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劳春燕,出生于书香世家的才女,她的成长经历和职业经历都充满了努力和坚持,1972年11月30日,她来到这个世界,出生在浙江绍兴一个学术氛围很浓的家庭,被家庭文化浸润的她从小就表现出很强的学习能力,高考的时候,她以绍兴市文科状元的身份,全省第四名的成绩进入国内顶
劳春燕,出生于书香世家的才女,她的成长经历和职业经历都充满了努力和坚持,1972年11月30日,她来到这个世界,出生在浙江绍兴一个学术氛围很浓的家庭,被家庭文化浸润的她从小就表现出很强的学习能力,高考的时候,她以绍兴市文科状元的身份,全省第四名的成绩进入国内顶尖学府复旦大学新闻系。
大学时光里,她除了学习成绩好,在校园剧里演过戏,写过文章,主持过校园广播,养成了不错的表达能力和广泛的兴趣,让她的大学生活既有丰富的经历又有深刻的体验,这些期间的所学所感,成为后来从事新闻事业的基础。她的刻苦学习,让她成为少数几个提前一年毕业的人,1993年,她以文学学士的身份毕业,顺利进入上海电视台新闻中心。
劳春燕刚开始进入社会的时候,态度非常低调,认真学习前辈们的采访技巧和剪辑方法,从平时的街头采访到重要的新闻报道,她一点一滴地积累经验,随着工作越来越深入,她发现自己的学术知识储备不够丰富,于是决定继续深造,考取复旦大学的经济学硕士课程,2003年,劳春燕顺利毕业,值得称赞的是,她在读硕士的时候一边上课一边工作,虽然压力很大,但她还是顺利地完成了学业。
她的职业生涯出现了重要的转机,加入东方卫视之后,她接棒主持《东方夜新闻》,凭借清晰流畅的表达以及对复杂案件的深度剖析,受到观众的喜爱和欢迎,她的能力以及口碑慢慢确立,很快获得“中国十大名栏目名主持奖”,成为媒体圈里一颗耀眼的新星,获得全国以及上海“三八红旗手”,成为东方卫视的半壁江山。
东方卫视时期,劳春燕除了要主持本地新闻,还得展现她灵活的临场应变能力,像神舟飞船发射的直播报道,她表现得都非常好,这种灵活的职业能力让大家记忆犹新。
职业步入正轨的劳春燕的个人生活也有了变化,她在2004年与裘正义结为夫妇,裘正义也很优秀,他是复旦的校友,与她有相似的背景,也是浙江的文科状元,他已经是新民晚报的副总编辑,因此他们的婚姻有了一层意义,婚礼只是小范围邀请亲友,他们聊的最多的还是新闻伦理和工作理想,这在常规夫妻关系中显得格外不同,婚后如何兼顾事业与家庭成为他们面临的挑战,尤其是双方父母催促他们生孩子,让他们面临不小的压力。
2006年,三十四岁的劳春燕收到央视的工作邀请,这份工作对于一个人的职业来说是千载难逢的机会,但是作出这个决定并不容易,这代表着她要离开上海去北京发展,这件事让家人十分生气,特别是父母,她的母亲主张她要把家庭放在第一位,但是她的丈夫裘正义非常支持她的决定,成为她北上发展最大的后盾。
初到北京的时候,劳春燕过得并不轻松,试用期内没有单位发福利的宿舍,只能租住在西直门外的一间小屋,依靠公共交通上下班,转正之后,她担任《中国法治报道》的主持工作,要承担新闻采访,直播,审稿等多项任务,工作强度突然增大,丈夫裘正义把生活重心放在上海,每到周末就飞到北京来看望她,在出租屋狭小的空间里,两人聊着各自的工作,分居成了他们的生活状态。
在事业忙碌的节奏里,劳春燕的人生又多了一项特殊的挑战,她三十七岁时发现自己怀孕了,这对于一个工作强度极大的央视主持人而言,确实是个不小的挑战,医生提议她休息,不过她决定留下孩子,而且继续自己的工作,即便早孕反应很厉害,她还是按时出現在直播现场,她会喝酸梅来化解不适,她常常穿宽松的套装去主持节目,即便采访法庭,也一直保持条理清楚的表达,同事们很佩服她,把她叫做“拼命三郎”。
怀孕七个月的时候,她仍旧主持高强度的新闻节目《今日关注》和《中国新闻》,孩子出生之后,她短暂地回到上海生产,之后又马上回到央视,把孩子交给了公婆照料,她依靠视频通话和孩子交流,却错过了儿子成长过程中的很多重要时刻。分居家庭模式下,裘正义肩负着更多的家庭责任,独自一人在上海报社工作,还要照顾孩子。
纵使“职业”与“家庭”难以兼顾,劳春燕也从未放弃过自己的选择,在央视,她逐渐成为了《焦点访谈》的主持人,对人们关注的各种新闻进行探讨采访,其中既有社会民生新闻,也有政治新闻,她的稿件质量受到一致好评。
两人的关系中即使分居多年,也通过电话打理生活中的一些细节,像算首付之类的家庭琐事。到2025年的时候,劳春燕已经五十三岁,已经过了事业最辉煌的时期。从事业巅峰到家庭变故,劳春燕与裘正义的婚姻坚持了十九年的分居生活,让他们在现实的硬币上凿出了一种独属于自己的平衡方式,那就需要彼此的理解与相互扶持。
因为两地分居,两人都有所牺牲,但也因此收获了属于自己的事业成就和人生经历,这段经历真实地记录了奋斗者的生活,也将他们的情感与理想紧密相连。劳春燕和裘正义这对夫妻,用自己的生活,写就了一篇真实又令人唏嘘的人生故事。
来源:敏锐面条4edPD0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