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王伊瑶在《庆余年2》里只演了十七分钟,热搜却挂了她十七天,这就是2024年5月之后娱乐圈最硬的事实。
王伊瑶在《庆余年2》里只演了十七分钟,热搜却挂了她十七天,这就是2024年5月之后娱乐圈最硬的事实。
剧组把“桑文”从原著里一句带过的乐伎扩成一条暗线:教范闲弹琴、给陈萍萍递情报、陪庆帝下棋。
王伊瑶拿到的剧本页数比原著字数还多,她每天收工后把古琴老师请到酒店房间,练到手指破皮,第二天继续拍。
镜头里她低头拨弦,指尖血沾在琴弦上,导演没喊停,这段就被剪进正片。
观众看到的是温婉,业内看到的是狠劲——一个新人肯用血换镜头,经纪公司当然舍得花钱买热搜。
热搜词条不是随便写。
团队先放出“桑文弹古琴”的片段,再配一段她在横店练琴的花絮,两条视频间隔八小时,正好覆盖上班族午休和晚饭后的刷屏高峰。
第三天放出“王伊瑶手指受伤”的特写,把敬业标签钉死。
整套流程花费不到十万,带来的微博话题阅读超过三亿,成本比买一条开机通稿还低。
对比同榜单的九个人,就能看出谁在裸泳。
龚芳妮还在短剧里演霸道少爷的小娇妻,一集片酬五千,平台按流量分账,她得靠观众点赞才能拿到尾款。
王若溪去年演了三部小成本网剧,播出时间全撞档,数据互相打架,平台现在连试镜通知都不给她。
张慧娴走文艺路线,2023年去欧洲电影节转了一圈,回来发现国内投资方只认票房,她的独立电影至今找不到发行。
赵安第从话剧舞台转影视,台词功底吊打流量,可是没有话题,制片方宁愿用连普通话都说不清的网红。
邢赫楚、沈佳钰、朱近桐、石靖怡四个人加起来微博粉丝不到王伊瑶一半。
邢赫楚模特出身,身高一米八,拍戏只能演女二号的闺蜜;沈佳钰古装网剧里的女配专业户,观众记住的是她的发型不是她的脸;朱近桐音乐剧出身,唱跳俱佳,可是影视剧里没人让她开口唱;石靖怡从短视频起家,平台粉丝三百万,一到电视剧里就露怯,台词像背课文。
王伊瑶的团队把每一步都算准。
开播前三天,她穿着戏服去抖音开直播,十分钟弹完一整首《高山流水》,在线人数从三万飙到三十万。
直播结束立刻上架“桑文同款古琴”链接,售价两千九百九十九,库存两千份,三分钟卖空。
厂家是早就谈好的苏州琴坊,分成比例七三,王伊瑶拿七成。
这一笔她进账四百二十万,比她拍《庆余年2》的片酬还多二十万。
品牌方比观众更早嗅到味道。
法国某护肤品牌原本定的代言人是二线小花,看到热搜后连夜换人,合同金额翻三倍,唯一要求是“桑文”必须穿古装拍广告。
拍摄现场王伊瑶自己带化妆师,用剧里的柳叶眉模板,一条广告拍了十六个小时,品牌总监现场加钱要求多拍两条,怕她以后涨价。
同剧组的张慧雯演了“桑文”的师姐,戏份比她多三倍,讨论度却不到她十分之一。
张慧雯的团队急了,放出“苦练古琴三个月”的通稿,被网友扒出她用的是电子琴。
王伊瑶这边顺势放出自己指尖结痂的特写,高下立见。
观众不会记得谁更努力,只会记得谁更会讲故事。
榜单上的十个人,有人还在等下一个角色,有人已经学会制造角色。
王伊瑶的下一步是进组《长安二十四计》,演一个女刺客,开机前她已经开始练刀,每天挥刀五百下,微博小号记录淤青。
她知道观众爱看“努力”这个人设,就一次用到位。
其他九个人还在等导演挑人,她已经学会挑观众。
娱乐圈的规则从来不是谁演技好谁红,而是谁能让观众相信她值得红。
王伊瑶用十七分钟戏份证明:戏份可以少,存在感不能少。
其他人还在研究剧本,她已经在研究观众。
你觉得下一个靠十七分钟爆红的,还会是王伊瑶吗?
来源:名侦探有以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