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岁缴社保到40岁,真能躺平?北漂小吴的社保“躺平”试验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0-28 21:27 1

摘要:“要是从20岁开始交社保,到40岁缴满20年,是不是就能提前‘躺平’领养老金了?”刚满19岁的北漂青年吴帆,对着手机里的社保缴费计算器喃喃自语。他在朝阳区一家新媒体公司做实习生,每月工资4500元,除去房租和生活费所剩无几,却总琢磨着怎么靠社保“早点上岸”。

“要是从20岁开始交社保,到40岁缴满20年,是不是就能提前‘躺平’领养老金了?”刚满19岁的北漂青年吴帆,对着手机里的社保缴费计算器喃喃自语。他在朝阳区一家新媒体公司做实习生,每月工资4500元,除去房租和生活费所剩无几,却总琢磨着怎么靠社保“早点上岸”。

2025年9月,小吴正式入职,当月就开始缴纳社保。他特意选了“最高基数缴纳”,每月个人扣掉1200元养老保险,看着工资条上的扣款记录,他在笔记本上画了个倒计时:“20年,到40岁就自由了!”为了验证这个想法,他还拉上了同租一个公寓的老乡——在快递站做分拣员的阿强,两人约定“互相监督缴社保,比谁先实现养老自由”。

第一年,小吴对社保的认知还停留在“交钱”阶段。他偶尔会在“电子社保卡”APP上查查余额,看着数字从0开始慢慢上涨,心里满是期待。直到年底公司组织社保讲座,HR给他算了笔账:“养老保险要累计缴满15年才能领,但想领更多,得缴满20年甚至30年;而且养老金是多缴多得、长缴多得,你现在按高基数缴是对的,但40岁就停缴的话,退休后拿的钱可能只够吃饭。”小吴听完有点懵,他一直以为“缴满年限就能躺平”,没想到这里面还有这么多门道。

到了2030年,小吴30岁,社保已经缴了5年。这年他换了份工作,新公司在海淀区,缴费基数比之前低了不少。他特意去社保局打印了缴费明细,发现前5年的高基数缴费让个人账户积累了8万多,而新公司这一年只攒了1万5。“原来缴费基数降了,账户增长也慢了!”他赶紧给阿强打电话,阿强在电话那头笑:“我早就发现了,所以我换工作都找能按高基数缴的,现在我账户里的钱比你多两万呢!”

2035年,小吴35岁,社保缴满10年。他开始研究养老金计算公式,对着公式里的“缴费基数”“缴费年限”“个人账户储存额”“当地职工平均工资”几个变量反复琢磨。他算了笔账:假设自己40岁停缴,到60岁退休时,当地社平工资是1.5万元,他的个人账户有30万,那么每月能领到的养老金大概是:基础养老金(1.5万+1.5万×缴费指数)÷2×20×1% + 个人账户养老金30万÷139≈2250+2158=4408元。“这点钱在北上广也就够租个单间,哪能躺平?”小吴看着计算结果,第一次对自己的“躺平计划”产生了怀疑。

2040年,小吴40岁,社保刚好缴满20年。他站在社保局的自助机前,打印出自己的社保缴费记录,整整20年的缴费明细摞起来有半指厚。他拿着记录去找做财务的表姐咨询,表姐看完后给他泼了盆冷水:“养老金是动态的,现在的4000多块,等到20年后不知道贬值成什么样了。而且你只缴了20年,医保也没缴满年限,退休后看病还得自己掏钱。”小吴这才想起,社保里还有医保这回事,他赶紧查了医保缴费年限要求,发现北京男性要缴满25年,自己还差5年。

如今,小吴放弃了40岁“躺平”的想法,继续按时缴纳社保。他还开始研究商业养老保险,打算给自己再添一份保障。他把自己的经历写成帖子发到网上,很多年轻人留言问:“那到底缴多少年社保才够养老?”“如果中途换城市工作,社保断缴了怎么办?”小吴看着这些问题,突然意识到:社保不是让你40岁躺平的“捷径”,而是一场需要持续规划的“长期战役”。你的社保缴了几年?对于“躺平式养老”,你真的算清楚账了吗?

来源:石头缝生长出来的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