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双十一大促还在火热进行中,特意在此提醒广大消费者,网络消费要理性,尤其是在直播间消费,更要谨慎,别被有心之人带了“节奏”。
双十一大促还在火热进行中,特意在此提醒广大消费者,网络消费要理性,尤其是在直播间消费,更要谨慎,别被有心之人带了“节奏”。
宁波市镇海公安近日通报了一起跨省直播诈骗案件,就跟这直播带货有关。
据光明网10月28日报道,一名女子四年前在直播间看似“捡漏”翡翠原石,幻想开出“帝王绿”,结果被骗了283万元,而她收到的不过是一堆普通石头。
四年前,陈女士第一次刷到这类直播。
画面里是一个户外场景,主播自称人在中缅边境,身后还能看到铁丝网。
没几分钟,画面中出现几位肤色黝黑、背着袋子的“缅甸人”,从山上小路或者坐船渡河过来,把手里的原石交给主播。
主播接过石头,用手电筒一照,接着开始讲解石头的纹理、水头、结构。
所谓“冰种”、“玻璃种”、“帝王绿”等名词不断出现。
观众几乎听不懂,但就是觉得玄妙、专业、可信。
这时候,另一个角色登场了——“卖货人”。
他开出让人咋舌的报价,一块石头几百万。
主播立刻否定,说为观众争取福利。
两人你来我往,砍价从百万变成几万,最后定价十分便宜。
弹幕瞬间炸了,“手慢无”“抢料子”“捡到宝了”之类的话一直刷屏。
基本每块石头都有人买下。
陈女士有点心动,没立刻下单。
但接下来她不断刷到类似直播,剧情不同,套路相同。
看得多了,陈女士也有些好奇。
便陆陆续续向其中一位身在云南的主播买了近30块原石,一共花了283万元。
直到这些所谓的翡翠原石送到家后,她才意识到不对劲。
她发现这些全是普通石头,都是假的。
四年来,她和丈夫一直与对方联系,要协商退款。但对方始终找各种理由推脱。
夫妻俩甚至还找去了云南当地,但这283万元始终没有要回来。
直到今年6月,她选择了报警。
接警后,派出所联合刑侦大队成立专案组展开了调查。
经过调查,警方发现这是一个高度组织化的诈骗团伙,整个直播间就是一个剧本现场。
主播只是表演的前台,直播里那些原石,都是主播自己的。
“缅甸人”其实是从街头招的群众演员,至于直播间里出现的边境的铁丝网,也只是云南当地水库或山头上的。
另外,直播间里有“好多人下单”,其实是主播雇来的水军营造出来的假象。
“他们拿品质好一点的原石,放在直播间里,把品质差的原石寄到受害者家中。”镇海警方介绍。
10月13日,宁波警方赶赴云南。
在当地警方配合下,成功实施抓捕,并对涉案账户进行冻结。
值得一提的是,本案追回的283万元赃款为全额追回,这在同类案件中并不多见。
诈骗团伙尚未完成资金转移和洗白,资金仍可控,给警方追回工作提供了时间窗口。
目前,案件还在进一步侦办中。
10月23日,陈女士和丈夫特意送来一面锦旗和一封感谢信,感谢警方。
近年来,直播购物越来越火。
直播间内,商品琳琅满目,推销充满激情,在主播的“叫卖”声中,不少观众纷纷下单。
然而,热闹的背后,隐藏着不少陷阱,消费者稍不留意,就会遭受损失。
总之,在直播间购物,图方便、便宜的同时,消费者也要保持理性消费心态。下单前再问问自己,是否需要、是否划算、是否能退?
充分了解正规直播平台规定的商品退换货政策。在购买商品时,保留好直播录屏片段、相关票据等凭证。
一旦发现自身权益受损,就凭借有效证据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来源:重庆城市TV民生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