这种模式把不能到现场的人也拉进来了,互动性比单纯的视频强不少。

现场总体氛围是忙而有序。来参观的既有同行业内的人,也有普通旅客和媒体。讲解员会根据对象不同调整讲解深度:专业听众会听技术和运行的细节,普通旅客则更关心服务流程或优惠活动。几个环节特别吸引人,比如A321改装的静态展示、大屏上的航线演示,还有圆桌讨论时的现场提问,那几处总是人多、讨论热烈。

三天的安排把展台演示、论坛发言和线上互动都覆盖到了,节奏上也比较均匀。你看得出来,川航这次不仅是来摆展台,而是想把“看得见的服务、能说明白的技术、能操作的体验”都放到一块,把线下观察和线上参与结合起来,让不同需求的人都能有收获。

来源:完美蛋糕UWe82Yt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