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健身房里练完猛灌冷泡茶,说是提神又低卡;办公室里泡一包玉米纤维茶包,以为环保又安全;朋友圈晒老白茶,说十年陈的能养胃,结果喝完胃更堵。
你每天喝的那杯茶,可能正在悄悄伤你。
不是说茶不好,是现在人喝茶,太盲目了。
健身房里练完猛灌冷泡茶,说是提神又低卡;办公室里泡一包玉米纤维茶包,以为环保又安全;朋友圈晒老白茶,说十年陈的能养胃,结果喝完胃更堵。
真当茶是万能药?
浙江大学去年实测,10年老白茶里没食子酸确实多,但你喝的那罐,是真十年还是染色做旧?
直播间的“十年陈”三十九块九包邮,农残报告?
没有。
黄曲霉素?
不提。
你喝的是茶,还是化学实验品?
冷泡茶火了,说是保留茶氨酸不伤胃。
可你用的是普通茶包,冷水泡八小时,茶叶里重金属、农残全泡出来了。
日本冰滴机贵得离谱,你买不起,就别跟风。
真想提神,一杯黑咖啡加点柠檬,比你泡一整天的冷泡茶来得实在。
饭后喝熟普洱配陈皮,说能助消化。
可你放了三克陈皮,结果嘴里全是药味。
英国那篇论文写的是1克,你当调料撒?
还非得配着红烧肉喝,脂肪没消化,糖分先爆了。
最离谱的是车载茶饮。
比亚迪车里配个55度恒温座,说能泡小青柑。
你先在家用沸水烫30秒,再放进去?
那叫喝茶,还是在搞实验室操作?
开车时伸手摸茶杯,烫一下,分心一秒,事故就来了。
办公室搞共享茶室,按小时收费,茶台自动上水。
听着高级,其实就是把泡茶变成打卡项目。
你真有闲工夫坐那儿等水开?
还是说,你只是想发个朋友圈,证明自己“生活有品位”?
年轻人搞茶咖混搭,金萱乌龙加浓缩咖啡,三分茶七分咖啡。
听着像创新,其实是把两种刺激物叠加。
你不是在养生,是在给神经上刑。
老人去福建茶山住半个月,每天品茶徒步,听着像退休生活天花板。
可你问问那些真住在茶山的人,他们早上五点采茶,腰都直不起来。
你去的是旅游项目,不是养老。
寒性体质喝紫鹃熟普?
花青素高,温性更强。
可你连自己是寒是热都分不清,靠小红书推荐选茶,等于闭眼买彩票。
茶不是玄学,也不是智商税。
它就是一片叶子,泡对了是养人,泡错了是伤身。
别再迷信“新工艺”“高科技”“联名款”了。
你喝的不是茶,是你对生活的焦虑和跟风。
真正懂茶的人,不靠设备,不追潮流。
开水一冲,茶香出来,人静下来,就够了。
茶是让人清醒的,不是让你更累的。
来源:英明果断麻酱HfgtT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