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说起来,早上那一幕,张伯拖着行李箱下楼的时候,楼道里一个人也不吭声,孙子小跑着追出来,嘴里喊着“爷爷”,结果被儿媳一把揪回去,电梯门“叮”一声关上。
张伯拖箱子下楼,孙子喊爷爷被拉回,网友:这种场面我家也见过
说起来,早上那一幕,张伯拖着行李箱下楼的时候,楼道里一个人也不吭声,孙子小跑着追出来,嘴里喊着“爷爷”,结果被儿媳一把揪回去,电梯门“叮”一声关上。
小区群里视频传开后,评论区刷屏,差不多都是一句话:我家也是,没什么稀奇的。
江苏那边的老年协会刚把数据发出来,说九成以上跟儿女住一起的老人都吵过。
六成八的老人,最后干脆收拾铺盖另找地方住。
有人觉得是小事,其实天天都在闹,广场舞跳到六点,儿子凌晨两点才回家,厨房门口鞋堆成一排,谁都不想收拾。
陈奶奶偷偷给娃喂点蜂蜜,孩子一身红疹,家里闹翻天,医药费谁掏,嘴上说得好听,心里都在算账。
有个佛山的黄叔,直接把老房子卖了,钱不多,凑个一居室,跟儿子一家隔了道墙。
早上烧碗汤,中午送点菜,晚上回自己窝,没啥尴尬。
黄叔自己说,距离不是疏远,就是让大家都能喘口气。
杭州那边一群老人更厉害,合租别墅,雇护工,啥都安排妥当。
儿女想来,得提前打电话,谁都不惯着。
社区还开了兴趣班,日间照料,有的楼下小饭堂人都坐满了。
民政部说,全国这种设施覆盖面已经到68%了,反正老人不靠儿女,也能活得体体面面。
钱从哪来?
不是说七成的年轻人买房靠爸妈嘛。
有些老人退休金都贴进去了,自己生病烧到三十九度,还得在厨房熬粥。
专家说干脆把钱的事写协议,借还是给讲清楚,万一真闹翻,至少亲情还在。
广州试点了个隔代课堂,儿科医生直播手把手教爷爷奶奶怎么冲奶粉,弹幕全是“原来还要这么做”。
三代同堂,看着好,家里天天绷着一根线,风筝线太紧要断,太松掉地上。
哪天家里再吵起来,不晓得是不是该问一句,要不要搬出去试试?
来源:极速鲸鱼h7Ki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