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称美国电商巨头亚马逊计划裁员三万人,并且从28日就开始。主要对象是白领,涵盖人力资源和运营以及网络服务等多个部门。近乎占职能部门人数(35万)的十分之一!
职场比较讽刺的事,是被裁员了,公司股票却上涨了!
10月27日,路透社获得消息,称美国电商巨头亚马逊计划裁员三万人,并且从28日就开始。主要对象是白领,涵盖人力资源和运营以及网络服务等多个部门。近乎占职能部门人数(35万)的十分之一!
三位消息人士透露,裁员的原因是削减开支,精简多余人员以及推动AI工作转型。
尽管裁员规模庞大,但市场反应正面。亚马逊股价在27日晚间上涨了 1.23%。投资者普遍认为,此举是削减成本和提高利润的必要措施。
近几年亚马逊经历了大规模的扩张,特别是在疫情期间,增加了大量的员工。但随着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加剧,亚马逊被迫进行人事优化。此次裁员对一些高薪、技术密集型岗位的影响较大。
简单来说,裁员主要是“动脑的”,不是“动手的”。配送司机和仓库员工等一线150万名蓝领基本没有被波及。
这种裁剪逻辑可以追踪到亚马逊首席执行官安迪·贾西6月份的言论,当时他明确表示,AI的使用将导致进一步裁员,特别是重复性和常规性的工作。
同时这是亚马逊未来数年的战略的一部分。该公司计划借助人工智能(IA)和机器人技术,将其 75%的业务流程实现自动化。有报道指出亚马逊计划2033年,用机器人代替60万员工。
对白领而言,因AI原因被裁员,简直是羞辱。这意味着AI已经能够代替他们的工作,甚至创造更多的价值。
《财富》杂志之前就有过相关报道,提到人力资源部门规划的裁员幅度,大概在 15%左右。包括人力资源、销售、营销、技术等职能部门。
分析师斯凯表示,若是人工智能驱动生产力提升,亚马逊将进一步扩大裁员规模。这意味着 ai 将带来生产力的惊人提升,同时也会对美国就业市场产生重大影响。
如今的问题在于,亚马逊是否是AI时代裁员潮下首个吃螃蟹的人?AI是否能代替白领的工作?白领的未来在何方?
作为全球第五大市值公司,亚马逊裁员并非先例。追踪科技行业裁员情况的网站估计,今年截至目前,216家公司已累计裁员约 9.8万人。“AI自动化与效率提升”成为一个主要原因。一些公司公开表示裁员理由是“AI提升生产力后岗位冗余”。
裁员的人数并未包括被迫主动离职的人。AI浪潮波及下,丢失工作岗位的人远比公开公布的数据要多。一些公司为了节省成本,会通过“间接手段”促使员工主动离职。例如公司强制要求员工“返回办公室”,但不提供搬迁补贴。这种要求实际上是一种“劝退”。
以亚马逊为例,一些员工因为住得离公司比较远,无法准时打卡上班,随后他们被宣布“已自愿离开亚马逊”,且没有遣散费。公司因此节省了一笔不小的开支。
因此AI发展波及个人就业稳定是必然的。美国零售行业的龙头企业沃尔玛的首席执行官麦克米伦就曾明确表示,人工智能正给所有工作岗位带来改变,在他看来,没有任何一个岗位能完全不受这种变化的影响。
沃尔玛于9月底宣布,尽管销售额预计将增长,但未来三年内没有增加员工的计划。这表明该公司用AI等手段填补了额外的任务需求,不再需要从社会上招收新的雇员。
例如在内容生成、客服、软件测试、市场营销等岗位上引入生成式 AI工具,从而减少了人力需求。同时,科技巨头(如谷歌、微软以及亚马逊等)纷纷将资源转向 AI研发部门,削减非核心业务岗位。
虽然AI行业本身也创造了新的就业机会,包括提示词工程师、AI模型训练师、数据治理专家等职位——只是这些岗位对技能要求更高,导致了“结构性失业”。
白领在美国的地位是中等偏上的,是美国社会稳定的中坚群体。现在连这个群体都被波及,可想而知美国的AI发展会给全体社会带来怎样的影响。亚马逊的蓝领现在没有波及,仅是因为人工智能技术还没有达到可替代状态,但随着技术的发展,蓝领被 AI 取代是大概率事件。
而白领的未来取决于其能否继续创造价值。改变不了环境,就改变自己。以前是干一行,爱一行。现在需要同时爱好几行。掌握一些新技能(比如编程、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相关知识等)不仅能提升自己在职场的竞争力,也能为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打开新的门路。
此外,在前景不明朗的情况下,至少存储3个月以上的生活费用。能给自己一些安心。让自己在过渡期内有更多选择空间,而不是因生活压力而做出的仓促决定。
随着更大规模的裁员潮似乎即将来临,美国全体民众都屏住了呼吸,静待接下来的动向。
来源:战略棱镜
